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6篇
  免费   395篇
  国内免费   46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0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61篇
内科学   62篇
神经病学   1240篇
特种医学   278篇
外科学   268篇
综合类   427篇
预防医学   7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16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97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61.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一种颅内肿瘤,治疗遵循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原则.由于胶质瘤呈浸润性生长,手术难以全部切除干净,易复发,因此术后辅助放射治疗有重要意义.主要阐述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各种手段及放疗联合化疗的现状和进展.  相似文献   
162.
胶质瘤传统病理学的分类分级主要基于细胞水平的认识,而缺乏对胶质瘤分子学特征的认识。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尤其是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肯定了髓母细胞瘤起源于小脑颗粒细胞,少枝胶质细胞瘤因按其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可进一步进行分类,依据胶质细胞瘤基因或蛋白的表达差异可对胶质细胞瘤进行分级及预后预测,并可对胶质母细胞瘤进行进一步分类。组学技术的发展扩大了检测胶质瘤分子缺陷的数目,推动了胶质瘤分子分类方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3.
魏子龙  黄强  储亮  刁艺  董军  王爱东  兰青 《肿瘤》2007,27(6):437-440
目的:探讨干细胞标志物ABCG2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蛋白VEGF、CD34、VLA-2α在荷人脑胶质瘤裸小鼠移植瘤中的表达,同时运用CD34-PAS双染法观察移植瘤中的血供模式。方法:建立人脑胶质瘤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30例。所有标本同时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以正常人脑组织6例作为对照。光镜下检测上述基因的表达率和表达部位,并观察移植瘤中的血管生成模式。结果:ABCG2、VEGF、VLA-2α在移植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为100%,平均阳性细胞占有率分别为(3.93±1.438)%、(34.84±6.212)%、(30.33±4.428)%;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平均达29.78±5.88个;内皮细胞被覆的血管、马赛克血管及拟态血管三种血供模式在移植瘤组织中均存在。结论:ABCG2高表达的细胞有亲血管分布趋向,VEGF、VLA-2α在移植瘤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恶性程度较高的移植瘤组织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血供模式。  相似文献   
164.
白藜芦醇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生长及诱导凋亡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体外抑制U251、U87和SHG-44脑胶质瘤细胞生长及诱导凋亡的不同作用比较,验证Re8确可导致U251细胞凋亡。方法 MTT比色法测量不同剂量的Res作用U251、U87和SHG-44胶质瘤细胞24h后对增殖的影响及不同剂量的Res作用U251、U87和SHG-44细胞6h、24h、48h后的影响。流式细胞仪用Annexin V-FITC和PI双染检测U251、U87和SHG-44细胞凋亡率。HE染色、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透射电镜(TEM)观察U251细胞形态改变,流式细胞仪测定U251细胞的细胞周期改变。结果 Res明显抑制U251、U87和SHG-44细胞的生长和增殖(P〈0.01)且对U87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强,U251和SHG-44细胞次之;对U251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反应;Re8所致的U251、U87和SHG-44胶质瘤细胞凋亡为浓度依赖关系,且对U87细胞的凋亡作用强于U251和SHG-44细胞。U251凋亡细胞的细胞周期主要发生G,期阻滞。结论 Res对U251、U87和SHG-44细胞生长抑制及凋亡作用以U87细胞更明显,对U251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反应并引起了其细胞周期改变。  相似文献   
165.
目的探讨垂体瘤转化基因(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vriG)蛋白表达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手术切除的胶质瘤标本80例,病理学分级低度恶性组工级16例、Ⅱ级22例,高度恶性组Ⅲ级26例、Ⅳ级16例;患者生存时间〈12月22例,12-36月41例,〉36月17例;复发时间〈12月18例,12-36月39例,〉36月23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vriG的表达情况。结果vriG蛋白表达随肿瘤病理级别的增高而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生存时间及复发时间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vrIG蛋白表达与胶质瘤的病理学分级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判断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6.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munotherapy efficacy of fusion cells (dendritic-C6anti-TGF-β1 cells) in the treatment of intraeranial gliomas. Methods: Dendritic cells were isolated from rat bone-marrow precursors stimulated in vitro with granuloe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M-CSF) and Interleukin-4 (IL-4). C6anti-TGF-β1 cells originally from C6 cell line of a rat glioblastoma were transfected with plasmid of TGF-β1 anti-sense gene. Fusions of dendritic cells and C6anti-TGF-β1 cells were prepared by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The DC/C6anti-TGF-β1 fusion cells were observed and confirmed by fight micr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Experimental ra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t random: C6 cells (Ⅰ), dendritic-C6anti-TGF-β1 fusion cells and C6 cells (Ⅱ) and IMDM medium only (Ⅲ). The cells were injected into right parietal lobe region of the rat with stereotaxic technique. Histology, tumor necrosis and survival time were evaluat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rats that received C6 cells (survival median time was less than 20 days, tumor region was seen in all fields of observed), the rats injected with dendritic-C6anti-TGF-β1 fusion cells and C6 cells got a more prolonged life span (more than 59 days), as well as less tumor region (5.01%-6.2%). There was no tumor necrosis, but some glias were seen in surroundings. All rats were survived and no necrosis was observed in negative control group.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group Ⅱ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group Ⅰ. Conclusions: Dendritic-C6anti-TGF-β1 fusion cells could prolong the life span of rats, providing a strategy to achieve an antitumor response against tumors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相似文献   
167.
目的:探索131I标记表皮生长因子(EGF)对胶质瘤显像的可行性.方法:用神经胶质瘤C6细胞进行放射性摄取和滞留的体外实验;荷胶质瘤裸鼠尾静脉注射131I-EGF,于注射后30min、2h、6h、12h进行131I-EGF在鼠体内的放射性分布研究;在荷瘤鼠与正常对照鼠尾静脉注射131I-EGF后12h进行SPECT显像研究.结果:体外培养C6细胞对131I-EGF有较好的放射性摄取和滞留;在各个时间点,131I-EGF主要分布在荷瘤鼠肝、脾、肾等组织,瘤区放射性分布较高,脑组织最低,随时间延长肿瘤组织放射性分布逐渐增加,在12h时达最高;12h时SPECT显像图像清晰,瘤组织放射性分布明显,肝脾组织放射性分布较高,轮廓完整.结论:131I标记EGF有望为临床神经胶质瘤提供一种新的核医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8.
范芳荣  伍军  田松 《中国医师杂志》2007,9(8):1037-1039
目的构建恶性人脑胶质瘤细胞株TJ899的单纯疱疹病毒的胸腺激酶/丙氧鸟苷(HSV-Tk/GCV)自杀基因治疗系统,探讨该体系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RT-PCR、融合PCR、酶切、连接等技术构建由自杀基因pcDNA3.1(-)CMVTK表达载体;用脂质体介导法将pCMVTK质粒转染进入TJ899恶性人脑胶质瘤细胞,并用M IT法检测感染后细胞对(GCV)的敏感性。结果pCMVTK质粒经测序证实含有TK目的基因;脂质体介导Pcmvtk质粒成功转染了TJ899细胞,并在体外实验研究中显示很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建立了作用于恶性人脑胶质瘤细胞株TJ899的HSV-Tk/GCV自杀基因治疗系统,为脑胶质瘤的临床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9.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在形态、荧光定位、定量分析测定以及功能作用的研究中都是强有力的辅助工具,现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对国内LSCM在脑胶质瘤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0.
目的:探索人参皂苷对小鼠G422胶质瘤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G422胶质瘤腋下肿瘤模型,将实验分为生理盐水(Saline)组、不同剂量人参皂苷组,观察肿瘤生长情况;通过荷瘤小鼠免疫器官指数测定、碳粒廓清法小鼠单核巨噬功能的测定初步评价人参皂苷对小鼠G422胶质瘤免疫功能的影响。结论:人参皂苷抑制小鼠G422胶质瘤可能与其刺激机体免疫器官,增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