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03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8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31.
足厥阴经与消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向考寻有关文献,足厥阴经的病候在早期与消渴病相关。如马王堆医帛书记载的“多溺、嗜饮”“热中”,这种相关性在《内经》中已淡化,而《内经》之后又复显现,《伤寒论》《甲乙经》《千金要方》皆有论治,说明古脉书总结的经脉主病有深厚的临床基础与深远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2.
针刺足阳明经穴对兔胃粘膜损伤前后胃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足阳明经与胃的相关规律。方法:对40只大耳白兔用无水乙醇灌胃,造成胃粘膜损伤模型,然后观察针刺对胃粘膜损伤前后胃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胃粘膜损伤造模后,胃运动振幅指数显著下降(P<0.01),针刺“四白”、“足三里”穴能增强胃运动,针后比针前胃运动振幅指数显著升高(P<0.01)。结论:针刺足阳明经穴后可使胃运动振幅指数上升,提示足阳明经与胃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3.
目的用子午流注纳支法治疗失眠症,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将58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子午流注纳支法治疗组和常规针刺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子午流注纳支法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午流注纳支法可更有效地改善睡眠状况。  相似文献   
34.
为阐明四气街的内涵和学术意义,对气街的字义、与四海等内容的关联、相关运用及腧穴的经脉关系演变等进行了文献与理论分析。认为四气街旨在说明头、胸、腹范围的腧穴近部作用原理;指出其在经络腧穴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处于过渡阶段,但对说明背俞与脏腑的联系等仍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5.
目的:比较人体下肢穴位与非穴位痛阈的差异,探讨穴位的相对特异性。方法:制定人体随机测量数据表和人体体表图。选无心理和生理疾病的66名成年人,用Von Frey测量小腿和足部感受器阈值,分析对比穴位与非穴位痛阈值的异同。结果:膀胱经承山、昆仑、京骨和束骨的痛阈显著低于非穴位,昆仑的痛阈值最低(P<0.05);足三里同一水平节段穴位足三里、阴陵泉和阳陵泉与同一水平节段的非穴位比较,穴位处的痛阈值明显低于非穴位(P<0.05);下巨虚同一水平节段的穴位下巨虚、外丘、阳交、飞扬、漏谷与同一水平节段的非穴位比较,穴位处的痛阈值明显低于非穴位(P<0.05);解溪同一水平节段的中封、商丘、解溪、申脉相比较,解溪穴的痛阈值最高(P<0.05);分布于趾间的荥穴之间比较,侠溪穴和大都穴的痛阈值较高(P<0.05);位于足少阴肾经的水泉、太溪、筑宾和足太阴脾经的漏谷之间比较,漏谷的痛阈值最高,水泉次之(P<0.05)。结论:穴位的痛阈值明显低于非穴位,且穴位之间的痛阈值也存在差异,表明穴位确实具有相对特异性,从而为临床选穴规范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6.
研究经络本质的新途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郑翠红  张明敏  黄光英 《中国针灸》2005,25(10):705-708
目的:探索经络的物质本质的新途径.方法:回顾分析了国内外近20年经络实质研究概况,并详细介绍了缝隙连接(GJ)、半通道的结构特点及其与经络的某些相似之处.结果:针刺效应的产生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以及结缔组织等密切相关;同一组织内和不同组织间相同和不同细胞间的GJ、半通道可能是机械性刺激信号(针刺)在体内转变为生物电信号或化学信号的结构基础.结论:针刺效应是在腧穴接受刺激的条件下,以高密度的GJ、半通道作为物质基础,以细胞间液、组织间液为缓冲系统的神经、血管、内分泌、免疫等多个系统的综合反应.  相似文献   
37.
曹中正 《安徽医药》2023,27(7):1413-1417
目的 探讨循经推拿结合康复训练对腰腿痛病人疼痛、血浆P物质含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腰腿痛病人13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7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与康复训练;研究组6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经推拿。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疼痛消失时间、腰椎功能、生活质量、血浆P物质含量、腰背肌生物力学性能。结果 研究组总体疗效(痊愈23例、显效29例、有效9例、无效6例)优于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22例、有效14例、无效16例)。研究组疼痛消失时间(5.53±1.25)d短于对照组(8.42±2.69)d(P<0.05)。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高,且研究组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JOA评分、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P物质含量[(22.82±2.47)ng/L、(26.43±3.78)ng/L]均较治疗前[(39.92±3.02)n...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小脑顶核(FN)与下丘脑外侧区(LHA)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FN和LHA在电针心经抗急性MIRI效应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7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心经组和电针肺经组,每组14只;以及损毁LHA+电针心经组(简称LHA+电针心经组)和损毁FN+电针心经组(简称FN+电针心经组),每组7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5组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急性MIRI大鼠模型.采用电针心经治疗的3组针刺神门和通里;电针肺经组针刺太渊和列缺.所有电针组于造模前接受电针刺激,电流强度1 mA,频率2 Hz,每次20 min,每日1次,共7 d.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不予电针.监测大鼠心电图,分析ST段位移和心律失常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N及LHA中c-f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T段位移、心律失常评分以及FN和LHA的c-fos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心经组大鼠ST段位移、心律失常评分以及FN和LHA的c-fos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与电针心经组比较,电针肺经组、LHA+电针心经组和FN+电针心经组大鼠ST段位移和心律失常评分明显升高(均P<0.05);电针肺经组及LHA+电针心经组大鼠FN的c-fos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电针肺经组及FN+电针心经组LHA的c-fos蛋白阳性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FN和LHA参与了针刺心经改善急性MIRI效应的作用机制,小脑可能是通过小脑-下丘脑投射参与了针刺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经络环皮部挑治法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以60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针刺、穴位注射、康复训练等常规综合治疗,均为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经络环皮部挑治治疗,隔日1次,5次一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观察组脱落1例,完成29例;对照组脱落2例,完成28例。观察组临床治愈7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93.1%,其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络环皮部挑治法治疗小儿脑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与手阳明大肠经线相关组织的能量代谢特点。方法:31名健康志愿者,沿手阳明大肠经脉循行线上取5个测试点,测试深度为皮下1.5cm,其中3个为穴位(臂臑、手五里、手三里),2个为经上非穴位点(曲池-臂臑中点、曲池-阳溪中点);同时在各测试点内外1.5~2cm处各取1个非经对照点,形成5个横向测试水平。观察电针前、电针合谷穴时及电针后各测试点氧分压的变化情况,连续记录60min。结果:正常情况下沿手阳明大肠经循行线上测试点深部组织氧分压非常显著地高于两侧非经对照部位(P0.01)。电针合谷穴时,手阳明大肠经线上测试点氧分压降低,与电针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后手阳明大肠经上氧分压与电针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电针前比较显著降低(P0.01,P0.05)。而两侧非经对照部位,电针时、电针后各测试点的氧分压与电针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常态下手阳明大肠经循行线下深部组织中的能量代谢较其两侧非经对照部位旺盛,电针可以使沿经组织的氧利用率提高,能量代谢进一步增强。提示经脉可能是与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转换和传递相关的某种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