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45篇
  免费   1662篇
  国内免费   2123篇
耳鼻咽喉   339篇
儿科学   273篇
妇产科学   464篇
基础医学   3212篇
口腔科学   321篇
临床医学   3504篇
内科学   3841篇
皮肤病学   509篇
神经病学   399篇
特种医学   8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9篇
外科学   1173篇
综合类   8906篇
预防医学   3247篇
眼科学   240篇
药学   2775篇
  22篇
中国医学   1373篇
肿瘤学   2765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626篇
  2022年   645篇
  2021年   614篇
  2020年   564篇
  2019年   608篇
  2018年   385篇
  2017年   561篇
  2016年   708篇
  2015年   709篇
  2014年   1168篇
  2013年   1153篇
  2012年   1305篇
  2011年   1532篇
  2010年   1474篇
  2009年   1584篇
  2008年   1633篇
  2007年   1657篇
  2006年   1748篇
  2005年   2157篇
  2004年   1685篇
  2003年   1445篇
  2002年   1428篇
  2001年   1389篇
  2000年   1158篇
  1999年   937篇
  1998年   828篇
  1997年   762篇
  1996年   730篇
  1995年   608篇
  1994年   579篇
  1993年   414篇
  1992年   391篇
  1991年   280篇
  1990年   272篇
  1989年   223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1.
结直肠癌 (colorectalcancer,CRC)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可分为遗传性和非遗传性。遗传性结直肠癌有两种 :一种是家族性腺瘤息肉病 (familialadenomatouspolyposis,FAP) ,另外一种是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hereditarynonpolyposiscolorectal,HNPCC)。非遗传性结直肠癌即散发性结直肠癌 (sporadiccolorectalcancer,SRC)。研究发现 :在HNPCC和部分SRC发生的早期主要是DNA错配修复 (mis ma…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DNA倍体及细胞增殖活性在胃癌早期诊断及预后估计上的价值。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30例胃癌 ,15例不典型增生及 15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细胞DNA含量。结果 胃癌组的PI值及DNA非整体率均显著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及不典型增生组 (P <0 0 5)。PI值与胃癌组织类型无关 ,而与胃癌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DNA非整倍体率与胃癌的组织类型 ,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结论 DNA含量检测在胃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估计上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3.
本实验用~3H-TdR掺入,液体闪烁测量法测定细胞DNA期外合成的方法,测定了小鼠和大鼠的肠淋巴结细胞、人和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S-180V肿瘤细胞等经紫外线照射后的UDS,观察到UDS掺入量随辐照度增加而增加。在同一辐照剂量下,以小鼠肠淋巴结细胞的UDS值最高,其次是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S-180V肿瘤细胞,而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肠淋巴结细胞最低。  相似文献   
44.
45.
有害亚历山大藻对蒙古裸腹溞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6.
研究表明 ,外源性遗传物质如 DNA病毒或 RNA病毒在细胞基因组中整合能诱导细胞恶性转化。但作为哺乳动物细胞唯一核外基因组的线粒体 DNA( mt DNA) ,是否也具有类似于肿瘤病毒那样的活性呢 ?关于此问题的研究已从理论上进行了大胆的推测 ,认为线粒体这一最容易受损伤的细胞器 ,它所释放的遗传物质有可能具有潜在的致癌性。但此观点尚缺乏充分的实验证据。为了探讨 mt DNA与细胞癌变的关系 ,本实验采用地高辛 ( DIG)标记的人 mt D-NA探针 ,对 6株人癌细胞系和 1例原代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染色体或间期细胞核进行了荧光原位杂交( …  相似文献   
47.
48.
二乙酰二脱水卫矛醇对小鼠白血病L1210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二乙酰二脱水卫矛醇 (1 ,2 :5 ,6 dianhydro 3 ,4 diacetylgalactitol,DADAG)的抗脑白血病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小鼠脑内移植瘤模型、MTT法、DNA掺入法、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blot法 ,观察DADAG对小鼠脑内移植瘤和体外白血病L1 2 1 0 细胞的作用 ,并探讨作用机制。结果 DADAG对DBA/ 2小鼠脑内移植白血病L1 2 1 0 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体外白血病L1 2 1 0 细胞同样有很强的抗增殖作用 ,其IC50 值为 2 4 6mg·L- 1 。DADAG不可逆地抑制L1 2 1 0 细胞内DNA的生物合成。DADAG 2 4mg·L- 1 处理L1 2 1 0 细胞 6h后 ,细胞发生G2 /M周期阻滞 ,2 4h后达最高峰。细胞周期素B1 蛋白水平在DADAG处理 2 4h后开始下降 ,而磷酸化的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CDK1在DADAG处理 6h后开始上调 ,并呈时间依赖性。结论 DADAG的抗脑白血病作用与其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9.
慢性乙型肝炎45例HBV基本核心启动子变异及HBV-DNA定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金才  羌韧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2,22(2):179-179,181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5例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基本核心启动子(HBV-Bcp)变异及HBV-DNA定量,结果HBV-Bcp变异阴性组HBV-DNA定量值明显低于HBV-Bcp变异阳性组(P<0.05),提示HBV-Bcp变异可促进乙肝病毒繁殖,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测HBV-Bcp变异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0.
人肿瘤特异抗原MAGE-3基因疫苗的构建和表达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克隆肿瘤特异性共享抗原mage-3基因,制备基于α-病毒复制酶的高效黑色素瘤特异性基因疫苗。方法:用RT-PCR方法从黑色素瘤细胞系LB373中制备mage-3基因,以含α-病毒复制酶的哺乳细胞高效表达质粒pSMART2a为载体,构建重组DNA疫苗。重组子用载体中的T7和T3启动子序列为测序引物进行自动测序。再将鉴定过的重组质粒用脂质体法转化293细胞,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法鉴定转化细胞中mage-3蛋白的表达。结果:正确构建了mage-3/pSMART2a重组质粒,并且在转化此质粒的293细胞中检测出了mage-3蛋白的表达。结论:此重组mage-3/pSMART2a质粒可以作为肿瘤特异的DNA疫苗,可进行下一步的肿瘤动物模型的疫苗接种及相关免疫学效应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