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44篇
  免费   1662篇
  国内免费   2123篇
耳鼻咽喉   339篇
儿科学   273篇
妇产科学   464篇
基础医学   3212篇
口腔科学   321篇
临床医学   3504篇
内科学   3841篇
皮肤病学   509篇
神经病学   399篇
特种医学   8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9篇
外科学   1173篇
综合类   8906篇
预防医学   3247篇
眼科学   240篇
药学   2774篇
  22篇
中国医学   1373篇
肿瘤学   2765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626篇
  2022年   645篇
  2021年   613篇
  2020年   564篇
  2019年   608篇
  2018年   385篇
  2017年   561篇
  2016年   708篇
  2015年   709篇
  2014年   1168篇
  2013年   1153篇
  2012年   1305篇
  2011年   1532篇
  2010年   1474篇
  2009年   1584篇
  2008年   1633篇
  2007年   1657篇
  2006年   1748篇
  2005年   2157篇
  2004年   1685篇
  2003年   1445篇
  2002年   1428篇
  2001年   1389篇
  2000年   1158篇
  1999年   937篇
  1998年   828篇
  1997年   762篇
  1996年   730篇
  1995年   608篇
  1994年   579篇
  1993年   414篇
  1992年   391篇
  1991年   280篇
  1990年   272篇
  1989年   223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结核分支杆菌rpoB基因突变与耐利福平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结核分支杆菌耐利福平(RFP)分离株rpoB基因突变情况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对355株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其中敏感株109株,耐RFP或含耐RFP株246株)rpoB基因进行检测,并对其中17株耐药株用双氧末端终止法进行测序分析。结果:以结核分支杆菌H37RV为对照,109株药物敏感株的rpoB基因均无突变,特异性100%;246株耐药株中,225株rpoB基因SSCP图谱异常,其敏感性91.5%。17株耐药株(其中SSCP异常11株,正常6株)PCR扩增产物经测序证实,11株在531位密码子TCG-TTG,4株在526位密码子CAC-TAC,1株在516位密码子GAC—GTC,1株未改变。结论:rpoB基因突变是耐RFP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的主要分子机制;其最常见的突变位点是531位色氨酸和526位组氨酸,应用PCR—SSCP技术可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对RFP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22.
土壤环境基因组技术及其在新药发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是微生物最重要的生境,土壤微生物具有极大的多样性。然而传统培养技术只能得到约1%的微生物纯培养,其余都是未被纯培养微生物。利用土壤环境基因组技术,可以把未被纯培养微生物的基因克隆到载体中并在宿主中进行表达,获得比已培养微生物丰富的代谢产物多样性,这为我们发现新颖结构先导化合物以及新药开辟了新的道路。本文介绍应用环境基因组技术构建土壤DNA文库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3.
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国内已有文献报道,更昔洛韦是继阿昔洛韦后开发的广谱抗DNA病毒药,是目前最新的抗疱疹病毒药。我们于2004年1月~2005年2月在住院患者中用该药治疗带状疱疹并与阿昔洛韦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病例选择:带状疱疹病人病程≤7天,年龄17~70岁,1周内未服用或外用抗病毒药物者,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全身衰竭、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及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对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过敏者及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56例,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以…  相似文献   
24.
近一时期 ,国内外均有抗 -HBs(+ )的HBV感染的报道。本文收集了 2 4例类似病例 ,男 15例 ,女9例。最大 66岁 ,最小 7岁 ,平均 2 5 8岁。 9例ALT轻度升高 ,19例有乏力、腹胀、肝区不适等症状 ,8例有家族史。抗HBc -IgM阳性 2例 ,抗HBc -IgG阳性 8例 ,抗 -HBe阳性 5例 ,1例合并HCV感染。乙肝五项中仅抗 -HBs一项阳性 15例。 2 4例抗 -HBs(+ )患者血清HBVDNA含量由 1 6ng/ml到4 5 3ng/ml不等。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 ,一般认为 ,血清HBsAg阴性提示无HBV感染 ,而HBsAg阴转 ,尤其抗 -HBs阳转为机体已清除HBV的标志…  相似文献   
25.
布鲁氏菌病感染与免疫研究近况(续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3 布氏菌在单核细胞内生存、繁殖和感染的可能因素 我们知道,布氏菌是胞内寄生菌,主要寄生于机体的单核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内,在胞内生存、繁殖后才能发挥其在体内的致病作用。因此,将布氏菌能在胞内寄生能力视为其致病基础。3.1 不同血清对布氏菌调理及在胞内生存的作用血清对细菌调理吞噬作用的影响是肯定的,尤其  相似文献   
26.
.学者论坛·在动物实验中解决临床难题···························,·······································································……顾玉东(3)基因〕:程  相似文献   
27.
在研究医学媒介节肢动物与宿主相互关系过程中,经常用到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以分析功能成分的变化及作用关系,通过分析蛋白凝胶电泳后的色带图谱,可识别不同的蛋白,或用凝胶电泳法分析DNA,其中的关键显色技术是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本文结合实际研究的经验,介绍一种快速显色的技术,供相关人员参考使用。本实验流程仅需三小时,且具有快速、安全、染色及观察(色带)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28.
烧心在AC患者中较常见;AC有多种病理组织学改变;原发性AC患者食管黏膜活检的DNA分析;AC患者血清改变了胃底肌间神经丛表型和NO介导的运动;磁共振透视检查可评价食管动力失调;腹腔镜肌层切开术治疗AC。  相似文献   
29.
乙型肝炎病毒是引起慢性病毒性肝炎的重要病原之一,并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发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根据HBV基因组DNA序列差异〉8%为判断标准,HBV被分为A-G八个基因型,而且其分布有地域性差异。基因型是影响病毒复制,抗病毒治疗疗效以及病毒变异的重要因素,基因型且与疾病的预后、治疗药物的选择等均有一定关系。作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T、多引物对巢式PCR技术和DNA序列分析,分别测定142例慢性乙肝患血清中HBV DNA的病毒载量、乙肝病毒的基因型以及其前C区(G1896A)突变,旨在探讨浙江部分地区的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以及各基因型之间的病毒及前C区的突变的差异。为以后选择抗病毒药物治疗打下理论基础;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0.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舟山市近洋船员HBsAg携带者的感染状况,掌握其本底资料,制定相应的乙肝防治对策。方法:对437例HBsAg阳性的舟山籍近洋船员的血清采用乙肝二对半、HBV DNA载量及肝功能相关性检测。结果:共出现7种不同的组合模式,最常见的为1、2、3号模式。其中1号大三阳为强传染性模式,占总模式的24.94%(109/437);与HBV DNA阳性吻合率为97.24%(106/109),肝功能异常吻合率为62.38%(68/109)。而3号小三阳模式为HBV的主要感染模式,占总模式的61.10%(267/437);其与HBV DNA阳性及肝功能异常检出吻合率分别为41.20%(110/267)和23.97%(64/267)。结论:结果表明,近洋船员中1号模式传染性间接指标与传染性直接指标呈高度吻合,与肝功能关系伴随密切;而3号模式HBV DNA阳性率与肝功能异常率虽明显低于1号模式的检出率,但由于HBV突变株的存在,其HBV复制并非完全终止。此外2、4、6号模式携带者,同样是传播HBV的潜在危险传染源。因此,近洋船员HBsAg阳性而HBeAg阴性的携带者,最好增加HBV DNA载量相关性检测,以观察血清HBV DNA动态变化及提供抗病毒治疗效果评价,同时建议海事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对近洋船员现有传染病的监测项目及对HBV感染者的重点管理,是降低HBV感染率和发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