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3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58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50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250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182篇
内科学   641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143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96篇
综合类   420篇
预防医学   489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396篇
  1篇
中国医学   179篇
肿瘤学   9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232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与Ⅱ型糖尿病的相关性,了解Ⅱ型糖尿病对结直肠癌的发病、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2年-2010年间经病理确诊的结直肠癌手术后患者256例,同时期的非肿瘤手术后患者372例作对照,比较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病程、糖尿病病史、糖尿病家族史、并发症、肿瘤系列生化检查及环境因素如吸烟和饮酒等因素,同时还分析了结直肠癌的发生率,以及各组对手术后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结果:结直肠癌患者中Ⅱ型糖尿病的患者发生率为30.1%;较非肿瘤患者高;其并发感染占6.6%。结论: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癌与Ⅱ型糖尿病存在某种相关性,Ⅱ型糖尿病增加了感染机会,并且增加了结直肠癌的风险和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后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提取物对高胆固醇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基因工程小鼠的调血脂作用。方法高脂饮食条件下,以C57BL/6成年小鼠10只(65,早5)为正常对照,载脂蛋白E和脂蛋白脂酶双基因缺陷(apoE^-/-/LPL^+/-)成年小鼠(ELK小鼠)40只(620,早20),随机分为4组:高脂模型组,每天200mg/kg大豆异黄酮提取物,每周阳性对照药0.5mg/kg尼尔雌醇和每天20mg/kg洛伐他汀灌胃组。连续灌胃给药4周,测定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糖含量。结果与C57BL/6空白对照组相比,ELK高脂模型组小鼠的血清TC、TG和LDL—c含量均极显著增高(P〈0.01)。与高脂模型组相比,大豆异黄酮给药4周可显著降低ELK小鼠血清TG含量(P〈0.05),同时使血清HDL—c增加9.3%,而洛伐他汀和尼尔雌醇组分别降低了13.5%和8.7%;高脂诱导的ELK小鼠血清TC、LDL—c水平极度增高,大豆异黄酮、洛伐他汀和尼尔雌醇均不能显著降低TC、LDL-c含量(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有明显调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索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血浆P-选择素(P-selectin)、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Ⅸ/Ⅴ复合物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选择28例UC活动期、16例UC缓解期患者和26例健康志愿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P-selectin,比浊法检测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GPⅠb/Ⅸ/Ⅴ复合物。结果活动期UC患者血浆P-selectin、血小板MAR较缓解期患者及健康者明显升高(P0.01或P0.05),而GPⅠb/Ⅸ/Ⅴ复合物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存在血小板激活,血浆P-selectin和GPⅠb/Ⅸ/Ⅴ复合物作为血小板激活的标志物,与疾病的活动程度相关,可以作为UC活动期的指标。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对糖尿病(DM)大鼠血脂联素和脂联素基因的表达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25 mg/kg)和高脂饮食诱导的方法建立DM大鼠模型.DM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DM (DM)组10只和DM非诺贝特(DF)组10只,正常Wistar大鼠10只为正常对照(NC)组.DM组及DF组大鼠给予高脂喂养,NC组大鼠给予正常饮食,3组大鼠每日摄取的热量相等,同时DF组大鼠给予非诺贝特灌服.8周后,腹主动脉取血测定空腹血糖(FBG)、游离脂肪酸(FF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联素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并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取肾周脂肪组织RT-PCR技术半定量分析脂联素基因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DM组FPG、FFA、TC、TG、LDL-C、TNF-α和sVCAM-明显增多(P<0.05~P<0.01),血HDL-C、脂联素和脂肪组织内的脂联素基因表达下降(P<0.01).与DM组相比,DF组的血FFA、TG 、FBG、LDL-C、TNF-α和sVCAM-1水平下降(P<0.05),同时血HDL-C、脂联素和脂肪组织内的脂联素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非诺贝特治疗可能通过改善脂联素基因的表达和血脂联素水平起到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DM120方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DM120方治疗组,干预8周,观察各组大鼠血糖、肾功能及肾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糖、肌酐、尿素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DM120方治疗组大鼠血糖、肌酐、尿素氮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水平均较模型组下降(P0.05,P0.01);DM120方治疗组大鼠MDA、8-iso-PGF2α水平均较模型组下降(P0.05),SOD水平较模型组上升(P0.05),各组GSH-P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M120方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其作用环节可能与MDA、SOD、8-iso-PGF2α相关。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 (RSG)联合胰岛素 (INS)治疗单用INS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 2型糖尿病 (D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 68例单用INS疗效不佳的老年 2型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 3 4例 :对照组继续使用合适剂量的胰岛素治疗 ;治疗组在原剂量胰岛素的基础上加服RSG 4mg/d共 2 0周。观察治疗后 4周及 2 0周患者的空腹血糖 (FBG)、餐后 2h血糖 (PBG)、糖化血红蛋白 (HbA1c)、2 4h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每日INS用量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组 4周后FBG、PBG下降 (P均 <0 0 5 ) ,治疗 2 0周后以上指标下降更显著 ,并使HbA1C、UAER、舒张压、TG及平均每日INS用量下降 ,差异具显著性 (P均 <0 0 5 ) ;对照组治疗后血糖及HbA1c也有一定下降 ,但INS需要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 RSG确实能有效改善老年 2型DM患者的血糖控制 ,治疗安全有效。该药还能改善代谢综合征的一些异常 ,从而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构建基于立体MDT模式引导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旨在使临床护理工作流程化、路径化.方法 以住院患者需求调查表与患者舒适度调查表为横断面调查工具,对2018年1月~11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接受住院治疗的80例T2DM患者的护理需求、满意度及舒适状况进行横断面调查,为基于立体MDT模式引导下T2DM患...  相似文献   
38.
目的调查广州市交通干道附近PM2.5的污染状况,并探讨PM2.5有机提取物对BEAS-2B细胞的炎性损伤效应。方法使用PM2.5采样器采集广州市交通干道附近的PM2.5,分析天平称重计算日平均浓度;索氏提取器提取PM2.5吸附的有机物作用于BEAS-2B细胞,ELISA检测IL-8、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广州市PM2.5日平均浓度为0.057~0.194mg/m3,其超标倍数为0.88~2.98;BEAS-2B细胞受到PM2.5有机提取物作用后,随着PM2.5有机提取物染毒剂量的增加,IL-8、IL-1β的分泌也明显增加;且随着各剂量作用时间的延长,IL-8、IL-1β的表达也增高。结论广州市交通干道旁PM2.5污染相当严重;PM2.5有机提取物能够刺激BEAS-2B细胞释放IL-8、IL-1β等炎性因子,吸引大量的炎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从而形成气道的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39.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与牙周病相互作用的认知、态度及保健行为的现状,探讨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糖尿病患者的口腔与全身健康治疗方案及口腔健康宣教计划制订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4—5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济宁市内三级甲等医院和二级甲等医院各两家的内分泌科病房和门诊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共获得232份有效问卷。内容包括糖尿病患者的一般情况、保健行为、对糖尿病与牙周病相互作用的认知情况、对糖尿病并发牙周病的治疗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32名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与牙周病的相互作用的认知、治疗态度和保健行为的总得分为(39.42±18.23)分,小学及以下学历者平均得分最低为(28.69±12.04)分,年龄≥60岁者平均得分最低为(34.10±16.27)分;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保健行为、认知、治疗态度得分在不同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的认知与保健行为、认知与治疗态度、治疗态度与保健行为的得分呈正相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有牙周病和无牙周病进入模型(P<0.01),共解释总变异的36.6%。结论 本次调查中,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与牙周病的相互作用的认知、治疗态度和保健行为三者之间相互影响,不同特征的糖尿病患者得分水平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家庭人均月收入等因素是影响其得分的主要因素,应加强对高龄糖尿病患者的关注,积极对糖尿病患者开展口腔预防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分析维生素D(vitamin D, VitD)在降低PM2.5对肺泡上皮细胞毒性中的影响。方法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激光诱导荧光分析对比VitD处理前后,PM2.5的毒性能力。MMT观察VitD处理前后细胞生存率,分析PM2.5对A549的毒性影响。结果 VitD作用后的PM2.5平均粒径减小5.5 nm,颗粒聚结和团聚更为明显,颗粒平均条纹长度增加、弯曲度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M2.5条纹间距无统计学差异,有明显减小,接近0.06 nm。VitD溶液从PM2.5解吸3环和4环多环芳香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减少PM2.5表面附着的致病性PAHs。PM2.5可引起肺上皮细胞A549生存率明显下降,给予VitD干预后,PM2.5对A549细胞生存率的抑制改善了54.7%,PM2.5的生物毒性降低。结论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