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01篇 |
免费 | 155篇 |
国内免费 | 108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4篇 |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89篇 |
临床医学 | 836篇 |
内科学 | 2672篇 |
皮肤病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11篇 |
特种医学 | 7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76篇 |
综合类 | 1452篇 |
预防医学 | 176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428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106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81篇 |
2022年 | 97篇 |
2021年 | 112篇 |
2020年 | 77篇 |
2019年 | 59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63篇 |
2016年 | 61篇 |
2015年 | 118篇 |
2014年 | 202篇 |
2013年 | 195篇 |
2012年 | 267篇 |
2011年 | 324篇 |
2010年 | 279篇 |
2009年 | 309篇 |
2008年 | 329篇 |
2007年 | 309篇 |
2006年 | 312篇 |
2005年 | 308篇 |
2004年 | 294篇 |
2003年 | 298篇 |
2002年 | 237篇 |
2001年 | 254篇 |
2000年 | 185篇 |
1999年 | 161篇 |
1998年 | 160篇 |
1997年 | 133篇 |
1996年 | 108篇 |
1995年 | 89篇 |
1994年 | 117篇 |
1993年 | 86篇 |
1992年 | 72篇 |
1991年 | 75篇 |
1990年 | 61篇 |
1989年 | 51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球囊漂浮电极床旁心脏临时起搏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对216例因多种心律失常需要临时心脏起搏的患者应用球囊漂浮电极导管进行心脏临时起搏,通过分析起搏心电图图形特点和术中并发症,判断该起搏方法的可行性。结果216例患者穿刺及送管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例起搏后死于原发病,9例起搏后自身心律未恢复安置永久起搏器,2例心房颤动合并PR长间期患者起搏后安置永久起搏器,38例行预防起搏。结论在体表心电图的指导下应用球囊漂浮电极导管进行心脏临时起搏是一项安全有效、可行的起搏方法,操作简便、快捷、成功率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92.
99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COPD)是严重危害人民身心健康的一种疾病。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在COPD的治疗上做了多方面尝试,其中康复治疗为提高COPD治疗开辟了新途径,收到了传统治疗所达不到的效果,明显提高了COPD病人的生活质量。体外瞩肌起搏是通过电刺激隔神经,提高隔肌的活动度,达到改善肺通气的作用。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组病人28例,男门例,女11例,年龄60~76岁,经肺功、胸部X线,结合病史,诊断为COPD,并排除其它心肺疾病及代谢性疾病。1.2仪器方法采用体外隔肌起搏器一I型(EDP-I),输出脉冲强度为20~140V,其… 相似文献
994.
围手术期临时心脏起搏器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临时心脏起搏器应用于手术病人的适应证及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围手术期应用临时心脏起搏器的病人126例,术前有不同程度的窦房结功能障碍或传导异常,采用穿刺股静脉、锁骨下静脉及右颈内静脉途径分别为46例、44例和36例。以AAI方式起搏8例,VVI方式起搏118例,起搏频率设置为60次,分。结果:52例在完全起搏下完成手术,74例在部分起搏下完成手术.起搏电极维持手术后1小时~4天,未出现心血管意外。结论:对有窦房结或心脏传导异常及高龄病人,手术麻醉期采用临时心脏起搏器保护,可安全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非透视下普通临时起搏电极床边紧急临时起搏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3例病人,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后,非透视下将普通临时起搏电极送入右心室,进行紧急心脏临时起搏,根据心内电图或起搏心电图判断起搏电极位置。结昙23例病人均获成功,自穿刺至成功起搏所用时间平均为10.32±5.46min,留置时间平均为4.33±3.51d,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普通电极床边紧急临时起搏术安全可靠,是一种可以在基层医院推广的临时起搏方法。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对19例冠心病患者和13例健康人进行了经食道心房调搏负荷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旨在观察此法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表明:(1)静息状态下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各项心功能指标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在经食道心房调搏试验中左心室收缩指标Vmax、Vmean、VTI、SV、CO等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l),以此几项指标进行二类判别分析,符合率达93.75%。结论认为经食道心房调搏负荷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冠心病的一项较敏感、无创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7.
成小燕 《实用医药杂志(山东)》2010,27(10)
<正>人工心脏起搏器是通过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即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1]。心脏起搏器安装术目前已成为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 相似文献
998.
心脏永久起搏器的临床应用,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方法。AAI型起搏器目前倍受重视,它即维持了正常房室收缩顺序,也不改变心室激动收缩顺序,是部分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病人的最佳起搏方式。我院自1996年1月~1997年12月共安置AAI型起搏器30例,其中4例术中发生房颤,在房颤发作时成功地进行心房电极定位,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4例住院患者,男女各2例,平均年龄63(61~64)岁,均为伴有临床症状的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或为窦房阻滞,或为窦性停搏,均发生阵发房颤。经窦房结功能测定,诊为SSS,房室结文氏点均>120次/分。起搏器为 B… 相似文献
999.
1000.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人工心脏起搏术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而起搏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一直是护理工作的一大难题。我科自1998年1月起,开展整体化护理,我们尝试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将健康教育引入到对病人的护理全过程中,结果心脏起搏术后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实验组19例取自1998年1月至1999年3月在我科住院并行永久心脏起搏术的病例。其中男17例,女2例。平均年龄69.5岁。对照组ZI例取自1996年1月至1997年12月在我科行心脏起搏术病例,其中男18例,女3例。平均年龄675岁。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