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01篇 |
免费 | 155篇 |
国内免费 | 108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4篇 |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89篇 |
临床医学 | 836篇 |
内科学 | 2672篇 |
皮肤病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11篇 |
特种医学 | 7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76篇 |
综合类 | 1452篇 |
预防医学 | 176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428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106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81篇 |
2022年 | 97篇 |
2021年 | 112篇 |
2020年 | 77篇 |
2019年 | 59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63篇 |
2016年 | 61篇 |
2015年 | 118篇 |
2014年 | 202篇 |
2013年 | 195篇 |
2012年 | 267篇 |
2011年 | 324篇 |
2010年 | 279篇 |
2009年 | 309篇 |
2008年 | 329篇 |
2007年 | 309篇 |
2006年 | 312篇 |
2005年 | 308篇 |
2004年 | 294篇 |
2003年 | 298篇 |
2002年 | 237篇 |
2001年 | 254篇 |
2000年 | 185篇 |
1999年 | 161篇 |
1998年 | 160篇 |
1997年 | 133篇 |
1996年 | 108篇 |
1995年 | 89篇 |
1994年 | 117篇 |
1993年 | 86篇 |
1992年 | 72篇 |
1991年 | 75篇 |
1990年 | 61篇 |
1989年 | 51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52.
53.
《临床军医杂志》2015,(9)
目的观察起搏器依赖患者以异丙肾上腺素为"桥"行脉冲发生器更换的可行性。方法术中起搏器依赖患者静滴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出内在节律后行脉冲发生器更换,不能诱发出内在节律者植入临时起搏电极,然后行脉冲发生器更换。结果自2009年至2014年,有17例符合起搏器依赖行脉冲发生器更换的患者。静滴异丙肾上腺素后,14例(82%)患者显露出内在节律,完成了脉冲发生器更换;3例(18%)未诱发出内在节律,植入临时起搏电极后完成脉冲发生器更换。在静滴异丙肾上腺素期间,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无不良反应。结论起搏器依赖患者,以异丙肾上腺素为"桥"行脉冲发生器更换是可行的,可以减少临时起搏电极植入。 相似文献
54.
陶四明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6,37(3)
[摘要]目的 评价低位房间隔起搏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并探讨一种简化的起搏导线定位方法.方法 选择符合起搏器植入适应证48例病态窦房结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患者(n=24例)采用经过简化塑型导丝引导主动固定起搏导线行低位房间隔定位起搏;另外一组患者(n=24例)采用传统被动固定起搏导线行右心耳起搏.观察两组患者心房起搏导线植入时间,植入成功率,测试起搏器植入即刻、术后1周、1月及3月起搏相关参数;观察起搏器植入相关并发症(电极脱位,起搏器囊袋感染,积血及心包积液).结果 LAS组心房起搏导线定位成功21例,3例失败,RAA组心房导线全部定位成功.LAS组平均心房起搏导线定位成功时间为6.3±0.8 min (3~15.5 min),显著长于RAA组患者(3.5±0.5)min(1.2~8.3)min.术中即刻,术后1周、1月及3月的各项起搏参数均稳定,2组间未见显著差异.随访3月期间2组患者均为发生起搏器植入相关并发证.结论 双弯J行导丝的简化设计可协助低位房间隔主动固定起搏导线的成功定位,同时证实应用主动固定起搏导线实施低位房间隔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9):163-165+169
目的 探讨大黄外敷神阙穴联合胃肠起搏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 年2 月~2019 年2 月在我院脾胃病科就诊治疗的88 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 例,对照组采用大黄外敷神阙穴,观察组采用大黄外敷神阙穴联合胃肠起搏治疗,大黄外敷神阙穴同对照组,同时采用胃肠起搏器进行治疗,并进行相应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便秘症状评分、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便秘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腹胀、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直肠阻塞感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不适、心理社会不适、担心焦虑、满意度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黄外敷神阙穴联合胃肠起搏治疗功能性便秘效果良好,改善便秘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总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双腔起搏器以房室全能型方式起搏在不同房室间期(AVD)时心功能的变化,以探讨最佳AVD,指导临床程控起搏器AVD参数的设定。方法30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均植入双腔起搏器,男18例,女12例。利用组织多普勒速度.时间曲线分别测量程控不同AVD时室间隔及左室各壁基底段的收缩峰值速度和收缩达峰时间(从收缩期开始至收缩峰值的时间),在常规二维超声切面上测量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舒张末期内径(LVEDd)。AVD自100ms起以30ms步长依次递增至250ms。结果程控不同的AVD对心功能的影响不同,AVD程控为160ms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CO(5.5L/min±1.1L/min,P〈0.05)、CI(3.5L·min^-1·m^-2±0.8L·min^-1·m^-2,P〈0.05)、SV(78ml±13ml,P〈0.05)、LVEF(67%±7%,P〈0.05)、LVEDd(121mm±29mm,P〈0.05)均达最大值,LVESd达最小值(37mm±16mm,P〈0.05);室间隔及左室各壁基底段的收缩峰值速度最快,收缩达峰时间最短,各室壁运动的同步性最好(P〈0.05)。结论选择最佳的AVD(160ms)双腔起搏器程控时.对患者心功能改善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以起搏阈值增高为表现的起搏器电池耗竭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资料例1:患者,男,56岁,因间断性心悸、胸闷11年,加重1d于2005年4月10日入院。患者13岁时患白喉,未得到正规治疗,以后自述心率偏慢,但无不适症状,不影响正常生活。1994年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心悸,伴胸闷、气短、头晕等症状,于我院诊断为“心律失常;Ⅲ°房室传导阻滞”。于19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双心室起搏治疗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送入Attain冠状静脉窦(CS)长鞘,在CS导管的导引下,将鞘送人CS,用Attain球囊造影导管进行心脏静脉逆行造影,将左心室电极经长鞘放入选择的静脉,送人右心室及右心房电极至右室心尖和右心耳。与三腔脉冲发生器连接,脉冲发生器埋藏于左上胸皮下。[结果]3例均患者无电极脱位,无膈肌刺激。但1例术前有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伴阿-斯综合征患者,于术后6月在医院外因心室颤动而猝死。[结论]CHF伴室内阻滞的患者经双心室起搏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明显改善,LVEF提高,心脏缩小,与多中心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59.
马冬梅 《中国冶金医学杂志》2008,25(1):27-29
1心肌重构的形成原因和条件
心肌重构是指在各种初始损伤因素(包括心肌缺血、梗塞、血流动力负荷、炎症等)作用下,同时在不同的继发性因素(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机械刺激、内皮素等)直接或间接作用下所造成的心肌结构、功能的变化,心肌细胞适应不良性肥大,细胞丧失(坏死与凋亡同时存在)胚胎基因和蛋白再表达,心肌细胞外基质胶原沉积和纤维化,心肌僵硬度增加,其进行性进展不可避免导致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60.
目的 确定成年豚鼠膀胱卡哈尔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细胞是否具有起搏电流.方法 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得到原代培养的成年豚鼠膀胱ICCs细胞.采用膜片钳技术,在全细胞记录模式下,记录其超级化激活的内向电流(hyperrepolarization-activated inward current,Ih).结果 原代培养的ICCs细胞和逼尿肌细胞的静息膜电位、膜电容存在明显差异;ICCs细胞可记录到起搏细胞特征电流Ih,而在逼尿肌细胞则记录不到.结论 记录到成年豚鼠膀胱ICCs细胞具有起搏细胞的特征电流Ih,提示ICCs细胞在膀胱具有起搏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