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5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Summary We report an example of subarachnoid neurocysticercosis located in the left cerebellopontine cistern of a 60 year-old man. The negative results of the serum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tests for parasites and the unusual MRI findings, such as the uncommon shape, location and extension pattern, mad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difficult. Neurocysticercosis was confirmed by surgical and histopathological findings. The clinical and radiographic features of neurocysticercosis are highly variable. In an endemic area, neurocysticercosi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索高颅压型脑囊虫病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住院的156例高颅压患为临床治疗观察对象。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联合应用阿苯达唑、吡喹酮,以不同的抗囊方法及剂量进行治疗,一般3~5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3个月。结果 对于绦虫现症病人15例,全部驱下绦虫,驱虫率100.00%;伴有皮下结节50例,疗后均消失,消失率为100.00%。脑神经症状疗后有明显改善,93例癫痫治疗后86例未再发作。疗后脑CT复查,其中56例颅内未见异常,原CT病灶已吸收;有95例可见散在钙化灶,5例除钙化灶外,仍可见有低密度灶,但较原片明显减少;10例行脑脊液分流术,侧脑室及三脑室已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联合应用阿苯达唑、吡喹酮剂量递增疗法是抗囊虫治疗的有效方法;密切观察病情,及时恰当地对症治疗是保障病人安全和抗囊虫治疗顺利实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3.
丹参、山楂及其有效成分抗动脉粥样硬化实验研究进展谢梅林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从中草药中寻找防治AS的有效药物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课题,实验证明,若干活血化瘀中药有程度不等地减轻实验性动物AS病变...  相似文献   
84.
阿苯达唑对体外培养猪囊虫的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日立835-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阿苯达唑作用体外培养猪囊虫的氨基酸含量。比较体外培养72h的囊虫组织和囊液的用药组与对照组的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显示囊组织的17种氨基酸中,12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3种有显著性差异;囊液则在检出14种游离氨基酸中,1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13种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阿苯达唑首先作用于囊虫组织。比较阿苯达唑作用72h和96h的囊虫组织中6种游离氨基酸含量,显示后者5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减少,其中4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1种有显著性差异;表明随着药物作用时间延长,氨基酸含量也减少。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IL-2表达质粒对副肌球蛋白(AgB)核酸疫苗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人的IL-2全长cDNA插入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3中构建成pcDNA3-IL-2重组质粒,然后接种C57BL/6小鼠(分为pcDNA3组、AgB组、联合免疫组),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的IgG和IgG2a的水平;用MTT法检测小鼠脾细胞增殖反应,用ELISA法检测其分泌的IL-2和IL-4的水平,最后在仔猪中进行攻击实验,观察pcDNA3-IL-2质粒的免疫刺激作用。结果:注射疫苗后,pcDNA3-IL-2协同注射组增强了副肌球蛋白特异性的IgG物IgG2a的水平,增强了脾细胞的增殖反应,提高了其分泌IL-2的水平,但对IL-4的水平产生轻微影响,仔猪攻击实验中,共同注射IL-2基因组提高了仔猪的相对保护率,结论:对于副肌球蛋白核酸疫苗而言,人的IL-2表达质粒是一种很好的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86.
将已孵化的猪囊尾蚴培养于含阿苯哒唑100μg/ml的培养液中,于72h对其超微结构、氨基酸和生物元素种类及含量分别进行了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在体外条件下,该药使猪囊尾蚴的超微结构出现病理性改变甚至致正常结构消失,使虫体组织中的多种氨基酸和某些种生物元素的含量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7.
猪囊尾蚴抗原cC1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及高效表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克隆及高效表达猪囊尾蚴抗原cC1。 [方法 ]将cC1cDNA片段以BamHI和PstI克隆到pGEM 3Z载体 ,改换限制性内切酶位点成BamHI和PstI,加上人工接头PstI BamHI XhoI后 ,克隆到pGEX 5T ,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GE X5T cC1。 [结果 ]培养 3h、IPTG诱导 6h ,cC1表达量最高 ,表达量占细菌总量的 5 7% ,Westernblotting结果表明猪囊尾蚴抗原cC1蛋白与囊尾蚴病猪血清有特异性的结合条带。 [结论 ]猪囊尾蚴抗原cC1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评价不同厂家生产的4种抗囊尾蚴IgG、IgG4和IgM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试剂盒的诊断效果,为囊尾蚴病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检测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A品牌3种抗囊尾蚴抗体(IgG、IgG4和IgM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以及B品牌抗囊尾蚴IgG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同时检测40份脑囊尾蚴病患者、100份健康人、30份斯氏并殖吸虫病患者、17份细粒棘球蚴病患者和19份皮下或脑裂头蚴病患者血清,比较不同试剂盒检测囊尾蚴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假阳性率。结果 A品牌抗囊尾蚴IgG、IgG4和IgM抗体ELISA试剂盒以及B品牌抗囊尾蚴IgG抗体ELISA试剂盒检测囊尾蚴病的敏感度分别为95.00%(38/40)、87.50%(35/40)、7.50%(3/40)和75.00%(30/40),特异度分别为98.00%(98/100)、100.00%(100/100)、100.00%(100/100)和100.00%(100/100);A品牌抗囊尾蚴IgG抗体ELISA试剂盒检测囊尾蚴病的敏感度高于B品牌([χ2] = 6.28,P < 0.05),两者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2.01,P > 0.05)。4种试剂盒检测并殖吸虫病、细粒棘球蚴病、裂头蚴病患者血清总假阳性率分别为37.88%(25/66)、22.73%(15/66)、62.12%(41/66)和15.15%(10/66)([χ2] = 37.61,P < 0.05);其中A品牌抗囊尾蚴IgM抗体ELISA试剂盒检测总假阳性率最高([χ2] = 7.56,P' < 0.008),A品牌抗囊尾蚴IgG抗体ELISA试剂盒检测总假阳性率高于B品牌([χ2] = 8.75,P' < 0.008)。4种试剂盒检测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假阳性率分别为40.00%(12/30)、16.67%(5/30)、76.67%(23/30)和13.33%(4/30)([χ2] = 32.88,P < 0.05),检测裂头蚴病患者血清假阳性率分别为21.05%(4/19)、26.32%(5/19)、73.68%(14/19)和15.79%(3/19)([χ2] = 19.97,P < 0.05),均以A品牌抗囊尾蚴IgM抗体ELISA试剂盒检测假阳性率最高(P' 均 < 0.008)。4种试剂盒检测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假阳性率分别为52.94% (9/17)、29.41%(5/17)、23.53%(4/17)和17.65%(3/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8.24,P > 0.05)。A品牌抗囊尾蚴IgM抗体ELISA试剂盒检测并殖吸虫病、棘球蚴病和裂头蚴病患者血清假阳性率分别为76.67%(23/30)、23.53%(4/17)和73.68%(14/19)([χ2] = 14.537,P < 0.05),其中检测棘球蚴病患者血清假阳性率最低([χ2] = 14.537,P' < 0.014);其他3种试剂盒检测并殖吸虫病、棘球蚴病和裂头蚴病患者血清假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 0.05)。 结论 不同囊尾蚴病免疫学诊断试剂各有优劣;A品牌抗囊尾蚴IgG抗体ELISA试剂盒敏感度较高,但需进一步解决与其他寄生虫病的交叉反应和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89.
用抗猪囊尾蚴单克隆抗体致敏的绵羊红细胞做反向间接血疑试验,检测人工感染猪囊尾蚴病猪体内循环抗原(CA)。结果表明,病猪体内CA出现时间、达到顶峰时间及CA滴度与猪感染猪囊尾蚴的数量有关。未经煮沸与经煮沸后的病猪血清中CA消长曲线基本一致。但前者较敏感,检出时间稍早,CA滴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90.
以EITB技术逐一分析了猪囊尾蚴两种抗原制备物中各多肽的一些生化特性和抗原性.囊液抗原至少含22种多肽,相对含量在0.1%以上的主要多肽17种,分子量11.5~118ku不等,其中11.5~26 ku的多肽为高度特异性抗原,其性质为糖蛋白,是囊虫病免疫诊断的理想抗原.29.2ku、31.5 ku、82ku、115 ku的多肽是相对特异性抗原.头节囊壁混合抗原至少含36种多肽,主要多肽28种,分子量12.7~125ku不等,其中67ku、722ku、79ku、89ku、121ku、125ku的多肽是相对特异性抗原.以11.5~26ku的多肽为诊断区带,探讨EITB在囊虫病免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发现EITB的灵敏度与LISA相同,特异度则显著高于ELIS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