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17篇
  免费   3256篇
  国内免费   721篇
耳鼻咽喉   353篇
儿科学   901篇
妇产科学   551篇
基础医学   2406篇
口腔科学   829篇
临床医学   6108篇
内科学   4884篇
皮肤病学   671篇
神经病学   2508篇
特种医学   914篇
外科学   3438篇
综合类   12032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4979篇
眼科学   299篇
药学   8966篇
  160篇
中国医学   4883篇
肿瘤学   2210篇
  2024年   110篇
  2023年   847篇
  2022年   1757篇
  2021年   2341篇
  2020年   2260篇
  2019年   1879篇
  2018年   1748篇
  2017年   1958篇
  2016年   2270篇
  2015年   2239篇
  2014年   6063篇
  2013年   5273篇
  2012年   4923篇
  2011年   4593篇
  2010年   3371篇
  2009年   2376篇
  2008年   2114篇
  2007年   1916篇
  2006年   1529篇
  2005年   1108篇
  2004年   851篇
  2003年   698篇
  2002年   546篇
  2001年   466篇
  2000年   427篇
  1999年   309篇
  1998年   248篇
  1997年   208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153篇
  1984年   228篇
  1983年   195篇
  1982年   209篇
  1981年   180篇
  1980年   148篇
  1979年   147篇
  1978年   101篇
  1977年   65篇
  1976年   74篇
  1975年   6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8):65-67
目的 研究大剂量干扰素辅助治疗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80例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单纯手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大剂量干扰素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生存情况、疾病复发情况以及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生存期限及无复发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治疗组复发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予以大剂量干扰素辅助疗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病越来越高发,具有低龄化趋势,代谢综合征常伴随发生,此种情况下的高血压往往是以舒张压升高为主,临床表现常与“亚健康”状态混淆,未能引起患者甚至部分医生的重视,然而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实舒张压高之危害十分明显,不容忽视。尽管现代医学对舒张压高的病因及病理机制有明确的阐述,但是暂时没有特效的药物。李延教授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临床中运用泽泻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舒张压高之眩晕,切中病机,加减灵活,屡有良效。文中从中医角度阐述舒张压高的病因病机,介绍李师辨病辨证思路,组方用药特点,附三则典型验案,另加个人心得体会,以期为舒张压高的有效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雨课堂在临床流行病学教学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在本科阶段无流行病学学习经历的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中,使用雨课堂线上课前预习及课后随堂练习的功能,用于评价雨课堂线上功能的辅助教学效果。结果应用雨课堂线上功能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基线、阶段小测和末考卷面成绩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对于主动学习,雨课堂参与度较高的学生成绩提高明显。结论雨课堂有利于理论性较强课程的学习,但是仍不能忽略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4.
《Primary Care Diabetes》2022,16(3):417-421
AimsClinical inertia behaviour affects family physicians managing chronic disease such as diabetes. Literature addressing clinical inertia in the management of hypoglycemia is scarce.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create a measurement for physician clinical inertia in managing hypoglycemia (ClinInert_InHypoDM), and to determine physicians’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clinical inertia.MethodsThe study was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data provided by family physicians from the InHypo-DM Study, applying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Principal axis factoring with an Oblimin rotation was employed to detect underlying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hysician behaviors.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was used to determin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ClinInert_InHypoDM scores and physician characteristics.ResultsFactor analysis identified a statistically sound 12-item one-factor scale for clinical inertia behavior.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linical inertia score for the studied independent variables were found.ConclusionsThis study provides a scale for assessing clinical inertia in the management of hypoglycemia. Further testing this scale in other family physician populations will provide deeper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actors that influence clinical inertia. The knowledge derived from better understanding clinical inertia in primary care has potential to improve outcomes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es.  相似文献   
15.
《Educación Médica》2020,21(6):403-409
A presentation is made of 12 cases that have a full and detailed clinical history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which are essential for obtaining optimal diagnostic-therapeutic planning for quality care. Furthermoe, education in values focused on the patient is considered as another of the essential objectives to be transmitted in university faculties and hospitals. This article, based on anonymised real cases, aims to provide small brushstrokes in this regard, hoping that they will be useful.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为何,研究相应的质量改进方法。方法:本课题自我院检验血液标本样本中抽取140份,其中2018年2月~2019年3月的70份命名成对照组,2019年4月~2020年3月的70份命名成试验组,前一组未进行质量改进,后一组进行质量改进,比较检验结果有何不同。结果:试验组这组的检验标本不合格率要比对照组那组的检验标本不合格率低,数据上是P<0.05的情况,即表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凝血反应、溶血反应、样本问题、送检失误、抗凝不全等是导致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所在,实施质量改进可将血液标本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R对PRES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3.0 T MR对30例PRES患者进行常规扫描,其中19例同时行MRA检查,13例行MRV检查。结果 PRES病变主要累及顶枕叶,双侧基本对称;病变主要位于脑白质内,也可累及其它部位。PRES病变的特点是呈长T 1长T 2信号,边缘不清,无明显占位效应。MRA及MRV均无异常发现。结论 MR对PRES可以作出准确诊断,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保妇康凝胶联合诺氟沙星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宫颈糜烂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保妇康凝胶和诺氟沙星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治糜灵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0%,临床症状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且其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妇康凝胶与诺氟沙星合用比治糜灵栓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更佳,且治愈时间上明显较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骨碎补是历代临床常用中药,具有疗伤止痛、补肾强骨、消风祛斑等功效。其主要含黄酮、苯丙素、三萜、酚酸及其苷等类化学成分,现代研究表明骨碎补具有抗骨质疏松、促进骨折愈合、促软骨再生、护牙健齿、保护肾功能、抗炎、防治中毒性耳聋、降血脂等多种生物活性,开发前景广阔。本文对近年来骨碎补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骨碎补的进一步深入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