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2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张晶  任秀宝 《药品评价》2012,9(5):10-12,43
本文通过对文献检索和归纳总结,介绍了抗肿瘤治疗中细胞治疗的研究及发展现状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细胞治疗是目前肿瘤生物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并且国内和国际已经完成了多项Ⅰ/Ⅱ期临床试验,部分已经完成了Ⅲ期临床试验。随着研究的深入,细胞治疗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得到更广泛的认识和肯定。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辅助介入化疗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的DC-CIK生物治疗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12例无手术适应征的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介入化疗,实验组患者给予介入化疗联合DC-CIK生物治疗,介入治疗2~6周期,每两周期间采用DC-CIK生物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有效率、临床受益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105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实验组55例,对照组50例。实验组的有效率和临床受益率分别为63.6%和83.6%。对照组的有效率和临床受益率分别为42.0%和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前后Karnofsky评分改善的比率和体重增加大于5%的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CIK生物治疗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介入化疗的短期疗效,也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 分析血细胞分离机用于肿瘤患者以生物治疗为目的 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集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血细胞分离机PBSC程序采集实体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采集的细胞计数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P=0.1的剔除标准下,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采集的单个核细胞总数与外周血白细胞数量总数有关(P=0.055),与总循环血量有关(P=0.041) 采集的单个核细胞总数与患者体重、身高及红细胞总数、红细胞压积、单核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不相关.结论 血细胞分离机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肿瘤患者以生物治疗为目的 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采集.  相似文献   
56.
57.
CIK细胞治疗局限性肾癌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对局限性肾癌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肾癌根治术后患者12例,分成两组:(1)CIK细胞治疗组8例,根治术后15天应用CIK细胞治疗,随访1~4年,研究CIK细胞对患者的免疫状态及生存情况的影响;(2)对照组4例,只行肾癌根治术后出院。从治疗组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CD3McAb和细胞因子诱导培养成CIK细胞;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培养前后的细胞表型进行鉴定;术后7d和术后45d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活性。结果诱导培养后,作为CIK主要效应细胞的CD3+CD56+T细胞数量增多,从(0.75±0.89)增加到(30.25±3.06) (P<0.01);治疗组CIK细胞治疗后CD3+、CD4+、CD8+及CD56+细胞活性较治疗前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患者生存情况良好,其中6例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有效率为87.5%,均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术后2~15月发现远处转移,肺转移2例,肝转移1例,脑转移1例;术后生存期为5~34月,平均14.25月。 结论CIK治疗局限性肾癌安全有效,可以改善预后,为该类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术后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8.
胃癌生物治疗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胃癌生物治疗的现状与研究进展。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对胃癌生物治疗现状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 胃癌生物治疗的研究内容及主要方法包括:免疫调节剂治疗。单克隆抗体及其交联物导向治疗,细胞因子治疗,过继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结论 生物治疗作为手术和放/化疗的有益补充,在胃癌综合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59.
胃肠道肿瘤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之一,尽管近些年传统治疗方法有了很大改进,但晚期胃肠道肿瘤的生存率仍较低。生物治疗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后的第四种治疗模式,对改善胃肠道肿瘤的预后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基因治疗、免疫治疗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等几方面对近年来生物治疗在胃肠道肿瘤应用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0.
The investigational biotherapeutic agent, B43(anti-CD19)-pokeweed antiviral protein (PAP) immunotoxin, has shown substantial anti-leukemic activity in SCID mouse models of human B-lineage leukemia and lymphoma. In this report, we describe the results of a comprehensive preclinical toxicity study which determined the toxicity profile of B43-PAP in BALB/c mice. Administration of un-conjugated B43 monoclonal antibody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any toxicity, whereas B43-PAP caused dose-limiting and cardiac and renal toxicities which were fatal. In addition, B43-PAP also caused multifocal skeletal myofiber necrosis, which was associated with abnormal gait and lethargy. Notably, parenteral administrations of methylprednisolone, pentoxyphylline, or dopamine were able to markedly reduce B43-PAP related toxicity. This study provides a basis for further evaluation of the toxicity of B43-PAP in monkeys and huma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