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8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0 毫秒
61.
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降血压药物使用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降压药物使用情况,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对6个社区的600名高血压患者采取问卷调查方式。结果①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为54.51%,27.26%的患者有合并症或并发症;②使用的降压药物分类结果显示,钙离子拮抗剂居首位,有43.28%的患者使用,其次为复方降压药、ACEI类药物,分别有38.43%和25.18%的患者使用,其他降压药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应用相对较少;③23.88%的患者单用一种复方降压药物,29.48%的患者单用一种降压成份药物,34.33%的患者进行非复方联合用药,而12.31%的患者进行复方制剂联合用药。结论社区血压控制率较低,所用的降压药物种类分布基本合理,但联合用药相对普遍,部分患者存在重复用药现象。建议加强社区高血压的健康教育,提高血压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62.
AIM:To clarify the effects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s on esophageal contraction and determine their possi-ble relationship with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METHODS:Thirteen healthy male volunteers were enrolled. Esophageal body peristaltic contractions and 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LES) pressure were measured using high resolution manometry. All subjects were randomly examined on four separate occasions following administrations of nifedipine,losartan,and atenolol,as well as without any drug administ...  相似文献   
63.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内服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遣方用药和开发新型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搜集中文期刊文献中口服中药汤剂治疗IBS-D的处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数据挖掘方法,通过软件集成的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分析组方用药规律.结果:纳入处方...  相似文献   
64.
基于远程会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临床资料,结合中医温病理论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试行第六版),提出新冠肺炎以温病卫气营血辨证进行分型,治疗应重视宣降肺气、适时补气健脾、及早通络活血、注意寒温并用、宜施芳香药物、祛湿勿忘四法、判断伤阳伤阴的治则治法,并提出中药煎服方法。  相似文献   
65.
廖小年  黄柳向 《河南中医》2020,40(4):514-518
口臭的病位主要在脾胃,病机为脾胃蕴热、肺火熏蒸,多以泻脾胃积热、清心泻脾、清肺火等清热之法为治疗大法,常用清胃散、泻黄散等为主方。在辨证的基础上,合理使用花类药物,可通过直接调理脾胃气机,或是通过芳香燥湿、醒脾和胃、调节他脏气机等使脾胃气机升降正常,脾胃气机升降有序,脾可升清,胃可降浊,湿可除,郁热可散,随证加减,口臭自除。  相似文献   
66.
刘慧  陈艳  张哲  付雯  雷枭 《河南中医》2021,41(2):320-324
中医药治疗慢性便秘的主要方法有:中药内服治疗、中医外治法(穴位贴敷法、针刺疗法、穴位埋线疗法、推拿疗法)、中医情志疗法、饮食运动疗法、中医综合治疗等.中医药治疗慢性便秘疗效较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①中医治疗方面的文献研究很多,疾病预防方面的研究较少;②临床研究中对疗效的判定缺乏统一标准,有待进一步规范;③文献研究侧重...  相似文献   
67.
目的本实验旨在探讨安体舒通对原发性高血压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例作为治疗组,每天口服安体舒通治疗6个月,同时选择健康成人32例作为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正常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内皮功能指标变化,观察患者血压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减退(P<0.05),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前列环素(Prostaglandin I2,PGI2)水平降低(P<0.05),内皮素(Endothelin,ET)和血栓素A2(Thromboxan A2,TXA2)水平增加(P<0.05)。经安体舒通治疗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增加(P<0.05),血清NO和PGI2水平升高(P<0.05),ET和TXA2水平降低(P<0.05),降压疗效明显(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安体舒通可在有效降压的同时,显著改善内皮功能,是理想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68.
我院2004年6月~2006年12月抗高血压药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兴德  方甜甜  吕建忠 《中国药房》2008,19(32):2497-2499
目的:了解我院抗高血压药的应用特点及趋势。方法:对我院2004年6月~2006年12月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常用药为β-受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沙坦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药等一线药。吲哒帕胺因安全、有效,DDDs排序列第1位。甲磺酸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厄贝沙坦、培哚普利、酒石酸美托洛尔、吲哒帕胺、富马酸比索洛尔、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的DDDs和销售金额排序均列前10位。结论:抗高血压药分类复杂,品种繁多,临床应用广泛,我院用药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69.
大黄、丹参炮制品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芳  徐青青 《中国药业》2008,17(11):13-14
目的探讨炮制工艺(白酒与黄酒炮制)对丹参、大黄活血祛瘀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肾上腺素致怒及寒冷造成大鼠血瘀模型,比较丹参、大黄的炮制品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对血小板功能、抗凝血指标的影响。结果丹参各炮制品均有明显的活血作用,酒制大黄、生大黄与白酒都有一定的作用,但生大黄与白酒作用较弱。结论丹参、大黄酒制后药效学作用明显加强。  相似文献   
70.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and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re often associated, and retrospective data analyses suggest an association between lower blood pressure (BP) values and lower cardiovascular (CV) risk in patients with T2DM. However, the most recent intervention trials fail to demonstrate a further CV risk reduction, for BP levels <130/80 mm Hg, when compared to levels <140/90 mm Hg. Moreover, a J-shaped, rather than a linear, relationship of BP reduction with incident CV events has been strongly suggested. We here debate the main available evidences for and against the concept of ‘the lower the better’, in the light of the main intervention trials and meta-analyses, with a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targets to be pursued in elderly patients. Finally, the most recent guidelines of the scientific societies are critically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