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1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110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98篇
口腔科学   251篇
临床医学   275篇
内科学   70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19篇
特种医学   243篇
外科学   2256篇
综合类   960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39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22篇
  9篇
中国医学   81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206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218篇
  2014年   428篇
  2013年   418篇
  2012年   395篇
  2011年   405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骨折内固定方法。方法用空心钉及空心改锥对100例不同部位骨折进行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骨折均一期愈合,内固定可靠,创伤小,金属反应轻微。结论利用空心钉配合空心改锥治疗各种骨折临床效果肯定,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2.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巧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技巧和手术体会。[方法]2004年7月~2006年4月,在前期尸体标本操作的基础上,C型臂引导下采用下颈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颈椎疾患15例。常规后路,术中显露侧块至其外侧缘,辨清上关节突关节面基底部上缘;选择侧块外缘内5 mm,上关节突关节面基底部下方3 mm处为进钉点,球磨去皮质。2 mm手钻开路并探子确认,保持与上终板平行并40°~45°内倾角。不攻丝置入3.5 mm皮质骨螺钉。[结果]除1枚C4螺钉未能成功外,共计置入C3~7下颈椎椎弓根螺钉86枚,平均螺钉长度(26±1.6)mm,CT下各钉内倾角度平均值37.9°±5.4°。术中2枚(2.9%)在开路时发生钉道活动性出血。术后CT示椎弓根壁损伤6枚(8.8%)。术后无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结论]颈椎椎弓根螺钉技术相对安全,置钉成功的关键是手感。  相似文献   
53.
We aim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 of angle and laminectomy on paired pedicle screws to determine whether a 90 degrees screw angle is optimal as has been previously suggested. According to the angle between right and left screws, 28 calf vertebrae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nd instrumented as follows: Group I: 60 degrees screw angle; Group II: 90 degrees angle; Group III: 60 degrees angle with laminectomy. The screws were connected using rods and cross-fixators and tested to peak pullout force. Triangulated pedicle screws provided 76.5% more pullout strength than single screws. Most of the specimens failed through loss of convergence angle (toggling of screws on the rods) and subsequent uni- or bilateral screw pullout. Mean+/-SD peak loads were: Group I: 2071+/-622 N; Group II: 1753+/-497 N; Group III: 2186+/-587 N.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ignificant (p>0.05). 90 degrees triangulation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a superior pullout performance versus conventional 60 degrees triangulation, suggesting that achieving additional triangulation angle is not necessary to obtain increased pullout strength. Laminectomy did not alter the effect of triangulation on fixation strength.  相似文献   
54.
[目的]评价TSRH钩钉系统对青年患者腰椎弓崩裂直接修复后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1年7月~2003年10月,对12例男性单纯腰椎弓崩裂患者(16~31周岁)行腰椎弓崩裂自体骨直接修复峡部裂后TSRH椎板钩、椎弓根钉固定术。术后随访,根据术后X线、CT结果评价修复效果,并根据MacNab's标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经过6~19个月随访,所有患者腰椎弓崩裂影像学全部融合;临床下腰痛显著缓解,按MacNab's标准,优8例,良3例,一般1例;无手术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直接修复后TSRH钩钉系统固定治疗青年性腰椎弓崩裂能充分保留腰椎运动节段,在减少融合节段的同时能有效恢复腰椎稳定,操作简便、安全,固定可靠,是一种合乎逻辑的治疗青年性腰椎弓崩裂方法。  相似文献   
55.
拉力螺钉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10月-2006年8月,我院收治胫腓骨骨折患者115例,其中45例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6.
57.
Hip fractures have been one of the most studied injury pattern in adults. The number of hip fractures is increasing exponentially; furthermore, the cost of treatment places great economic strain on society. There have been recent developments in hip-fracture treatment, particularly involving the intertrochanteric region, with emphasis on deformity prevention to try to optimize patient functional outcomes. In this article, we outline some of these developments with an emphasis on changes in implant design.  相似文献   
58.
关节镜下可吸收交叉钉固定腘绳肌腱重建前十字韧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在关节镜下腘绳肌腱移植重建前十字韧带并利用可吸收交叉钉固定的方法,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共治疗31例前十字韧带断裂患者。男18例,女13例;年龄19-51岁,平均34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5例,日常生活及运动损伤16例。病程为5d~36个月。合并半月板损伤12例,合并内侧副韧带Ⅰ、Ⅱ度损伤6例,Ⅲ度损伤3例,均为新鲜损伤。合并后十字韧带断裂6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8个月,观察此固定方法的可靠性和疗效。以Lyscholm评分和KT-2000评价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结果26例患者获得随访,所有患者均无伸膝受限,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均〉120°。屈膝90°时前抽屉试验均阴性;Lachman试验强阳性1例,阳性4例,阴性21例;膝关节功能Lyscholm评分为(94.6±4.2)分。KT-2000检查结果:25例双膝差距为0-4.0mm,平均2.4mm,1例患者关节不稳定,双膝差距5.5mm。结论可吸收交叉钉固定可为关节镜下腘绳肌腱移植重建前十字韧带提供早期的初始稳定性和后期的生物稳定性,是一种可靠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59.
李强  胡勇  范志航  程松苗 《西部医学》2023,35(8):1193-1196+1202
对比骨桥栓桩与界面螺钉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0年12月我院700例在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患者,股骨隧道均以横穿钉固定。按移植物胫骨端固定方式分为骨桥栓桩组(380例)及界面螺钉组(320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费用;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12个月胫骨隧道大小、膝关节功能Lyshlom评分及术后12个月关节松弛度。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胫骨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骨桥栓桩组手术费用显著低于界面螺钉组(P<0.05)。术后3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胫骨隧道大小、膝关节功能Lyshlom评分及关节松弛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隧道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大(P<0.05)。结论 对于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采用骨桥栓桩胫骨端固定方式可取得与界面螺钉固定相当的临床效果,但骨桥栓桩固定更具医疗经济优势,是一种可广泛推广的胫骨端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患者18例,全部病例均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动力髋内固定,股骨干骨折采用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2~8年,平均4.2年。全部病例均获骨性愈合,疗效满意。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在下肢骨折中相对较少,但处理较为复杂和困难,治疗有一定难度,使用动力髋与记忆合金环抱器同时进行内固定,方法简单,固定牢靠,患肢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这种方法是治疗单侧肢体多处骨折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