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0474篇 |
免费 | 3890篇 |
国内免费 | 242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5篇 |
儿科学 | 323篇 |
妇产科学 | 1365篇 |
基础医学 | 2713篇 |
口腔科学 | 71篇 |
临床医学 | 19679篇 |
内科学 | 21924篇 |
皮肤病学 | 115篇 |
神经病学 | 3561篇 |
特种医学 | 241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79篇 |
外科学 | 3180篇 |
综合类 | 45630篇 |
预防医学 | 17812篇 |
眼科学 | 249篇 |
药学 | 24729篇 |
472篇 | |
中国医学 | 12152篇 |
肿瘤学 | 1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40篇 |
2023年 | 2338篇 |
2022年 | 2951篇 |
2021年 | 5077篇 |
2020年 | 2979篇 |
2019年 | 3213篇 |
2018年 | 1488篇 |
2017年 | 3430篇 |
2016年 | 3674篇 |
2015年 | 4514篇 |
2014年 | 8788篇 |
2013年 | 8456篇 |
2012年 | 10411篇 |
2011年 | 10492篇 |
2010年 | 9543篇 |
2009年 | 8250篇 |
2008年 | 8784篇 |
2007年 | 7604篇 |
2006年 | 7109篇 |
2005年 | 6896篇 |
2004年 | 5731篇 |
2003年 | 5608篇 |
2002年 | 4625篇 |
2001年 | 4393篇 |
2000年 | 3675篇 |
1999年 | 2827篇 |
1998年 | 2419篇 |
1997年 | 2216篇 |
1996年 | 1957篇 |
1995年 | 1782篇 |
1994年 | 1378篇 |
1993年 | 1023篇 |
1992年 | 711篇 |
1991年 | 613篇 |
1990年 | 488篇 |
1989年 | 455篇 |
1988年 | 113篇 |
1987年 | 92篇 |
1986年 | 50篇 |
1985年 | 32篇 |
1984年 | 24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5篇 |
1977年 | 3篇 |
1958年 | 1篇 |
195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高血压高危患者的降压治疗既需降低血压,又需保持足够血流以保障器官灌注。血压降低过度无疑也有一定风险,因此控制皿压需要底线。高危高血压患者的个体差异大,在降压治疗过程中,临床医生既要以循证医学为鉴,叉须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把握好降压幅度和速度,坚持高质量平稳降压,才能更好地保护靶器官,减少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32.
硝苯地平缓释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缓释片(SR)与硝苯地平控释片(GITS)对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对生化指标影响。方法利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对132例Ⅱ级高血压病人服用硝苯地平SR和GITS时进行血压检测。结果硝苯地平SR、GITS均有明显降压效果(P均〈0.01),硝苯地平GITS较硝苯地平SR表现出较大的降压谷/峰比及较少的血压变异性(P〈0.05)。两者对大部分血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SR)与硝苯地平控释片(GITS)均能有效降低血压,硝苯地平GITS是更高效、平稳、安全的降压药。 相似文献
33.
双针微创穿刺术治疗中重度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双针微创穿刺术在中重度高血压脑出血抢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中重度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出血量 >5 0 m l,GCS评分≤ 8分 ) 4 4例 ,一组行双针微创穿刺治疗 ,另一组行单针微创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血肿清除量和 3个月总生活能力 (ADL)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双针组临床治疗效果、血肿清除量及 3个月 ADL 分级均优于单针组。结论 双针微创穿刺术治疗中重度高血压脑出血较单针法治疗时间短 ,血肿清除率高 ,患者长期生活能力好 ,致残率和死亡率降低。 相似文献
34.
35.
肾气丸出自《金匮要略》,故又称金匮肾气丸 ,由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丹皮、茯苓、桂枝、附子等8味药组成 ,主治“虚劳腰痛 ,少腹拘急 ,小便不利者”(《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余尝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 ,获效颇良 ,兹举验案 3则如下。1 心绞痛钱某 ,男 ,65岁 ,2 0 0 1年 1 1月 1 7日初诊。有冠心病史 6年 ,2年前又罹患“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近4个月以来 ,每于凌晨 4时~ 5时许 ,心前区呈闷痛样发作 ,持续约 5~ 1 0 min时 ,经用硝酸酯类 (欣康 )、β受体阻断剂 (倍他乐克 )、钙拮抗剂 (恬尔心 )及肠溶阿司匹林等口服治… 相似文献
36.
37.
血压调节的生理机制非常复杂。血压水平的渊节目标是因适应整个机体的动态平衡而动态改变的。具体到每个个体,导致其血压升高的因素千差万别,即不同个体的即时血压测定值,只能是诸多种血压影响因素因时间而异的不同组合的客观表达。目前已知的血压影响因素很多,但进餐对血压的影响未见报道。本文报告1例早餐量减少和进餐时间推迟导致的血压升高现象,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如下。 相似文献
38.
39.
1990年我50岁时患了高血压,每天都需服用降压药,精神压力很大。我的祖父和父辈也都曾患高血压,虽然长期服药控制血压,但他们都先后发展成脑中风或心梗而病逝,尤其是伯父和三姑母才50岁出头就猝然离世。命运逼使我学习和钻研医学,去认识高血压的病因。作为患者当知病因,人不应死于无知。 相似文献
40.
做好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健知识,将患者的血压值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可延缓高血压的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变化,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护理工作者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