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5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3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29篇
预防医学   11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14篇
中国医学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81.
目的 21世纪以来我国高原病研究取得了快速发展,本文旨在探索国内高原病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科学前沿,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CNKI数据库为检索对象,选取发表于2000年1月—2021年7月的3 797篇文献,借助CiteSpace科学计量工具进行计量学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结果 2000—2021年高原病研究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热点集中在以“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及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为主要病种的病因、病理、临床防治及其高海拔因素的探索性研究。近3年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以“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为代表的病理机制、高原病磁共振成像及高原医学3个方面。结论 近20年来国内高原病研究集中在急慢性高原病的临床诊治、病因病理方向,与高原病相关的生物化学、分子遗传学及环境职业健康等内容较少,未来应加强高原病的分子生物化学、遗传学及环境健康等方向的研究,推进高原病的系统性、整体性研究。  相似文献   
882.
目的:检测久居高海拔地区人群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情况,并探讨其与慢性高原病(CMS)之间的关系,为常驻高原人群健康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2 880~5 400 m海拔生活1个月以上的252例男性受试者为研究对象,对受试者静脉血进行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检测,并通过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和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判断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异常情况;应用CMS量表调查CMS患病情况,并比较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在CMS患病人群和非患病人群之间的差异;分析血常规及血生化指标与CMS的关系。结果:(1)多项血液指标在常驻高原人群中存在异常,其中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血小板体积以及尿酸(UA)水平高于正常参考值上限的人群分别占比71.0%、75.8%、96.4%、82.1%和72.1%;血小板分布宽度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的人群占比76.3%。(2)与非CMS患病人群相比,CMS患病人群的HGB、HCT、总蛋白、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增高;(3)与非CMS患病人群相比,CMS患病人群的血小板计量和总胆汁酸水平的异常率显著增高;(4)嗜酸性粒细胞百分...  相似文献   
883.
目的分析高原作业电网施工人员急性高原病(AMS)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将10 956名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阿里联网工程高原施工人员纳入研究。由阿里联网工程职工医疗站医疗记录数据库获取对象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发育及营养状态、相关临床指标等)和AMS发病情况的随访资料, 生命早期居住地所在地和工作环境海拔高度由网站(https://zh-cn.topographic-map.com/legal/)获取。计算不同特征对象AMS发病率, 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索AMS发病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对象年龄为(36.1±10.5)岁, 其中男性占95.27%(10 438名), 随访时间为(17.46±4.23)个月, 生命周期居住地和工作环境海拔分别为(1 959±937)和(4 533±233)m。随访期AMS发病率为15.58%(1 707例), 其中急性高原反应和高原肺水肿(HAPE)发病率分别为15.53%(1 702例)和0.05%(5例), 未发现高原脑水肿(HACE)患者。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工作环境海拔高度每上升100 m...  相似文献   
884.
““高原军队卫生学””是高原军事医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实训课则是“高原军队卫生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培养高素质高原军队卫生人才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该研究从“高原军队卫生学”实训课“金课”建设的视角出发,以 2019—2021年的“高原军事作业能力评价与提升”专题为例,从教学实施、存在问题和教学质量提升三个方面进行说明和论述,旨在为其他课程特别是军事医学课程实训课的开展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85.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究红景天防治急性高原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ID和ETCM数据库检索红景天的化学成分,再经过SwissTarget和STITCH数据库筛选红景天成分作用靶点;通过DisGeNET、Genecards及GEO数据库筛选急性高原病相关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获取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及“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利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研究;采用2018年国际路易斯湖评分系统对患者症状进行评分;使用ELISA试剂盒对患者血清IL6、IL10及HIF1A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从红景天中筛选得到31个化学成分和2295个作用靶点,与1083个急性高原病相关靶点取交集,得到125个共同靶点,PPI网络中心主要涉及...  相似文献   
886.
目的 本研究利用低压低氧舱构建大鼠模型模拟高原环境下职工的轮休制度,筛选出能够有效预防慢性高原病形成的最佳轮休间隔时间。方法 将大鼠置于低压低氧舱内模拟海拔5 000m的高原环境,舱外为常压常氧环境。根据高原驻留时间与平原休息时间比值为1∶1的轮休模式将大鼠分为1d轮休组、2d轮休组、4d轮休组,对照组为不出舱休息的低压低氧组和常压常氧环境饲养的常压常氧组。实验时间共24d。通过肺循环血流动力学、肺血管重构和外周血红细胞来评估大鼠有无慢性高原病及其严重程度。结果 4d轮休组大鼠无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形成和红细胞增多,2d轮休组大鼠有轻度的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形成和红细胞增多,1d轮休组大鼠有显著的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形成和红细胞增多。结论 在高原驻留时间与平原休息时间比值为1∶1的轮休模式中,每4天轮休一次可以预防大鼠慢性高原病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