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4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47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4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38篇
内科学   132篇
皮肤病学   207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527篇
预防医学   288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241篇
  2篇
中国医学   476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浅谈青草药     
我国民间百姓用于治病的青草药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的源泉,青草药在一定时期内主要流传于民间,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有的青草药逐渐由经验用药向理论认识过渡,最终演变为中药。挖掘民间青草药的瑰宝,拓宽中医药防病治病的新途径,为人类的繁衍昌盛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82.
患者,女,48岁.因反复咳嗽,咽痛,发热1个月,在当地医院行抗感染治疗无效,病情加重,伴鼻出血,于2006年8月17日来我院就诊.初诊查体:体温39℃,心率76次/min,血压120/80mmHg.病人贫血貌,精神状态欠佳,其余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患者1995年曾因宫外孕抢救输血一次,无不洁性行为史,无家族遗传性病史.  相似文献   
83.
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为条件致病性真菌,是青霉属中唯一的温度敏感的双相型真菌[1,2]。它引起的感染为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此病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地区,特别是泰国的北部和中国的南方地区。本病常继发于艾滋病患者,随着近年来HIV感染者的增多,在东南亚马尔尼菲青霉菌已经成为仅次于隐球菌的第2种较常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我国已报道的病例主要来自华南地区(广东、广西、湖南等),而华东地区尚鲜见报道。复习文献结合我院近期收治的上海市第1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病例情况报告如下。一、病原与流行概…  相似文献   
84.
朱雅彬 《现代养生》2014,(20):115-115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AURI)系由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该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各种病毒和细菌均可引起,但90%以上为病毒,主要有鼻病毒(R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FluV),副流感病毒(para FluV),腺病毒(ADV)等。病毒感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最常见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近年来肺炎支原体亦不少见。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Q开关1 064nm激光联合超脉冲CO2激光治疗褐青色痣的临床疗效。方法:先采用超脉冲CO2激光治疗,功率2~3W,光斑0.5~1mm,均匀扫描病损部位,光斑不重叠,病损严重部位适当重复,接着选用Q开关激光,波长1 064nm,能量5~10J/cm2,光斑直径2~6mm照射治疗。结果:痊愈3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0%。结论:Q开关1 064nm激光联合超脉冲CO2激光治疗褐青色痣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以多黏菌素B为基础的抗感染方案治疗耐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的临床用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耐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患者4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①41例患者均予多黏菌素B为基础的抗感染方案,细菌清除率达68.3%,总治疗有效率达53.7%;②用药时间≥7 d组细菌清除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用药时间<7天组(P <0.05);③多黏菌素B联合替加环素组与多黏菌素B联合其他用药组两组在细菌清除率及治疗总有效率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黏菌素B对于耐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具有良好的效果,足量的给药疗程能提高多黏菌素B治疗耐碳青酶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的细菌清除率及临床治疗有效率。在多黏菌素B的联合用药上,相比联合碳青霉烯类、磷霉素或左氧氟沙星等,选择联合替加环素在细菌清除及临床疗效中并没有显示出效价优势。  相似文献   
87.
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PSM)是由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11iummarneffei,PM)感染引起的一种少见的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马尔尼菲青霉菌病于1956年在越南竹鼠中首先发现[1]。1973年,DiSalvo等[2]首次报道了人类感染的马尔尼菲青霉病,本病可发生于健康者,但更多见于免疫抑制、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者。1988年,Piehl等[3]首次报道了首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患者。之后该真菌被认为是东南亚地区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4],其误诊率及病死率极高。我国主要发生在广东、广西、云南和台湾。本文回顾分析了1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病例的临床诊疗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回顾分析27例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患者的白细胞散点图、外周血涂片特点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寻找早期识别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talaromycosis marneffei, TSM)的指标。方法 收集通过外周血涂片诊断的27例AIDS合并TSM患者作为AIDS合并TSM组;同时选取单纯HIV感染者、AIDS合并其他并发症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对3组的白细胞散点图特点、白细胞手工分类计数、外周血细胞形态学特点进行分析,并对3组的血常规、CD4+ T淋巴细胞计数、转氨酶及1,3-β-D真菌葡聚糖(BDG)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AIDS合并TSM组的白细胞散点图均在有核红细胞区域出现散点,外周血涂片均可见有核红细胞,同时可见幼稚、畸形的中性粒细胞。单纯HIV感染组的白细胞散点图和血涂片形态未见异常。AIDS合并其他并发症组的散点图有部分出现中性粒细胞散点上移,血涂片可见幼稚、畸形的中性粒细胞。3组的白细胞分类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AST、ALT、BDG、CD4+ 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IDS合并TSM组的白细胞散点图和外周血形态有异常表现,有核红细胞的出现为特异性提示,且中性粒细胞比例、AST和BDG水平增高,CD4+ T淋巴细胞、血小板水平降低更明显。  相似文献   
89.
临床资料患者,女,18岁。下肢青紫色网状青斑样皮肤改变2月余,腹部和双下肢伸侧线状划伤2天,于2009年3月2日就诊我科。患者2天前向其家长诉全身烧灼痛,其母发现患者腹部、下肢伸侧皮肤有  相似文献   
90.
为明确《履巉岩本草》山楝青的基原,通过查阅古今文献和植物学形态比较研究,综合植物形态特征、分布与生境、物候期、名称及功效主治等因素,结合野外实地考察综合分析考证。结果表明《履巉岩本草》中山楝青的原植物为木犀科植物小蜡Ligustrum sinense Lour.;《履巉岩本草》山楝青药图是小蜡现存的第一幅植物彩图,将小蜡的文献始载从1848年提前至1220年,并首次记载小蜡的药用部位及功效,为小蜡的开发利用提供本草学依据;挖掘本草古籍中的中药资源,搞清其药物基原,对重续药史、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药学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