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44篇
  免费   1352篇
  国内免费   1094篇
耳鼻咽喉   224篇
儿科学   118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887篇
口腔科学   213篇
临床医学   5581篇
内科学   5084篇
皮肤病学   95篇
神经病学   3131篇
特种医学   18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1242篇
综合类   9803篇
预防医学   1641篇
眼科学   221篇
药学   3790篇
  77篇
中国医学   2292篇
肿瘤学   132篇
  2024年   205篇
  2023年   851篇
  2022年   806篇
  2021年   938篇
  2020年   854篇
  2019年   853篇
  2018年   469篇
  2017年   862篇
  2016年   1007篇
  2015年   1157篇
  2014年   2014篇
  2013年   1915篇
  2012年   2375篇
  2011年   2600篇
  2010年   2287篇
  2009年   2266篇
  2008年   2444篇
  2007年   2038篇
  2006年   2002篇
  2005年   1738篇
  2004年   1325篇
  2003年   1085篇
  2002年   923篇
  2001年   669篇
  2000年   491篇
  1999年   424篇
  1998年   366篇
  1997年   301篇
  1996年   266篇
  1995年   185篇
  1994年   163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的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进展型多发性硬化护理工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方法 对13例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和总结。结果 护理中注意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加强功能锻炼、饮食指导和出院指导;13例患者浅表感觉恢复、肌力增强,其他症状好转。结论 按我们提出的护理要求和注意事项对自体干细胞移植的进展型多发性硬化患者进行护理,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剥脱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50例因颈动脉狭窄行颈内动脉剥脱术后出现并发症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经过术后加强观察及早发现并发症,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减少了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颈内动脉剥脱术后细致的观察与护理是减少病死率和致残率以及提高生活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症的MRI表现特征,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20例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图像特点为白质内多发圆形、类圆形,边界清晰的病灶。结果急性期多发性硬化斑T1WI呈中或低信号,T2WI均为高信号。慢性期为长T1长T2信号。脑室旁病灶其长轴多与侧脑室垂直分布及胼胝体信号异常有重要诊断作用。结论MRI可显示多发性硬化的特征表现,是目前诊断多发性硬化的最好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4.
95例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颈动脉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斑块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2001年12月-2002年7月,我们采用脉冲多谱勒颈动脉血液频谱仪测定95例颈动脉血管内膜的变化,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彩色血管三维超声在颈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材料方法 :疑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80例 ,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其中 2 8例同时做彩色血管三维超声成像 ,5 5例经临床、CT、MRI证实为脑梗死。结果 :①本组 5 5例脑梗死 ,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 4 9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②有脑梗死的彩色血管三维血流图呈“串珠”状 ,而非脑梗死的彩色血管三维血流图呈连续“圆锥”状。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有良好的价值 ,三维彩超是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86.
112例脑动脉系统微栓子监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脑动脉系统微栓子 (MES)的产生机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将 112例 MES监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微栓子检出率为 33.93% ,且全部见于有明显脑卒中症状者 ;脑梗死 MES检出率为35 .87%且以原发性大面积梗死为主 ;MES阳性与病程有明显相关 ,病程 <72 h易检出微栓子 ,阳性率为 4 7.72 % ;颅内血管狭窄是微栓子产生的主要原因 ;颈动脉异常与正常组微栓子出现率无明显差异 ,但发现本组病例中微栓子出现以左侧为主 ,与颈动脉病变部位一致率为 5 5 .5 5 % ;确定微栓子来源于有病变的颅外颈动脉 2例 ,来源于有病变的颅内颈动脉系 5例 ,来源于同时伴有颅内外血管病变 12例 ,表明颅内外动脉同时伴有病变时微栓子检出率增高 ;MES的阳性率与血液成分无相关性 ,但在血液成分异常组中血粘度增高以及血小板聚集降低 MES阳性率明显增高。结论 脑动脉系统中监测到微栓子说明患者有活动的栓子来源 ,易发生或复发脑梗死 ,TCD能正确的监测、判断脑循环中微栓子 ,确定其发生率、性质、来源以及与疾病的联系  相似文献   
87.
88.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eure,CRF)是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疾病的共同转归,是一种持续进行性的、不可逆的临床综合征。CRF组织学改变的特点是不同程度的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近年的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是参与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的关键性细胞因子,TGF—β1的过度表达可导致肾的纤维化,加速肾功能恶化。本研究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大黄治疗CRF,观察治疗前后血、尿TGF—β1及肾功能的变化,探讨大黄治疗CRF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9.
足细胞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细胞即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被覆于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or basementmembrane,GBM)外侧,与GBM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共同构成了肾小球滤过膜。足细胞是避免机体蛋白质丢失的最后一道屏障,足细胞损伤或丢失可导致大量蛋白尿及肾小球硬化。随着该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足细胞被认为是各种原发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进程中的关键细胞之一。本文就足细胞损伤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0.
动脉化静脉皮瓣急诊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逆静脉瓣供血、顺静脉瓣回流的动脉化静脉皮瓣急诊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0月-2007年3月,采用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7例,男6例,女1例;年龄17~46岁。受伤原因:挤压伤6例,车床切削伤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7h。缺损范围3.0cm&#215;2.0cm~6.0cm&#215;3.5cm。均采用同侧前臂游离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创面,皮瓣内静脉近心端分别与手指动、静脉吻合。切取皮瓣范围3.0cm&#215;2.5cm~7.0cm&#215;4.0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6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出现部分表皮坏死,脱痂后愈合。供区创面I期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4年,皮肤质地、厚薄均满意,仅1例表皮坏死者出现部分色素沉着。皮瓣均无硬化、挛缩和影响关节活动的现象。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标准:优3指,良4指。结论逆静脉瓣供血、顺静脉瓣回流的动脉化静脉皮瓣是目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