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3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41篇
内科学   109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61篇
预防医学   82篇
药学   467篇
  15篇
中国医学   9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将92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治疗12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脂、LVEF、LVDD变化。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DD、TG、TC、LDL-C均低于对照组(P0.05),LVEF、HDL-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内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氯比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8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其中观察组的(43)例患者采用氯比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的方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单纯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其他治疗2组相同。以30天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发作持续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后发作频率及发作时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比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西洛他唑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121例,按就诊顺序将其分成研究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西洛他唑进行治疗,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脉搏波传导速度(PMV)、踝臂指数(ABI)、趾臂指数(TBI)及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1%,高于对照组的78.3%(P0.01);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为(6.12±1.55)mmol/L,与对照组的(6.23±1.64)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MV为(12.18±3.55)cm/s,低于对照组的(14.19±3.43)cm/s,ABI为(0.93±0.12)、TBI为(0.64±0.19)、SCV为(39.15±4.63)m/s,均高于对照组的(0.85±0.16)、(0.54±0.15)、(36.42±4.84)m/s(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西洛他唑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可有效改善患者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和血流状况,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欣康)等常规药物治疗,同时给阿托伐他汀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苦碟子注射液,两组总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电图ST 段改变程度及血脂变化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心电图ST 段改变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TC、LDL-C 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HDL-C 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观察组血脂变化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ACS,可能有协同作用,对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等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5.
该文观察了阿托伐他汀钙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经典的两肾一夹方法,备制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对照组(假手术)、高血压组及治疗组,每组各7只。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2mg/kg)治疗6周。采用鼠尾测压法测定大鼠血压的变化;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血管紧张素(Ang)Ⅱ含量和肾素活性;  相似文献   
56.
目的建立测定血清中阿托伐他汀钙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mm×4.6 mm,5μm),乙腈-醋酸铵(冰醋酸调节pH至4.0)(50︰50)作流动相,流速1.0 ml.min-1,室温,以丹皮酚作为内标物,检测波长246 nm。结果在0.25~25μg.ml-1范围内,阿托伐他汀钙与内标物丹皮酚的峰面积比与阿托伐他汀钙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51(n=7),平均回收率为89.4%,日内RSD≤3.01%(n=3),日间RSD≤5.73%(n=3)。结论本法简便、快捷、选择性高,适用于阿托伐他汀钙的常规分析。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托伐他汀钙(10 mg/d)对无症状颈动脉斑块患者血脂及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在我科住院患者78例,经颈动脉彩超证实有颈动脉斑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测定血脂及颈动脉斑块情况,并观察终点事件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起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明显降低,6个月起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斑块面积从治疗6个月起,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至治疗12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斑块总数有减少趋势,稳定斑块逐渐增多,不稳定斑块逐渐减少,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副反应。结论 10 mg/d阿托伐他汀钙能够显著改善无症状颈动脉斑块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硬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58.
杨素勤 《河南中医》2011,31(6):650-651
目的:观察巴蛭祛瘀汤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确诊为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两纽均严格按治疗性的生活方式进行,开每日早晨顿服氨氯地平5mg,4周后降压效果不满患者,氨氯地平加量至10m/d。对照纽在上述基础治疗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10mg,每天睡前顿服。治疗组在上述基础治疗上,加用巴蛭祛瘀汤,日1剂,水煎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8周后统计疗效。结果:巴蛭祛瘀汤联合氨氨地乎能明显降低南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压、血脂(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巴蛭祛瘀汤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副作用少,依从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塞合并高血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脑梗塞合并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健脾化痰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治疗2月后对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的变化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并高血脂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高敏C ̄反应蛋白(Hs ̄CRP)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钙干预后的变化。方法选择AMI患者30例作为AMI组,体检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放射比浊法检测Hs ̄CRP,比较AMI组与对照组Hs ̄CRP水平的变化。其中3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各15例,比较治疗前后Hs ̄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AMI组Hs ̄CRP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Hs ̄CRP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AMI患者Hs ̄CRP水平明显升高,Hs ̄CRP可作为诊断AMI新的参考指标;阿托伐他汀钙在有效调脂的同时,可通过抗炎作用改善内皮功能、稳定粥样斑块而达到治疗AMI的作用;Hs ̄CRP可作为疾病诊断、治疗以及疗效判断简单而实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