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6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19篇 |
临床医学 | 29篇 |
内科学 | 18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7篇 |
综合类 | 106篇 |
预防医学 | 70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82篇 |
中国医学 | 37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48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31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报道新型有机分子三方向醚键型分枝状化合物的合成,目标化合物的合成选用甘油为三方向起始核心,以氧丙基为空间隔基,通过延伸方法解决甘油末端羟基的立体位阻。甘油末端羟基经氰乙在化、醇解、还原和磺酸酯化等步骤得化合物(4),(4)分别与3种不同的带保护基的分支侧链(1-3)成醚得化合物(5-7),(5-7)脱保护后得羟基数为原母核部的醚键型分枝状化合物,所合成的化合物(5-10)均未文献报道,其结构经IR 相似文献
72.
正IRSplus是一键式AV间期。对于房室传导功能良好的患者,通过一键打开IRSplus功能,就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不必要的心室起搏比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3岁。间断头晕乏力2年,加重2周。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头晕伴乏力,偶伴黑矇。半年前出现由下蹲位转为直立位时出现晕厥,意识丧失,1分钟后可自行苏醒,仍伴头晕。无特殊不适。患者由于头晕乏力加重2周,来我院就诊。动态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73.
74.
肱骨近端骨折是肩关节周围常见的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5%。对于肱骨近端骨折,无论是采用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进行肩关节早期功能锻炼都是获得满意治疗结果的关键组成部分。1999年6月—2006年6月我院对12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采取分阶段方法进行功能锻炼,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5.
目的 建立一种以廉价钴金属盐为催化剂,用二芳基高价碘合成2-芳基苯并噁唑类化合物的新方法.方法 通过对催化剂、碱、溶剂、反应温度、添加剂等反应条件的优化,确立最佳的反应条件.结果 以二芳基高价碘为反应底物,以四氢呋喃(THF)为反应溶剂,Co(OAc)2作为催化剂,合成了13个2-芳基苯并噁唑,产率在58%~86%之间... 相似文献
76.
HPLC法不同色谱柱测定苦参碱含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用C18键合硅胶柱和氨基键合硅胶柱对苦参碱原料药的含量测定进行比较。方法(1)用C18键合硅胶柱(4.6mm×250mm,5μm),以0.05molL磷酸二氢钠(含磷酸2mlL)-甲醇-高氯酸(850ml∶150ml∶20g)为流动相[1];(2)用氨基硅烷键合硅胶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无水乙醇-1%磷酸水溶液(80∶8∶12)为流动相[2],于220nm波长处检测。结果方法1的线性范围为49.82-270.08mgL(r=0.9999),检测限为10ng,方法2的线性范围为44.64-223.2mgL(r=0.9998),检测限为10ng。结论C18键合硅胶柱和氨基键合硅胶柱均可对苦参碱原料药的含量进行质量控制,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7.
前列腺电切术是通过双级回路产生一种射频能量,将电切组织周围的导电介质转化为等离子体,将欲切除之组织内有机分子键打断,将组织破坏汽化达到治疗效果,其特点是: 相似文献
78.
加替沙星与DNA的相互作用及镁(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加替沙星与DNA的作用方式和镁(Ⅱ)对这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DNA的热变性实验、黏度测定等方法,研究加替沙星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及镁(Ⅱ)对加替沙星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和结论:加替沙星以沟槽键合方式与DNA相互作用,其猝灭常数为(4. 6 3±0 . 11)×10. 3 L/mol;Mg(Ⅱ)使加替沙星与DNA的作用增强,对加替沙星与DNA的结合起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9.
80.
目的:研究牛血清白蛋白分子中双硫键的电化学诱导构象变化及电化学行为。方法:圆二色薄层光谱电化学与奇异值分解最小二乘和双对数方法结合。结果:负电场及双硫键的电化学还原诱导了双硫键由左手螺旋向右手螺旋的转化。在开路时,17个双硫键中的16个构成8对,其中8个为左手螺旋,另8个为右手螺旋。有四个双硫键按照EC机理参与电化学还原,并由左手螺旋转为右手螺旋。在重新氧化过程中,仅有1/4的双硫键恢复到左手螺旋,为部分地结构上不可逆过程。由电化学和光谱电化学方法获得电子转移数为n=8,电子转移系数αn=0.15,表观上电位为E10=-0.65(±0.01)V,标准电化学速率常数为k10=(2.48±0.14)×10-5cms-1,化学反应平衡常数为Kc=(5.13±0.12)×10-2。结论:双硫键的电化学还原诱导了双硫键的构象变化,构象的变化影响双硫键再氧化过程,成为部分地结构不可逆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