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449篇
  免费   9836篇
  国内免费   8070篇
耳鼻咽喉   2378篇
儿科学   2110篇
妇产科学   1359篇
基础医学   9120篇
口腔科学   1373篇
临床医学   30567篇
内科学   21752篇
皮肤病学   2001篇
神经病学   3166篇
特种医学   429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5篇
外科学   6701篇
综合类   56483篇
预防医学   18058篇
眼科学   1211篇
药学   31939篇
  154篇
中国医学   18157篇
肿瘤学   4401篇
  2024年   918篇
  2023年   3144篇
  2022年   3496篇
  2021年   4270篇
  2020年   3598篇
  2019年   3771篇
  2018年   2147篇
  2017年   3255篇
  2016年   3807篇
  2015年   4656篇
  2014年   8192篇
  2013年   8560篇
  2012年   10490篇
  2011年   12439篇
  2010年   13017篇
  2009年   11490篇
  2008年   11952篇
  2007年   11154篇
  2006年   13090篇
  2005年   15610篇
  2004年   9126篇
  2003年   8701篇
  2002年   6896篇
  2001年   5979篇
  2000年   4793篇
  1999年   4240篇
  1998年   4230篇
  1997年   3807篇
  1996年   3701篇
  1995年   3368篇
  1994年   2964篇
  1993年   1809篇
  1992年   1535篇
  1991年   1458篇
  1990年   1177篇
  1989年   1228篇
  1988年   473篇
  1987年   314篇
  1986年   264篇
  1985年   137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临床资料:男性,30 d。系第2胎第2产,38+2周,剖宫产,体质量2.6 kg。因满月当日注射乙肝疫苗,1.5 h后出现吐奶、发烧(38.4℃)等不适,送医院不治而亡。5 d前有咳嗽,气促4 h。出生时即发现患儿呼吸稍促,胸骨左缘可闻及粗糙喷射性收缩期杂音。B超检查发现法洛四联征,房间隔膨胀瘤。心肌损害(心肌酶CK-MB 80U/L)。尸解发现,患儿胸腺缺如,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征),同时肺动脉瓣缺如,右主动脉弓,动脉导管缺如,卵圆孔未闭。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病毒载量检测在HIV抗体不确定样本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102例HIV抗体不确定病例,1周内进行COBAS TaqMan HIV-1 Test v2.0病毒载量检测和CD4细胞计数,2~4周后随访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 blotting,WB)检测,综合比对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  结果  102例HIV抗体不确定病例,病毒载量检测结果大于20 IU/mL的84例样本随访均转阳,2例病毒载量检测结果低于检测下限20 IU/mL,随访结果最终为阳性,病毒载量检测结果为TND的16例病例,随访结果为阴性。  结论  高精度病毒载量检测对HIV抗体不确定结果能快速准确鉴别,缩短随访复查的时间,提早对病情准确判断,核酸检测作为补充实验可用于艾滋抗体确证试验不确定样本的判定。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在鼻咽癌中的表达与鼻咽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探讨肿瘤血管生成与鼻咽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探讨iNOS的表达与鼻咽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非生物素二步免疫组化法,检测iNOS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并根据CD34相关抗原标记血管内皮细胞。结果鼻咽癌组织中MVD显著高于慢性鼻咽炎组织(27.7±8.88 vs 9±3.1,P<0.05)。MVD与年龄、性别无关,临床分期Ⅲ、Ⅳ期组的MVD显著高于Ⅰ、Ⅱ期组(30.7±4.7 vs 22.2±7.5,P<0.05)。淋巴转移组MVD显著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29.6±4.8 vs 20.5±4.8,P<0.05)。iNOS在鼻咽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6.25%,iNOS的表达与年龄、性别无关。临床分期Ⅲ、Ⅳ期组iNOS的阳性表达率为70.97%,显著高于Ⅰ、Ⅱ期组29.41%(P<0.05)。淋巴转移组iNOS的阳性表达率为65.79%,显著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20.00%(P<0.05)。iNOS阳性表达组的MVD显著高于iNOS阴性表达组(30.0±5.4 vs 24.0±6.0,P<0.05)。结论血管生成及iNOS的表达与鼻咽癌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iNOS表达促进了鼻咽癌血管生成及颈淋巴结的转移。测定MVD及iNOS的表达有助于判断鼻咽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74.
《中成药》2019,(2)
目的优化肉苁蓉饮片的切制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以饮片截面直径、厚度、软化时间、干燥温度为影响因素,休止角、浸出物、毛蕊花糖苷、松果菊苷、异类叶升麻苷、含有量为评价指标,优化饮片切制工艺。结果最佳切制工艺为饮片截面直径3~4 mm,厚度1~2 mm,软化时间2 h,干燥温度70℃。结论该方法合理可行,适用于肉苁蓉饮片的切制及应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不孕患者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其药敏性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12月就诊于生殖医学科的不孕患者849例作为试验组,同期体检女性87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849例不孕患者中,支原体阳性患者有428例,占50. 41%,其中Uu单独感染占92. 06%。与对照组相比,不孕组Uu、Mh、Uu+Mh感染率均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不孕患者感染支原体年龄多为26~35岁。Uu对诺氟沙星的耐药率最高,其次为红霉素和司帕沙星;对交沙霉素最为敏感,其次为强力霉素和米诺环素。Mh对红霉素耐药率最高,其次为诺氟沙星和克拉霉素;对强力霉素和米诺环素最为敏感,其次是交沙霉素。Uu+Mh对氧氟沙星和司帕沙星耐药性最高,其次是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对交沙霉素最为敏感,其次是强力霉素和米诺环素。结论不孕患者Uu感染率较高,且多集中在26~35岁育龄妇女,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及米诺环素敏感,可作为治疗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76.
入院后诊疗经过:患儿考虑诊断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失血性贫血(中度),予禁食、补液、奥美拉唑抑酸、卡络磺钠联合蛇毒血凝酶静脉止血及红细胞悬液输注纠正贫血等处理。鉴于患儿反复消化道出血原因不明,既往胃镜检查提示正常上消化道黏膜,故定位考虑中下消化道出血,重点警惕美克尔憩室?消化道血管畸形?高位结肠息肉?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可吸收骨钉、骨板(聚乳酸)浸提液经家兔皮肤敷贴片给样后,所产生的皮肤刺激反应情况。方法可吸收骨钉、骨板(聚乳酸)浸提液经家兔皮肤刺激性试验,分别在1、24、48、72 h密切观察,并记录动物一般状态和刺激部位,在自然光下,用肉眼观察并记录皮内注射部位有无红斑和水肿情况后,正常饲养,每天观察直至到21 d。结果可吸收骨钉、骨板(聚乳酸)浸提液对家兔的皮肤刺激试验无皮肤刺激性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可吸收骨钉、骨板(聚乳酸)浸提液对家兔的皮肤刺激试验无皮肤刺激性反应。  相似文献   
78.
79.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与球囊压迫术(PBC)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疗效。方法选取140例TN患者随机分为MVD组和PBC组各70例。对比2组术后疼痛缓解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分析治疗前后2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差异。结果 PBC组中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MVD组(P0.05)。PBC组术后即刻疼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MVD组(P0.05),而2组术后3个月、术后1 a疼痛缓解情况及术后1 a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C组术后面部麻木、咀嚼无力的发生率显著高于MVD组(P0.05);术后6 h,PBC组患者血清NE、Cor、MPO水平均低于MVD组(P0.05)。结论 MVD和PMC术治疗TN的远期疗效均较好,且复发率低;MVD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小于PMC,但PMC手术应激刺激低于MVD,临床上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术式。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并分析应用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综合医院护理人员结核潜伏感染(LTBI)状况。方法将我院工龄超过1年的201名护理人员,其中内科、外科、辅助科室分别为82,85,34名。均予以外周血T-SPOT.TB检测,分析LTBI状况。结果所有受检人员中共有50名T-SPOT.TB检测结果为阳性,总潜伏率为26.37%;工作年限不足3年与工作年限≥3年的受检人员T-SPOT.TB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5.00%与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后者阳性检出率明显更高(P<0.05);不同科室中,工作年限≥3年者其阳性检出率均较工作<3年者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POT.TB检测技术作为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筛查结核病,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度,能快速、准确地诊断结核病感染,对控制传染源、降低感染率与提升检出率均具重要意义,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结核病的重要检测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