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71篇
  免费   2984篇
  国内免费   1603篇
耳鼻咽喉   831篇
儿科学   615篇
妇产科学   345篇
基础医学   2029篇
口腔科学   1546篇
临床医学   9923篇
内科学   4723篇
皮肤病学   357篇
神经病学   869篇
特种医学   23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10032篇
综合类   21458篇
预防医学   4337篇
眼科学   2358篇
药学   9319篇
  276篇
中国医学   7685篇
肿瘤学   1518篇
  2024年   444篇
  2023年   1744篇
  2022年   2129篇
  2021年   2859篇
  2020年   1814篇
  2019年   1589篇
  2018年   816篇
  2017年   1340篇
  2016年   1566篇
  2015年   1926篇
  2014年   3702篇
  2013年   3614篇
  2012年   4664篇
  2011年   5055篇
  2010年   4717篇
  2009年   4471篇
  2008年   5373篇
  2007年   4628篇
  2006年   4731篇
  2005年   4812篇
  2004年   3329篇
  2003年   3015篇
  2002年   2262篇
  2001年   1852篇
  2000年   1388篇
  1999年   1093篇
  1998年   967篇
  1997年   901篇
  1996年   775篇
  1995年   628篇
  1994年   576篇
  1993年   405篇
  1992年   278篇
  1991年   295篇
  1990年   239篇
  1989年   215篇
  1988年   83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72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先天性食管闭锁(CEA)是最常见的先天性食管畸形,其中以Ⅲ型最为多见。近年来随着新生儿监护水平的提高和肠外营养的应用,治愈率明显提高,但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仍然较高。我们自1998年7月至2002年11月连续为17例Ⅲ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进行一期手术治疗均获成功(本组研究取得患儿家长知情同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2.
胡桃夹综合征,又称为胡桃夹现象或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是指左肾静脉在汇入下腔静脉的行程中,穿过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夹角或腹主动脉和脊柱之间的间隙,受到挤压而引起血尿、蛋白尿、左腰腹痛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胡桃夹现象”曾在1938年的解剖学教科书中被最早提及。1950年EL-Sadr和Mina首先描述了左肾静脉受压的表现,但未引起临床上的重视。1972年DeSchepper首先报告了胡桃夹综合征引起左肾出血,并通过膀胱镜检分侧留取尿液证实。此后随着临床检查方法的改进,胡桃夹综合征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本文就其发病机理、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3.
Li SY  Liang ZJ  Yuan SJ  Yu B  Chen G  Chen G  Bai X  Zuo FY  Wei XJ  Wu E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7):1170-1172
目的探讨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保肛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31例中低位直肠癌经腹肛门根治性切除行套人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保肛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1例术后随访率为85.3%(197/231),中位随访时间为5.9年(2个月-14年)。术后发生吻合口瘘8例(3.4%),吻合口狭窄3例(1.2%),术后12—24周时排便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术后局部复发率为5.1%(10/197),肝转移率为15.2%(30/197)。肺转移率为2.5%(5/197),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为71.6%。结论套入式吻合保肛术既能减少吻合口瘘发生,又可保留良好的肛门排便控制功能,可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是中低位直肠癌一种安全有效的保肛术式。  相似文献   
994.
肾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学义  高锐  曹林升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8):1256-1256
患者男性,58岁,2006年6月患者以右腰部胀痛不适伴间隙性发热1个月入院,无血尿、尿痛等。发病以来体重减轻约10kg。体检:贫血面容,体温37.5℃,右肾区有轻度叩击痛。血常规:红细胞计数(RBC)7.34×10^9个/L,血红蛋白(Hb)67g/L,尿常规(-)。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提示:右’肾盂占位性病变,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右肾盂内见密度增高肿块影,大约3.2cm×5.8cm,CT值为45~48Hu,右肾动脉受推挤,肾盂输尿管上段受压走行迂曲,肾实质未见异常,肾周间隙模糊,见索条状密度增高影;左肾、输尿管,膀胱未见异常,腹膜后淋巴结无肿大,腹水(-),考虑右肾盂癌。[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5.
应用弧型切割吻合器的双吻合器技术治疗直肠癌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应用弧型切割吻合器的双吻合器技术在结直肠吻合术、尤其是低位结直肠吻合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0月至2006年9月间应用双吻合器行结直肠吻合术治疗直肠癌5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52例术中直肠闭合和吻合进程顺利,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1.9%),吻合口出血2例(3.8%),直肠阴道瘘1例(1.9%),无吻合口狭窄,无手术死亡.结论 双吻合器技术能完成以往手法缝合不易完成的低位结直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浅插管保留灌肠对慢性结肠炎并存痔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慢性结肠炎并存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插管保留灌肠法,观察组采用浅插管保留灌肠法,即抬高臀部15 cm,肛管插入肛门4 cm开始灌肠,拔管后继续抬高臀部30 min.结果 观察组肛门异物感及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肛门出血及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浅插管保留灌肠法可减轻肛管对患者痔及直肠黏膜的刺激,增加患者治疗舒适度且不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997.
STUART  V.  BRAUN  DOUGLAS  M.  HEDDEN  ANDREW  W.  HOWARD  朱泽章 《骨科动态》2007,3(1):28-32
背景: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SMAS)是脊柱畸形矫形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对此并发症易发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患者的身高和体重方面。迄今为止,未见对脊柱侧凸患者的畸形严重程度、侧凸类型、侧凸纠正率与术后并发SMAS相关性的研究报告,而且所有文献中对SMAS的研究均缺乏对照组资料。本研究探讨脊柱畸形的纠正率与术后并发SMAS的相关性。我们的假设是畸形纠正率越高,术后并发SMAS的风险越大。 方法:这是一项历时5年的病例对照性研究。主要评估指标为SMAS的发生。预测变量包括患者一般资料;术前身高、体重和体重指数;脊柱畸形参数,包括弧度大小、Lenke弯度分型和畸形纠正率;手术方面包括手术入路、估计手术失血量和有无术中低血压。 结果:364例行脊柱畸形矫形手术的患者中,17例术后发生SMAS。从行脊柱畸形矫形手术但未发生SMAS的患者中随机抽取34例作为对照组。SMAS组中,8例行分期手术(对照组仅1例,P〈0.001),9例行前后路联合手术。SMAS组中,7例同时行胸廓成形术(对照组仅2例,P〈0.001)。SMAS组与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SMAS组患者身高更矮(平均为7.1cm,P=0.03),体重更轻(平均为11.5kg,P=0.001),体重指数更小(P=0.003);凸侧侧屈片上胸弯残留的度数较大[平均高12°(SMAS组为45°,对照组为33°),P=0.015],胸弯的纠正率较低(平均低11%,P=0.025),腰弯顶椎偏移更明显(88%的SMAS患者的Lenke腰弯矫正指数是B或C而不是A,而对照组为61%,P〈0.0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各可靠预测因素的优势比:分期手术次数(优势比,31.0)、腰弯矫正指数(优势比,9.06)、体重指数(优势比,7.75)和胸弯的僵硬性(优势比,6.67),可作为SMAS发生的最有价值的预测指标。 结论:术前找出并发SMAS的危险因素,并尽可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可以减少脊柱畸形矫形术后SMAS的发生。 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旦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相似文献   
998.
舌黏膜尿道成形治疗尿道狭窄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舌黏膜补片法尿道成形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采用舌黏膜尿道成形治疗尿道狭窄14例。尿道狭窄段3.5~14cm,平均6.2cm;术前耻骨上膀胱造瘘8例,余6例排尿均较为困难,最大尿流率2.5~5.5ml/s,平均3.8ml/s。结果:术后随访2~8个月,1例因伤口感染致尿道皮肤瘘,余患者均排尿通畅,最大尿流率增至22~51ml/s,平均29.6ml/s。结论:舌黏膜具有取材方便、对患者创伤小、抗感染力强等特点,是一种较好的尿道替代物,尤其适合尿道狭窄段<6cm的患者。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以兔为模型,观察比较无水乙醇和硝酸银溶液去肠黏膜的效果,为黏膜处理的试剂选择提供思路。方法:将25只白兔随机分为五组,每组5只,取20cm回肠段做隔离肠襻。五组分别以无水乙醇8min(A)、无水乙醇15min(B)、6%硝酸银8min(C)、3%硝酸银15min(D)、生理盐水8min(E)处理隔离之肠段。4周末,用葡萄糖吸收试验测定隔离肠袢吸收功能并取标本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无水乙醇和硝酸银溶液均具有去肠黏膜作用,四个处理组较对照组在形态学方面具有明显萎缩改变(P<0.01),葡萄糖吸收试验提示处理后肠段吸收功能减弱(P<0.05)。无水乙醇8min和6%硝酸银8min处理肠黏膜的效果好,对黏膜的吸收和分泌功能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水乙醇灌注8min和6%硝酸银灌注8min处理兔肠黏膜效果确切,能有效抑制吸收和分泌功能。两种方法处理后,在病理形态上未见明显差别,硝酸银在处理黏膜时与乙醇相比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痔患者术前使用结肠灌注与传统的清洁灌肠两种肠道准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32例拟手术的痔患者按单、双序号分为两组,每组216例,单序号为结肠灌注方法行肠道准备为实验组,双序号患者为传统清洁灌肠方法行肠道准备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有残留液例数及术后24h内排便例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排便平均天数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使用结肠灌注较常规清洁灌肠法能明显减少术中直肠残留液及术后24h内排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