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738篇
  免费   14148篇
  国内免费   7791篇
耳鼻咽喉   3330篇
儿科学   4501篇
妇产科学   2883篇
基础医学   9159篇
口腔科学   2956篇
临床医学   49809篇
内科学   28404篇
皮肤病学   6846篇
神经病学   9522篇
特种医学   96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87篇
外科学   19268篇
综合类   90118篇
预防医学   24946篇
眼科学   6001篇
药学   39962篇
  546篇
中国医学   37455篇
肿瘤学   5955篇
  2024年   2107篇
  2023年   7817篇
  2022年   7566篇
  2021年   8809篇
  2020年   8037篇
  2019年   7925篇
  2018年   3983篇
  2017年   6777篇
  2016年   7866篇
  2015年   8928篇
  2014年   15818篇
  2013年   15485篇
  2012年   19252篇
  2011年   20872篇
  2010年   19801篇
  2009年   19356篇
  2008年   21840篇
  2007年   19429篇
  2006年   18206篇
  2005年   18588篇
  2004年   15119篇
  2003年   14312篇
  2002年   11764篇
  2001年   10200篇
  2000年   7629篇
  1999年   5627篇
  1998年   5134篇
  1997年   4595篇
  1996年   4258篇
  1995年   3523篇
  1994年   2910篇
  1993年   1892篇
  1992年   1440篇
  1991年   1431篇
  1990年   1096篇
  1989年   1008篇
  1988年   359篇
  1987年   318篇
  1986年   244篇
  1985年   165篇
  1984年   76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8篇
  1977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91.
目的:分析小剂量磷酸肌酸钠联合甲状腺素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46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n=23)。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口服甲状腺素治疗(50μg/d,每天服用1次),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的磷酸肌酸钠给药治疗(1.0 g/次,每天2次)。经过30 d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心率(H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等生理特征的变化。同时对于2组患者血清中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乳酸脱氢酶(LDH)进行相应的生化检测。并对2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CK水平为(194.7±21.5)U/L、CK-MB水平为(20.1±6.9)U/L、LDH水平为(178±33)U/L,比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CK水平为(115.9±45.9)U/L、CK-MB水平为(11.3±6.2)U/L、LDH水平为(144±35)U/L,比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以上生化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患者的短期治疗中,使用小剂量磷酸肌酸钠联合甲状腺素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血清心肌酶水平。  相似文献   
192.
193.
194.
195.
196.
正文:黄挺主任乃杭州市名中医,杭州市中医院肿瘤科主任,浙江省中医临床骨干,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工作二十余载,诊治癌因性百合病经验丰富,对其病因病机、治法方药有独特见解,总结创拟五花汤(梅花、玫瑰花、代代花、旋覆花、佛手花)为基本方,随证灵活化裁,屡获良效。现将其运用五花汤治疗乳腺癌百合病医案 1 则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7.
198.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易导致患者心脑血管等靶器官损害。近几年,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和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应用,大量临床和基础研究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但人们对PA的发病机制依然不明确。本文将对PA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99.
200.
目的:对比解剖性肝脏体积(ALV)和功能性肝脏体积(FLV)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4月同时行增强CT和Gd-EOB-DTPA增强MRI扫描的肝硬化患者25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检测所有入组患者每个肝段的Gd-EOB-DTPA增强MRI平扫期和肝胆特异期的信号对比增强率(CER),以CT扫描的数据为基础利用MI-3DVS计算每个肝段的ALV和全肝的FLV。分析ALV和FLV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结果: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ALV呈负相关(r=-0.792,P<0.001),曲线拟合的决定系数(R2)=0.63;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FLV亦呈负相关(r=-0.911,P<0.001),曲线拟合的R2=0.80。FLV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有更显著的负相关性。结论:结合Gd-EOB-DTPA增强MRI平扫期和肝胆特异期的信号CER和ALV计算所得的FLV较ALV能更好地反映肝脏的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