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09篇 |
免费 | 157篇 |
国内免费 | 11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儿科学 | 24篇 |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93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885篇 |
内科学 | 2854篇 |
皮肤病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11篇 |
特种医学 | 8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87篇 |
综合类 | 1479篇 |
预防医学 | 192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435篇 |
10篇 | |
中国医学 | 109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106篇 |
2022年 | 125篇 |
2021年 | 128篇 |
2020年 | 84篇 |
2019年 | 70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72篇 |
2016年 | 70篇 |
2015年 | 129篇 |
2014年 | 225篇 |
2013年 | 204篇 |
2012年 | 284篇 |
2011年 | 365篇 |
2010年 | 295篇 |
2009年 | 319篇 |
2008年 | 342篇 |
2007年 | 317篇 |
2006年 | 319篇 |
2005年 | 313篇 |
2004年 | 298篇 |
2003年 | 305篇 |
2002年 | 250篇 |
2001年 | 263篇 |
2000年 | 189篇 |
1999年 | 162篇 |
1998年 | 160篇 |
1997年 | 136篇 |
1996年 | 110篇 |
1995年 | 90篇 |
1994年 | 117篇 |
1993年 | 86篇 |
1992年 | 73篇 |
1991年 | 75篇 |
1990年 | 60篇 |
1989年 | 51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经静脉心内膜起搏与血栓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静脉心内膜起搏自成功开展以来,由于方法简便、快速、起搏安全可靠,已成为最常用的永久性起搏方式.然而,随着永久性心内膜起搏术的临床广泛应用,人们发现血栓栓塞与静脉血栓形成已成为起搏器随访期间的一个比较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本文主要总结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92.
左心室导丝起搏技术不但避免了传统右心室导线起搏技术所带来的操作风险, 还可简化手术步骤、缩短手术及透视暴露时间、节省住院花费及医疗资源的消耗, 是极简化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明确体现。本文报道了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的TAVR手术1例, 术中应用左心室导丝起搏技术, 手术顺利, 效果明确。 相似文献
993.
994.
心脏起搏是治疗症状性心动过缓的最有效手段。右心室心尖是临床上首选的传统起搏部位,具有手术操作简单、位置稳定、长期起搏参数可靠及并发症少等特点。但后来证明长期右心室心尖起搏对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具有负面影响。近年来,研究者们不断对其他心室替代起搏部位进行研究,心室起搏部位经历了从右心室心尖部、右心室间隔和流出道到希氏束和左束支区域的演变,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的获益。本文对心室起搏部位的历史演变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左束支区域起搏时,V1导联r’波振幅结合阻抗变化判断电极植入的合适深度。方法:纳入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心脏结构正常、有起搏器植入指征并行左束支区域起搏的住院患者78例,收集患者基线数据、术中数据和影像学资料,以及术后3、6、9和12个月的随访情况。将起搏时V1导联r’波振幅、阻抗、电极植入深度进行线性相关性及回归分析。结果:78例患者中70例(89.7%)起搏时V1导联QRS波末端出现r’波,8例(10.3%)QRS波表现为r S、RS型或终末端无r’波。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r’波振幅与电极植入深度呈正相关(r=0.424,P<0.01),与阻抗呈负相关(r=-0.256,P=0.03);电极植入深度与阻抗无明显相关性(r=-0.132,P=0.27)。回归分析显示,电极植入深度是r’波振幅的重要影响因素(回归系数=0.056,P=0.000)。结合建立的回归模型和阻抗大小显示,V1导联r’波振幅在0.24~0.69 mV范围内,阻抗...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分析Micra AV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房室同步率,探讨术后程控优化对房室同步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Micra AV无导线起搏器植入的持续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于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分别进行程控和优化,记录房室同步率、电学参数和超声心动图等。结果 共入选68例植入Micra AV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平均年龄(68.2±9.7)岁,其中男47例(69.1%)。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Micra AV,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中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平均阈值、感知、阻抗参数稳定;术后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2);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平均房室同步率分别为(75.2%比83.8%比91.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icra AV作为心房机械感知,需要个性化来调整相关参数。术后随访程控和优化对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植入Micra AV后的房室同步起搏和舒适度体验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7.
临床实践中,对于宽QRS波、双心室电机械收缩不同步的心力衰竭患者,通过双心室起搏(BiVP)实现双心室电机械同步化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目前已被多个国际心力衰竭和起搏指南推荐。BiVP-CRT经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减少心力衰竭再入院、逆转左心室重构、降低死亡风险。然而,BiVP-CRT手术仍面临着冠状窦插管失败、无理想靶静脉、膈神经刺激、左心室电极起搏阈值高、电极脱位等技术难点。另外,多年来研究发现约30%~40%患者BiVP-CRT术后心功能无显著改善,即CRT无反应。希浦系统起搏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包括希氏束起搏(HBP)和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HBP是目前最生理性的起搏技术,但由于希氏束解剖位置特点以及起搏电极和工具的限制,HBP的临床应用很难普及。LBBAP是国内原创的生理性起搏新术式,能够克服HBP的临床应用限制,获得HBP相似的生理性起搏效果。LBBAP根据有无左束支夺获进一步分为左束支起搏(LBBP)和左室间隔部起搏(LVSP),2种起搏术式均可以纠正左束支传导阻滞,缩窄QRS波。LBBAP起搏参数稳定可靠,远期失夺获风险小,展现了...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起搏早期对内皮素-1(EF-1)及一氧化氮(NO)的变化情况,及其可能产生的机制和参与病理生理的过程。方法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适应证患者60例,按起搏比例和起搏部位分为3组,对照组术后3个月右心室起搏比例〈5%;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组,RVA起搏且术后3个月右心室起搏比例≥95%;右心室间隔部(RVS)起搏组,RVS起搏且术后3个月右心室起搏比例≥95%。分别收集各组患者术前、术后一周及术后3个月静脉血2 mL,分离出血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浆ET-1含量,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中NO的含量。结果 ET-1水平,术后1周RVA起搏组较术前升高(P〈0.05),RVA起搏组较RVS起搏组升高(P〈0.05)。②NO水平术后1周RVA起搏组较RVS起搏组升高(P〈0.05);术后3个月RVA起搏组较术前升高(P〈0.05),RVA起搏组较RVS起搏组升高(P〈0.05)。结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早期对血浆ET-1及NO水平影响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小,几乎接近于正常水平。可有效避免ET-1及NO的紊乱,减少因此而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9.
迅速发展的超声心动图已经成为心血管病学和医学影像学领域内最具前景的领域之一,深刻影响了临床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心脏生理指标、心力衰竭、冠心病和心肌病等方面日益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尤其在评估心脏生理性起搏、再 相似文献
1000.
临时心脏起搏术是为了暂时缓解严重心动过缓的危险性,保证某些患外科手术时的心脏安全,或作为安置永久起搏器前的过渡治疗而采取的临床治疗措施。股静脉穿刺操作为临床的经常性选择,较为安全,但须在X线透视下进行,术后患须卧床,不便于患的活动和转移。我科近来对3例患进行左锁骨下静脉穿刺床旁安置临时起搏器,毋须X线透视,一次成功。体会此方法安全、快捷、有效,可在临床规范采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