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3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85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05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24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375篇
内科学   42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114篇
综合类   1399篇
预防医学   388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526篇
  6篇
中国医学   342篇
肿瘤学   24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267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249篇
  2006年   270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248篇
  2003年   255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感染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首要并发症,尤其是在大剂量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的状态下,各种细菌感染的发生率及其耐药率之高已经严重影响了白血病的预后。如何选择有效的抗生素进行经验性治疗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研究通过对头孢吡肟(马斯平)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疗效观察,旨在为化疗合并感染抗生素的合理选择提供有价值的经验。  相似文献   
992.
应用形态计量法及免疫组化ABC技术,检测17例血液病自体脾组织移植后脾脏白髓的形态定量特征以及各区域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分布。结果显示.血液病脾脏白髓内牌小体及生发中心增生、面积扩大.动脉周围淋巴鞘(PALS)面积缩小;自体移植再生脾组织白髓脾小体及生发中心减少、面积缩小.红髓内淋巴细胞密度增加,以CD3、CD8增生为主。生发中心及边缘带CD20明显减少.而PALS内CD4减少、CD8增生。提示血液病自体脾组织移植后能重建脾脏的免疫结构.并能改善血液病脾脏免疫功能亢进及淋巴细胞的异常分布。  相似文献   
993.
Sweet综合征和血液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weet综合征(SS)又名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粒细胞性皮病,由Robert Sweet医生在1964年首先报道。本病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为特发性或与肿瘤、自身免疫病、感染、妊娠、药物等有关,约10~20%的Sweet综合征患者合并潜在的恶性疾病,这些恶性疾病中85%为血液病,最常见的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本文就Sweet综合征和血液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4.
血液病教学是医学院校临床教学中内科学教学的一部分。血液病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一类疾病,一般的人群对血液病都没有特殊的印象,正在学习的医学本科生也是如此。另外血液病在临床上发病率较低,具有较强的专科性,一般的内科医生很难深入,易造成误诊和漏诊。在校的学生学习起来难度更大。过去的血液病教学,一直沿用大课时板书教学,  相似文献   
995.
血液成分分离术是治疗血液病、免疫性疾病及其他一些疾病的重要方法。分离术包括分离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和血浆置换。病人在术中必须经过血液体外循环 ,可能会发生低血压、电解质紊乱、抽搐、心律失常、心衰甚至猝死 ,另外白血病等恶性肿瘤患者 ,由于本身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障碍 ,分离术后仍有可能发生出血倾向 ,甚至颅内出血。因此做好这类病人的护理 ,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保障治疗成功尤为重要。1 临床资料我科 2 0 0 0~ 2 0 0 2年 3月进行血液成分分离患者 3 5例 ,男 2 0例 ,女 1 5例 ,年龄 1 5~ 82岁 ,平均 49岁 ,住院患者 3 …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乳酸脱氢酶(LDH)在临床诊断及治疗方面的意义。方法:对346例良、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LDH测定结果可作为某些良性血液病与恶性血液病鉴别参考指标;也可为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有效率、病情复发指标及预后参考指标。结论:LDH测定对血液病在临床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IFD)住院患者两性霉素B的临床用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21年1—12月血液病科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罹患恶性血液病合并IFD并使用两性霉素B治疗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人口学特征、影像学检查、真菌实验室检查、两性霉素B药品的用法用量等资料。结果 共纳入131例患者,其中临床诊断26例(19.85%),拟诊52例(39.69%),未确定53例(40.46%)。28.57%(34/119)患者(1,3)-β-D葡聚糖试验阳性,13.45%(16/119)半乳甘露聚糖试验阳性,44.64%(50/112)患者真菌培养阳性。共培养64株真菌,以念珠菌属居多(55株)。两性霉素B用法用量情况:111例(84.73%)患者使用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d-AmB),61例(46.56%)患者以静脉滴注途径给药,13例(9.92%)患者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55例(41.98%)患者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作为治疗前用药。109例(83.21%)患者采用抗真菌联合用药方案,以d-AmB联合...  相似文献   
998.
耿玮 《智慧健康》2022,(8):14-16
目的 研究探讨骨髓涂片联合血小板参数在血液病临床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血液病患者116例和同期住院的排除血液疾病的感染患者11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血液病患者列为观察组,感染患者列为对照组,所有人员进行骨髓涂片联合血小板参数检查,统计分析两组人员的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中的PLT、PCT、MPV以及PDW指标明显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骨髓涂片结果具有差异;观察组患者的骨髓涂片联合血小板参数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更佳,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髓涂片联合血小板参数在血液病临床检测中的运用效果十分显著,骨髓涂片和血小板各参数结果相结合进行验证,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为患者后期治疗提供治疗依据,具备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分析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2年5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的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发生血流感染30 d内的治疗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患者的病原学特征及预后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185例患者,基础疾病以急性白血病为主(125例,67.6%)。共分离197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109株(55.3%),其中大肠埃希菌55株(27.9%);革兰阳性菌86株(43.7%),其中人葡萄球菌24株(12.2%);真菌2株(1.0%)。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BSLs)菌株28株(50.9%);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BSLs菌株2株(10.0%);耐甲氧西林的人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70.8%、71.4%、36.4%。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70岁、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7 d、未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合并心功能不全、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感染性休克、肺部感染患者的30天病死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7 d[OR=3.306,95%CI(1.224~8.927)]、合并心功能不全[OR=6.291,95%CI(1.930~20.508)]、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OR=8.419,95%CI(2.198~32.241)]、感染性休克[OR=22.150,95%CI(3.639~134.806)]均为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患者30天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人葡萄球菌为主。影响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较多,缩短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改善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积极控制感染性休克是减少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患者30天内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范成太 《临床医药实践》2007,16(10):977-979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 I)的结果。方法:选择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2006年2月-2007年5月收治的恶性血液病合并IF I患者20例,采用常规剂量的伏立康唑序贯治疗。结果:20例IF I患者总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1.1%和83.3%。结论: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者应用伏立康唑治疗有效,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