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56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44篇
预防医学   87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28篇
  1篇
中国医学   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王青云 《四川医学》2000,21(11):1022-1022
我院自 1993年以来 ,应用纤维十二指肠镜治疗胆道蛔虫病 18例 ,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8例 ,男 4例 ,女 14例。年龄 7~ 62岁。全部病例为右上腹阵发性钻顶样剧烈绞痛。均经 B超明确诊断。其中蛔虫不全进入胆道 3例 ,完全进入胆道 15例。发病至取虫时间 ,<2 4小时 6例 ,2 4~ 72小时 8例 ,72小时~ 1周 3例 ,>1周 1例。1.2 取虫方法 :应用日本产 Olympus JF- IT2 0型纤维十二指肠镜、内镜活检钳、SD- 8P内镜电热圈套器等附件。术前准备同 ERCP,其中 1例 7岁患儿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取虫方法有钳…  相似文献   
12.
胆道蛔虫病是肠蛔虫病的并发病,是由蛔虫钻入胆道而引起。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患者常以剧烈地阵发性腹痛、恶心呕吐伴发热恶寒而就诊。笔者近几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50例,疗效甚佳,现总结如下:亚临床资料本组共50例,均为门诊观察室病人,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15岁以下者15例,16~35岁者30例,36~45岁者5例;发病后第1天就诊者10例,第2天就诊者20例,第3天就诊者15例,第4天就诊者5例;平均发病25天,初次发病35例,反复发作者15例。2治疗方法2.l中药治疗用马梅丸加减;马梅15g川椒159予姜10g附片6g桂枝6g细辛3g黄连…  相似文献   
13.
连世海,男,1925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县斥山公社初家齐山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9年参加革命,1947年8月入党,1996年12月离职休养,享受厅局级政治、生活待遇。2013年5月16日病逝于济南,享年88岁。连世海同志14岁参加八路军,经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参加了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和济南战役,1948年8月随中国人民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吊顶灯辅助下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眼弓蛔虫病(OT)的疗效,并分析术后并发 症。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2014年12月至2019年2月在徐州市立医院眼科确诊为OT的 患者27例(27眼)。所有患者经过1~2个月的全身或局部皮质类固醇治疗后接受了25G微创玻璃体 切割手术,避开周边病灶区放置灌注管和吊顶灯,切除玻璃体及牵拉条索,根据术中视网膜情况予 激光光凝、气液交换、玻璃体腔填充空气或C3F8或硅油,部分联合晶状体摘除、环扎术。分析患者 的临床特征、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照相检查、治疗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等,计算术后随访 期内葡萄膜炎复发率和一次性视网膜解剖复位率。对手术前与末次随访最佳矫正视力(BCVA)进行 t检验分析。结果:27例患者中周边部肉芽肿型11眼,后极部肉芽肿型11眼,眼内炎型5眼。伴视网 膜前膜(ERM)23眼;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TRD)13眼,其中TRD合并ERM 11眼,单纯TRD 2眼。 术后随访6~44(17.6±11.0)个月。术后早期低眼压4眼(15%),高眼压1眼(4%)。伴TRD的13眼中 11眼经一次手术即实现解剖复位,一次性视网膜复位率为85%;伴ERM的23眼中术后复发2眼(9%); 术后视网膜脱离2眼(7%),术后并发白内障3眼(11%)。27眼中有4眼(15%)于术后1~5个月炎症复发, 其中1眼经再次手术后炎症消退,另外3眼予全身及局部皮质类固醇治疗2个月内炎症得到控制。术 前及术后末次随访BCVA(logMAR)分别为1.46±0.66、1.13±0.66,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9,P<0.001)。结论:吊顶灯辅助下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眼弓蛔虫病 可有效控制葡萄膜炎症,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正患者女,59岁,农民。因发作性右上腹痛,高热1周于2013年3月20日入院。查体:T 39.7℃,腹软,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Murphy征阴性,肠鸣音正常。血白细胞16.9×109/L(参考范围:4.0×109/L~10.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5%(参考范围:40%~74%),嗜酸粒细胞百分比7%(参考范围:0.5%~6%);大便常规及潜血阴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1例多种寄生虫感染导致重度贫血的病例。患者因头昏、乏力、大汗淋漓入院,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计数0.76×1012/L,血红蛋白15.0 g/L,红细胞比容0.0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19.7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234 g/L,予输血、补液治疗,患者症状缓解即返回。后因头昏、乏力加重再次入院,粪便常规检查发现钩虫、蛔虫及鞭虫虫卵,内镜检查见钩虫活体寄生。结合患者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史、实验室及病原学检测结果,诊断为寄生虫感染引起的下消化道出血。经药物驱虫治疗及相应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7.
乌梅丸治疗胆道蛔虫症2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华  李颖 《工企医刊》2006,19(1):38-39
古之乌梅丸是张仲景专治蛔厥而设的方剂。近年来笔者参与李振贤诊治应用乌梅丸作为汤剂加槟榔、使君子、榧子、苦橡皮、木香,治疗胆道蛔虫病26例;效果明显。 1 临床资料 1.1 26例患者中,男11例,女15例,其中7~14岁7例,11 岁~15岁4例,16岁~20岁5例,20岁以上9例。病程1天者14例,2天者8例,3天者4例。  相似文献   
18.
李刚 《食品与健康》2008,(11):41-41
中医认为,南瓜味甘性温。能够补中益气、化痰排脓、润肺平喘、生津止渴、驱虫安胃,主治脾虚气弱、肺痈咯脓、咳嗽气喘,消渴以及蛔虫病、绦虫病等。但多食有滞气生湿之弊,故脾虚而湿阻气滞、痞闷胀满、苔腻者不宜食用。下面就向您介绍几则南瓜的食疗药膳。  相似文献   
19.
张兵 《广西医学》2005,27(3):430-430
1 临床资料患儿 ,男 ,8岁 ,因皮肤反复出现紫癜伴腹痛 10个月入院。10个月前开始无明显诱因皮肤出现紫癜 ,以四肢为主 ,分批出现 ,伴脐周阵发性疼痛 ,曾到多家医院就诊 ,均诊断为过敏性紫癜 ,予地塞米松等抗过敏治疗 ,病情缓解。否认有药物和食物过敏史。查体见 :四肢皮肤密布紫癜 ,大小不等。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腹平软 ,脐周压痛 ,无反跳痛 ,未扪及包块 ,肠鸣音活跃 ,血常规 :RBC 4 0× 10 12 /L ,Hb 12 0g/L ,WBC 7 8× 10 9/L ,N 0 6 4 ,L 0 2 6 ,E 0 10。大便常规 :蛔虫卵 (++)。诊断过敏性紫癜。考虑是由于肠道…  相似文献   
20.
消化道钩虫蛔虫病患者HP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158例钩虫蛔虫感染患者的胃镜检查,探讨钩虫蛔虫感染患者出现上消化道症状的疾病种类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关系。方法对有上消化道症状、经胃镜确诊为钩虫蛔虫感染的158例患者,同时在胃镜下钳取胃黏膜进行快速尿素酶实验及病理检查,所得结果与同期随机选取接受同样检查的非钩蛔虫或感染者158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HP阳性者94例(59.49%,94/158),对照组HP阳性者52例(32.91%,52/158)。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实验组HP检出率高于对照组(Х^2=22.45866,P〈0.01);实验组内钩虫感染者HP阳性68例(64.76%,68/105),阴性37例(35.83%37/105),蛔虫感染者HP阳性26例(49.05%,26/53),阴性27例(50.94%,27/5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HP感染无显著性差异(Х^2-3.6050,P〉0.05)。结论肠道钩虫或蛔虫感染者与HP感染存在共存关联性,其出现消化道症状和合并上消化道疾病可能与合并HP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