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114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105篇
临床医学   96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184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5篇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目的探讨安氏Ⅰ类错畸形拔牙矫治前后舌骨位置的变化。方法选取青少年骨性安氏Ⅰ类牙列拥挤或双牙弓前突患者19例,拔除4颗第一双尖牙,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疗程22~27个月。将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舌骨垂直及水平位置相关指标的测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安氏Ⅰ类错畸形拔牙矫治前后舌骨水平向位置及舌骨垂直向位置的测量指标均增大,多数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安氏Ⅰ类错畸形经过两年的拔牙矫治后舌骨位置趋于较后下位。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SMI)对慢性间歇性缺氧大鼠胸骨舌骨肌收缩性能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单纯随机抽样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慢性间歇性缺氧组(B组)和参麦药物干预组(C组),对B、C组大鼠间歇缺氧(8h/d,5周)以模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慢性间歇性缺氧的特征。采用电刺激法测定等长收缩胸骨舌骨肌肌条在不同刺激频率下收缩性能的变化。结果(1)B组大鼠胸骨舌骨肌在10~100Hz的电刺激频率下的肌张力分别为(19.5±4.7)、(23.8±4.7)、(33.0±5.1)、(45.1±5.9)、(54.2±7.0)、(66.1±9.1)、(74.2±9.1)、(79.7±9.0)、(82.0±8.4)、(80.7±11.8)g/cm2,与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肌张力分别为(23.2±5.6)、(26.2±5.0)、(35.1±5.4)、(46.0±8.5)、(57.0±9.9)、(69.9±9.7)、(79.2±9.5)、(85.7±7.6)、(87.9±7.9)、(86.6±12.4)g/cm2,P均>0.05];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0.5±2.3)、(40.0±5.4)、(56.2±7.6)、(72.2±6.4)、(82.0±5.5)、(92.4±4.6)、(98.1±4.0)、(99.2±7.4)、(101.8±3.9)、(102.2±4.0)g/cm2,P均<0.05]。(2)在诱导疲劳试验中,B组大鼠胸骨舌骨肌1~5min张力百分比分别为(75.6±8.5)%、(41.6±7.3)%、(29.0±2.7)%、(20.4±2.9)%、(18.5±2.5)%,与A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7.9±5.7)%、(72.1±11.5)%、(55.6±9.6)%、(39.7±10.7)%、(33.2±10.2)%,P均<0.05],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7.9±4.4)%、(67.9±14.1)%、(48.4±9.9)%、(38.2±7.0)%、(33.8±9.3)%,P均<0.05]。结论慢性间歇性缺氧能够增加上气道肌的疲劳,SMI具有显著增强上气道肌收缩力和抵抗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63.
牛传贵 《山东医药》2004,44(30):78-78
患者男.60岁,于2004年2月25日因精神病刎颈自杀,由他人急送本院。查体:T37.8C.P96次/分,R24次/分,Bp90/70mmHg。精神萎靡,贫血貌,舌骨下方皮肤、肌层、筋膜全层不规则裂开,约10cm,深达咽腔、喉腔,甲状软骨自中部纵行全层裂开,右侧甲状软骨板缺失,左侧甲状软骨板凹凸不平,中下部横行裂开,环状软骨完整,会厌软骨游离缘完整,根部断裂,喉腔右侧多处裂伤,右侧声带、喉室、室带标志不清,  相似文献   
64.
目的 通过对甲状腺上动脉、喉上神经、舌动脉、舌下神经与舌骨大角尖部进行解剖学测量,为经咽后间隙入路行上颈椎显露寻找相对安全显露区域. 方法 17具(33侧)10%福尔马林固定的灌注红色乳胶成人头颈部标本,以舌骨大角尖部(THB)为解剖学参照标志,观察并测量甲状腺上动脉、喉上神经、舌动脉、舌下神经与舌骨大角尖部的距离及相对关系. 结果 距舌骨大角尖部后下方0.907±0.131 cm以内,舌骨大角尖部下方1.196±0.283 cm以上,特别是上述两点连线的内上方区域,是避免甲状腺上动脉、喉上动脉损伤的相对安全范围;距舌骨大角尖部后下方0.627±0.283 cm处的内上方区域,是避免喉上神经损伤的相对安全范围;舌骨大角尖部内上方0.864±0.268 cm处后下方的区域是避免舌动脉损伤的相对安全显露范围;舌骨大角尖部内上方1.426±0.263 cm处后下方区域是避免舌下神经损伤的相对安全范围. 结论 舌骨大角尖部(THB)后下方0.627±0.283 cm处内上方向,THB前内上方0.864±0.268 cm后下方之间的区域是咽后间隙入路行上颈椎显露的相对安全区域.  相似文献   
65.
喉癌甲状软骨窗式切除带蒂肌瓣修复喉腔术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进一步提高中晚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3例声门型喉鳞状细胞癌实施喉癌甲状软骨窗式切除带蒂肌瓣修复喉腔术临床资料,其中,T2N036例,T2N13例,T3N012例,T3N12例。临床分期,Ⅱ期36例,Ⅲ期17例。使用电刀结合电锯行喉腔肿瘤、甲状软骨窗式切除术,把制备的肌瓣通过开窗口修复喉腔。单蒂肌瓣修复:胸骨舌骨肌26例,带舌骨、胸骨舌骨肌9例,肩胛舌骨肌5例,双侧肩胛舌骨肌修复喉腔8例。双蒂肌膜肌瓣修复:胸骨舌骨肌4例。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及肿瘤复发趋势。结果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9%和84.2%,肿瘤复发5例(T2N03例,T3N01例,T3N01例),肿瘤复发率为11.0%。拔管率为96.2%(51/53),拔管时间为2~4周。发音成功率为100%。结论采用喉癌甲状软骨窗式切除带蒂肌瓣修复喉腔术,基本保留了喉腔的生理形态,修复组织稳定,有利于发音,提高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药物封闭治疗舌骨大角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29例舌骨大角综合征的患者行舌骨大角药物封闭注射,分别行1次、2次、3次、4次和5次注射,每次间隔3天。结果封闭注射后,大多数患者症状如自发痛、吞咽痛、触压痛和转头痛消失,个别患者触压痛未消失。结论药物封闭治疗舌骨大角综合征有效。  相似文献   
67.
本组患者19例,其中男13例、女6例,年龄2~60岁。致伤原因:火焰烧伤10例,热液烫伤1例,硫酸烧伤2例,热排气筒烫伤1例,颈部瘢痕5例。颈部均为Ⅲ度烧伤创面,面积1%~2%TBSA,见图1。移植部位供皮区为侧胸壁、腹部、大腿。图1颈部瘢痕手术前手术方法: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取平卧位,颈部后仰  相似文献   
68.
会厌在外伤性喉气管狭窄整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会厌在外伤性喉气管狭窄整复中的应用及术后疗效。方法1988年1月~2002年2月,收治外伤性喉气管狭窄42例,其中喉狭窄33例,喉气管狭窄9例。年龄9~48岁,平均28.2岁。病程1~26个月,平均10.2个月。均采用手术治疗,方法:①会厌下移 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整复术;②会厌下移 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 胸锁乳突肌锁骨膜瓣整复术。结果术后37例10~75d拔除气管套管,拔管率为88.1%,5例戴管,占22.9%;42例均于术后9~24d拔除胃管,其中5例轻度误吸,经练习后1周内均恢复正常进食;25例放置扩张子,拔除时间为9~19d;42例中5例术后2~5个月有肉芽组织生长,经支撑喉镜下激光治疗1~3次治愈;术后均获1年~3年4个月随访,37例拔管者喉功能完全恢复,5例戴管者部分恢复喉功能。结论会厌用于整复喉气管狭窄,具有取材简便、抗感染能力强、成活率高及结构稳定等优点,与双肌蒂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联合应用能修复较大范围的缺损。胸锁乳突肌锁骨膜瓣其骨膜面光滑而致密,不易发生萎缩,是修复气管壁缺损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69.
采用悬雍垂腭咽成形、颏舌肌前移、百骨悬吊联合手术,治疗咽帆间隙气管狭窄伴舌骨下降、舌根后坠咽后间隙气管狭窄致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2例。术后观察入睡时鼾声较小,无呼吸暂停,血氧饱和度90%以上。经4个月~1年观察疗效好,能从事正常工作、学习、生活。文中介绍了手术方法,并就其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0.
欧联  李艳华  何进安  苏红 《广西医学》2004,26(9):1301-1303
目的研究肥胖型非AngleⅢ类错牙合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舌骨位置与颅面特征的关系.方法20名轻、中度OSAS患者,OSAS诊断标准为10次/小时<AHI≤50次/小时,面型标准ANB角>1°,体重指数BMI>25.每住患者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及多导睡眠仪检测并进行27个项目的头影测量,使用SPSS软件包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及相关分析.结果在垂直方向上(H-PP)与联合变量、下切牙凸度(L1-NB)相关;在矢状方向上舌骨位置(H-RGN)与Y轴角、ODI值相关.结论OSAS病人的舌骨位置与面型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