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4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71篇
耳鼻咽喉   5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92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739篇
内科学   74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164篇
外科学   291篇
综合类   1191篇
预防医学   580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512篇
  12篇
中国医学   435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330篇
  2013年   336篇
  2012年   423篇
  2011年   448篇
  2010年   393篇
  2009年   327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观察臭氧介入+射频消融术配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臭氧介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7 d及3个月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臭氧介入+射频消融术配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分析阴道炎患者应用双唑泰泡腾片、制霉菌素联合阴道臭氧灌洗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阴道炎患者70例,随机均分为2组(n=35).对照组给予常规阴道臭氧灌洗治疗方案;干预组给予联合治疗方案,即在阴道臭氧灌洗治疗的同时联合双唑泰泡腾片及制霉菌素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估观察,比较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唑泰泡腾片、制霉菌素联合阴道臭氧灌洗治疗方案对于阴道炎患者而言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3.
彭杰  黄峰 《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07-208
目的观察关节灌洗联合臭氧注射对膝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 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得宝松溶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另加用臭氧注射以及生理盐水灌洗关节腔。记录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和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灌洗加用臭氧注射对于膝关节炎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缓解关节疼痛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究臭氧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龙岩市第一医院2012—2013年收治的15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病毒和神经营养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臭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3、4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4周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38例,好转24例,减轻1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82.7%;对照组治愈17例,好转21例,减轻3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50.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臭氧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效果显著,可起到抗炎、镇痛、神经传导阻滞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臭氧注射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_2012年12月医院收治的臀上皮神经卡压症患者113例,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6例与观察组57例。对照组采用单纯2%利多卡因2ml ﹢曲安奈德20mg ﹢甲钴胺0,5mg ﹢0,9%氯化钠溶液混合液于臀上皮神经入臀处的压痛点行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臭氧注射,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臭氧注射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症简便易行且安全可靠,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臭氧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最合适的臭氧浓度。方法选择1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均分为A、B、C 3组各60例,分别予以A、B、C组20μg/ml、30μg/ml和40μg/ml的医用臭氧20ml和玻璃酸钠2ml膝关节腔内注射,每周1次,连续5周,比较不同浓度臭氧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的变化情况、疗效。结果 B组治疗后VAS评分较A、C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A、C组的85.0%、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30μg/ml的臭氧联合玻璃酸钠治疗中老年骨性关节炎效果优于20μg/ml和30μg/ml的臭氧联合玻璃酸钠,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探讨臭氧雾化消毒技术联合克霉唑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5月我中心新诊断霉菌性阴道炎患者186例,按随机抽样方法 1∶1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对照组给予克霉唑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臭氧雾化消毒技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显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克霉唑栓治疗相比,在此基础上联用臭氧雾化消毒技术能改善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且对安全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9.
【摘要】 目的 探讨医用臭氧是否通过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调控上皮-间质细胞转化(EMT)相关蛋白表达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迁移。 方法 选用人宫颈癌Hela细胞,分别设空白组、N-乙酰-L-半胱氨酸(NAC)处理组、NAC和臭氧共处理组、臭氧组。细胞在臭氧处理前以60 mmol/mL NAC溶液预处理20 min,随后将细胞悬液与等体积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臭氧混合15 min。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细胞集落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二氯二乙酸酯(DCFH-DA)探针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OS)水平。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验检测臭氧处理后Hela细胞迁移能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F-κB和EMT相关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臭氧处理后Hela细胞增殖能力下降,臭氧EC50为10 mg/mL,同时其迁移能力也下降。臭氧处理后,Hela细胞NF-κB和κB抑制性蛋白激酶(IKK)α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均降低,同时EMT相关波形蛋白(vimentin)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水平降低,而NAC预处理可逆转臭氧的作用。 结论 医用臭氧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下调vimentin、β-catenin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迁移,ROS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表明医用臭氧有望成为宫颈癌新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单次椎间孔注射臭氧在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脱髓鞘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中对背根神经髓鞘相关糖蛋白(myeline-associated glycoprotein,MAG)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小鼠鞘内注射1 nmol LPA进行神经病理性疼痛造模,造模后24 h将小鼠随机分为:人造脑脊液[LPA+aCSF(artificial cerebralspinal fluid)]组和臭氧(LPA+O3)组。同节段椎间孔分别单次注射aCSF或臭氧。在注射LPA前(t0)、注射臭氧或aCSF前(t1)、注射臭氧或aCSF后24 h(t2)、3天(t3)、7天(t4)、14天(t5)时进行疼痛行为学检测(每组8只,共48只),并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在不同时间点(t0-t4)检测背根神经髓鞘蛋白MAG及TNF-α的表达变化(每组3只,共30只)。结果:①与人造脑脊液组对比,臭氧注射后24 h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显著上升,维持到第7天;②与人工脑脊液组对比,臭氧注射后24 h TNF-α表达显著下降,3天时最低,并维持到第7天;③与人工脑脊液组对比,臭氧组注射后24 h和3天MAG的蛋白定量表达稳定,无进一步降解,仅在第7天时稍下降。结论:在溶血磷脂酸脱髓鞘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单次椎间孔注射臭氧通过抑制炎症因子释放以及维持MAG稳定性可以明显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