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85篇
  免费   1117篇
  国内免费   1032篇
耳鼻咽喉   376篇
儿科学   400篇
妇产科学   43篇
基础医学   608篇
口腔科学   67篇
临床医学   5351篇
内科学   4231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1285篇
特种医学   20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篇
外科学   5140篇
综合类   10169篇
预防医学   1498篇
眼科学   172篇
药学   3334篇
  79篇
中国医学   1604篇
肿瘤学   354篇
  2024年   184篇
  2023年   764篇
  2022年   718篇
  2021年   775篇
  2020年   803篇
  2019年   723篇
  2018年   356篇
  2017年   593篇
  2016年   768篇
  2015年   872篇
  2014年   1593篇
  2013年   1574篇
  2012年   2035篇
  2011年   2203篇
  2010年   1943篇
  2009年   1942篇
  2008年   2215篇
  2007年   2058篇
  2006年   1912篇
  2005年   1966篇
  2004年   1681篇
  2003年   1516篇
  2002年   1207篇
  2001年   1067篇
  2000年   876篇
  1999年   702篇
  1998年   686篇
  1997年   624篇
  1996年   537篇
  1995年   460篇
  1994年   351篇
  1993年   297篇
  1992年   220篇
  1991年   200篇
  1990年   153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双极等离子尿道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附6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等离子体尿道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柱状电极汽化治疗尿道狭窄62例。均为男性,年龄17—77岁。病程6个月-45年,狭窄长度0.2—3cm,术前在尿道镜下将导丝经尿道狭窄段置入膀胱,沿导丝行放射状多点切开入膀胱。结果 本组62例中3例改行耻骨上膀胱切开联合腔内切开。2例出现尿外渗,行阴囊切开引流。其余均腔内手术1次成功。尿道可顺利置入F18-22导尿管。置管2—4周,拔尿管后均排尿通畅,定期行尿道扩张并随访。结论 双极等离子尿道内切开是治疗尿道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2.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69岁.因腰腿疼痛3岁,加重伴双下肢瘫痪10余天入院.查体:腰椎向左凸,双下肢肌肉萎缩,肌力3级,腹股沟以下皮肤感觉减退,肛门括约肌反射减退,术前X线片(图1)示腰椎骨质增生并曲度异常,腰椎向右侧弯,腰椎移行椎体.CT(图2)检查示:L3椎管内圆形骨性密度灶并腰椎管狭窄,L2-3,L3-4,L4-5椎间盘膨出.  相似文献   
83.
目的 动态观察不悬吊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疗效,评价其效果.方法 按照颈椎病脊髓功能状态评定40分法和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脊髓损伤的神经和功能分类标准对脊髓型颈椎病和外伤性四肢不全瘫手术前后临床结果评分对照;对椎管矢状径和颈椎稳定性进行放射学随访测量.结果 颈椎病术前平均分为21分,术后33分;外伤性四肢不全瘫进步1~2级;椎管矢状径增加4~5 mm,除术前自身存在不稳征外,影像学检查未发现畸形或不稳征,1例因明显颈部外伤发生关门外,未见关门发生.扩大椎管少数轻度塌陷,但不影响疗效.结论 不悬吊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技术上简便、安全,并发症少,适用于各种病例,甚至老年人.  相似文献   
84.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5):F0002-F0002
神经内科开展了全脑血管造影、颈动脉狭窄的支架置入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超早期溶栓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的栓塞治疗,成功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85.
86.
1994~2002年,我们对137例食管、贲门狭窄患者行胃镜下扩张术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7.
梁文青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1):1971-1973
目的:探讨小儿[胃窦或幽门口(幽门管)溃疡形成]幽门狭窄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胃窦或幽门口(幽门管)溃疡形成幽门狭窄惠儿的临床表现、钡餐检查、内镜检查、病理检查的特点及其治疗和预后。结果:以反复呕吐为首发表现的患儿有20例,占91%,可伴食欲减退、腹痛、腹胀、排黑便、面色苍黄、消瘦、腹部包块等。合并不同程度的贫血、体内代谢性紊乱(代谢性碱中毒、低钠、低氯、低钾),钡餐和胃镜检查可见幽门前区溃疡伴不完全性梗阻。结论:小儿胃窦或幽门口(幽门管)溃疡形成幽门狭窄的首发表现为呕吐,钡餐和胃镜检查是确诊幽门前区溃疡伴不完全性梗阻(形成幽门狭窄)的主要手段.治疗方面以制酸(洛赛克)、麦滋林保护黏膜及对症处理(止血、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纠正贫血、静脉加强营养支持治疗)为主,对于狭窄较严重者可予三级球囊幽门扩张术治疗  相似文献   
88.
肝移植术后并发胆道狭窄和胆泥淤积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和胆泥淤积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对39例肝移植术后并发胆道狭窄和胆泥淤积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T型管胆道造影、CT和MRI检查诊断胆道狭窄伴胆泥形成39例,38例介入治疗后胆道梗阻症状明显缓解;1例介入治疗后胆道梗阻症状未明显改善,后行外科胆管修补术。结论:T型管胆道造影或直接经皮胆道造影对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和胆泥淤积诊断特异性及敏感性最高,放射介入和内镜介入技术对其均发挥重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9.
Dewey  M  Hatom  B  孙子燕 《放射学实践》2007,22(8):843-843
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多层CT扫描观察冠状动脉,室间分辨率高(体素小至0.5mm×0.35mm×0.35mm),扫描时间短。MRI研究集中在无创检测冠状动脉狭窄,无辐射检测冠心病,但目前仍不及多层CT。本文回顾了CT冠状动脉成像从4层到16层及64层的发展历史,发展的关键体现在图像质量的提高,这得益  相似文献   
90.
肾血管疾病是所有终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renal d is-ease,ESRD)中进展最快的一类疾病,约有10%~40%的患者继发难治性高血压并最终发展至尿毒症[1]。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RAS)是肾血管疾病最常见的一种。研究发现肾血管狭窄程度≥75%,常会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