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562篇
  免费   5792篇
  国内免费   4436篇
耳鼻咽喉   336篇
儿科学   598篇
妇产科学   152篇
基础医学   5614篇
口腔科学   1624篇
临床医学   25875篇
内科学   4655篇
皮肤病学   97篇
神经病学   895篇
特种医学   77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47篇
外科学   42241篇
综合类   60186篇
预防医学   8885篇
眼科学   460篇
药学   22788篇
  459篇
中国医学   23532篇
肿瘤学   1611篇
  2024年   1005篇
  2023年   3643篇
  2022年   3219篇
  2021年   4358篇
  2020年   5074篇
  2019年   4739篇
  2018年   1900篇
  2017年   4288篇
  2016年   4980篇
  2015年   5905篇
  2014年   10973篇
  2013年   11103篇
  2012年   13360篇
  2011年   14541篇
  2010年   13405篇
  2009年   12566篇
  2008年   11998篇
  2007年   11002篇
  2006年   9749篇
  2005年   9358篇
  2004年   8227篇
  2003年   7330篇
  2002年   6027篇
  2001年   5436篇
  2000年   4499篇
  1999年   3698篇
  1998年   3038篇
  1997年   2637篇
  1996年   2306篇
  1995年   1904篇
  1994年   1492篇
  1993年   981篇
  1992年   768篇
  1991年   676篇
  1990年   567篇
  1989年   614篇
  1988年   118篇
  1987年   108篇
  1986年   82篇
  1985年   62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41.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2011年2月~2014年8月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及3个月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抗骨质疏松治疗后的骨密度及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7.0±0.9)d比(10.1±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3个月L2~4椎体骨密度分别为(0.80±0.11)、(0.64±0.04)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优15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对照组:优10例、良10例、可4例、差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临床效果好,住院时间短,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2.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三椎体内固定对脊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椎体与神经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8例脊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其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组)29例和观察组(椎弓根螺钉三椎体内固定组)29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手术前与手术后不同时间的伤椎恢复指标与血清神经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后不同时间的伤椎恢复指标中的后凸Cobb角、椎体平移率、椎体高度丢失率与血清神经功能相关指标中的BDNF、NSE、NGF及S100B均显著好于同期的对照组指标,并且明显好于其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三椎体内固定可更为有效地恢复脊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椎体参数,并且更有助于神经功能状态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3.
[目的]探讨术前精准测量在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中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9月~2018年6月粗隆间骨折患者39例的临床随访资料,按是否采用术前测量分为测量组17例和对照组22例,比较两组间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螺钉尖顶距、Harri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测量组术中透视次数(15.06±2.84)次与对照组(21.86±2.51)次,手术时间(62.00±4.80) min与对照组(70.36±4.71)min、术中出血量(107.06±29.10) ml与对照组(128.18±30.81) m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螺钉尖顶距测量组(24.82±3.93) mm和对照组(22.95±6.78) mm、术后3个月的Harris评分测量组(77.35±10.80)分和对照组(76.64±9.97)分、两组术后并发症例数相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精准测量应用于PFNA中,可以减少手术次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在安全性方面与常规手术相同。  相似文献   
144.
145.
146.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随着年龄的增加,骨质疏松症、骨折的患病率也随之增加,老年骨折逐渐成为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社会性问题。本文回顾性调查了367例老年骨折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包括入院时血清白蛋白值、发生术后感染人数、住院期间死亡人数、骨折半年后死亡人数,以探讨老年骨折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7.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重建在腰椎峡部裂(L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8月至2018年8月经MSCT诊断为LS患者120例,分别应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技术对图像进行重建处理。综合对比MPR、MIP、VR图像。结果 120例患者中共检出LS 227处,滑脱73例;MPR图像、MIP图像对LS检出率高于VR图像(P<0.05)。MPR图像可清楚显示LS情况及椎体滑脱程度;MIP图像也可显示LS情况,但对周围软组织观察效果不佳;VR图像可立体观察峡部结构,但对较小裂隙显示较差。结论MSCT重建技术可全方位评估LS情况,推荐MPR作为临床首选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148.
149.
目的研究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对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郸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109例,按治疗方式分为闭合组(54例)和小切口组(55例)。予以闭合组闭合复位固定治疗,予以小切口组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治疗。比较两组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并发症、肘关节活动度(伸展度、屈曲度)及生活质量(QLSCA评分)。结果小切口组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于闭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伸展度、屈曲度、QLSCA评分高于闭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小切口组并发症发生率[1.82%(1/55)]与闭合组[11.11%(6/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固定可显著改善患者肘关节功能,提高肘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0.
目的观察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术中上关节突磨除程度对患者术后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6-2016-06,于我院接受TESSYS手术的339例LDH患者,术后均行腰椎CT及三维重建,根据上关节突磨除程度将之分为三组:少量磨削组278例,中量磨削组49例,大量磨削组12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年以上,对比三组的临床疗效和腰椎不稳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后3个月、1年和2年,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JOA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但中度和重度磨除组术后2年VAS评分1年3个月,术后2年的JOA评分1年3个月(P0.05)。此外,术后1、2年,大量磨削组的VAS评分中量磨削组少量磨削组,大量磨削组的JOA评分中量磨削组少量磨削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磨削组的总有效率(92.1%)中量磨削组(75.5%)少量磨削组(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不稳发生率相比,大量磨削组(66.7%)中量磨削组(34.7%)少量磨削组(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ESSYS手术中进行椎间孔成形操作时,对上关节突进行轻度磨削不会对其预后造成明显影响,但随着磨削程度的增加,患者术后腰椎稳定性会逐渐下降,对其疗效也存在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