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6篇
  免费   239篇
  国内免费   298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53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171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618篇
内科学   106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91篇
综合类   1568篇
预防医学   366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693篇
  9篇
中国医学   925篇
肿瘤学   191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361篇
  2011年   405篇
  2010年   385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469篇
  2007年   445篇
  2006年   435篇
  2005年   465篇
  2004年   298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观察温中健脾法对慢性胃炎胃黏膜修复作用。[方法]治疗组42例以温中健脾为主立法,自拟益胃康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用饴糖煎水服药;对照组25例以温补脾肾为主立法,口服温胃舒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2组均观察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在中医症状积分、胃镜观察及病理组织检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温中健脾法有促进胃炎胃黏膜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52.
目的 研究多潘立酮对大鼠胃黏膜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 ,并探讨胃黏膜细胞中环氧合酶 1(COX 1)及前列腺素 (PG)E2是否参与其中。方法 研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后者分别用多潘立酮 0 .5mg/kg、1mg/kg和 2mg/kg灌胃 ,3次 /d ,连续 3d。各组大鼠灌入无水乙醇后 ,肉眼观察胃黏膜损伤指数 (LI) ,光镜下观察黏膜缺损深度 ,并计算黏膜缺损深度与胃壁全层厚度百分比。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胃黏膜PGE2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OX 1和COX 2蛋白表达水平并以平均吸光度值表示其强度。RT PCR检测胃黏膜COX 1和COX 2mRNA表达变化。结果 多潘立酮 1mg/kg组的LI及黏膜缺损深度与胃壁全层厚度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0 .5mg/kg组和 2mg/kg的组LI亦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多潘立酮 1mg/kg组大鼠胃黏膜COX 1蛋白表达水平及PGE2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 (P <0 .0 1)。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胃黏膜细胞内均无COX 2蛋白表达。三个实验组COX 1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各组均未检测到COX 2mRNA表达。结论 多潘立酮对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之一可能与其增加胃黏膜COX 1mRNA和COX 1蛋白表达及促进胃黏膜PGE2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53.
陈胜良  莫剑忠  陈晓宇  萧树东 《胃肠病学》2002,7(5):280-282,285
背景:胆汁反流、胃酸和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均是胃黏膜损伤的独立致病因素。然而,它们共同存在时有无协同致病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胆汁反流、胃酸和H.pylori感染共同作用对胃黏膜损伤程度和分布的影响。方法:37例胃镜检查疑有十二指肠胃反流者均经24h胃内胆汁监测证实,同时行胃内PH监测。胃体和胃窦黏膜有或无活动性炎症、萎缩、肠化和不典型增生分别记2分或1分。分别以胃体和胃窦黏膜的各项病理学改变为应变量,以胃内胆红素吸收值>0.14的时间百分比、pH<4的时间百分比和H.pylori感染状态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变量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7例患者胃内胆红素吸收值>0.14的时间百分比为34.49%±22.69%,pH<4的时问百分比为78.68%土 9.91%,H.pylori阳性率为29.73%。胆汁反流出现在以胃体和胃窦黏膜肠化以及胃体黏膜活动性炎症为应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中,H.pylori出现在以胃体黏膜活动性炎症为应变量的回归模型中。结论:胆汁反流是胃黏膜肠化的危险因素;胃内有胆汁反流存在时,H.pylori感染是导致胃体新膜炎症的重要病因。  相似文献   
154.
目的 评价铝碳酸镁等常用黏膜保护剂对乙醇、阿司匹林、盐酸、泼尼松龙诱发的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观察铝碳酸镁的黏膜保护作用与胃黏膜上皮细胞间隙变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四种方法造模.①乙醇造模:采用雄性Wistar大鼠84只,分为7组,每组12只,分别给予铝碳酸镁、麦滋林、替普瑞酮、吉法酯、硫糖铝、瑞巴派特、0.9%氯化钠溶液3 d,第4天动物在给药后再经口给予无水乙醇l ml造模.之后处死动物观察药物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作用.计算各组胃黏膜损伤长度(mm)作为损伤指数.②阿司匹林造模:经口给予阿司匹林(300 mg/kg)及0.1 mol/L盐酸0.5 ml/100 g造模,余实验方法同①.③盐酸造模:经口给予0.7 mol/L盐酸1 ml造模,余实验方法同①.④泼尼松龙造模:动物分组及给药剂量同其他模型,给药或0.9%氯化钠溶液5 d,第2~5天每天皮下注射泼尼松龙(250 mg/kg),第5天处死动物,用Guth法计算损伤指数.取每种动物模型对照组及铝碳酸镁组的第1、5和10号动物胃黏膜组织,用透射电镜检测细胞间隙的变化.结果 四种胃黏膜损伤模型中,各黏膜保护剂用药组胃黏膜损伤指数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值均<0.05),其中铝碳酸镁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铝碳酸镁组胃黏膜上皮细胞间隙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六种常用黏膜保护剂对乙醇、盐酸、阿司匹林、泼尼松龙诱发的胃黏膜损伤均有保护作用,其中铝碳酸镁的保护作用更显著.观察胃黏膜上皮细胞间隙可从细胞学水平进一步证实铝碳酸镁的黏膜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5.
结核性腹膜炎伴胃壁结核性脓肿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患者女,30岁。因反复剑突下疼痛2年余,加重伴呕吐2个月,门诊发现腹水收入院。疼痛为隐痛或钝痛,反复发作,偶伴反酸、打呃,劳累、饥饿及夜间易发,进食后可缓解。2个月前疼痛加重,持续时间延长,并出现恶心呕吐,病后曾呕吐暗红色液体1次,解柏油样大便多次,体重明显减轻,饮食减少,曾有数次停经数月史,现已停经1年余。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诊断性刮宫,病理报告为“炎性坏死物”。入院体检:消瘦,左下腹扪及6cm×5cm包块。白细胞4 .2×10 9/L ,中性0 .6 5 ,淋巴0 .33,单核细胞0 .0 2 ,红细胞4 .18×10 12 /L ,血红蛋白12 3g/L,肝…  相似文献   
156.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内镜随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Hp长期感染是否促进胃粘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的形成与发展,对首次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而不伴有肠化生和异型增生的120例Hp阳性患者和87例Hp阴性患者进行内镜随访。随访时间3~8年,平均4.8年,随访次数2~10次,活检组织进行Hp检查、病理学检查和AgNORs,银染及PCNA免疫组化染色。结果Hp阳性患者其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Ⅲ型肠化生和异型增生的发生率显著高于Hp阴性患者,Hp阳性胃粘膜PCNA标记指数和AgNORs数也显著高于Hp阴性胃粘膜。表明Hp感染可能通过刺激胃粘膜细胞的过度增殖、更新加快,促进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的形成与发展,从而增加患胃癌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57.
肝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第六和第三。近年来,微生物组这一概念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尤其是肠道微生物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有研究表明,肝癌的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本文就肝癌与肠道菌群之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8.
目的 探讨酪氨酸激酶受体KIT在小鼠结肠黏膜上皮的表达及作用。 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技术检测c-kit基因及KIT
蛋白在野生型C57BL/6小鼠结肠黏膜上皮的表达;用免疫荧光染色显示野生型C57BL/6小鼠以及乙基亚硝酸钠(ENU)诱变的c-kit基因点突变纯
合子小鼠(Wads m/m)结肠黏膜上皮KIT阳性细胞的部位;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30 mg/kg)观察对比野生型以及Wads m/m
小鼠结肠黏膜上皮BrdU掺入情况及动态变化,分析KIT在结肠黏膜上皮更新过程的作用。 结果 RT-PCR检测结果表明,在野生型小鼠结肠黏膜组
织表达 c-kit基因, Western blotting证明在肠黏膜组织存在KIT蛋白;免疫荧光染色显示,KIT阳性细胞位于结肠黏膜上皮,主要位于肠腺隐
窝基底部,但是Wads m/m小鼠KIT阳性细胞数以及KIT蛋白表达量较野生型小鼠明显减少;BrdU掺入实验发现,Wads m/m小鼠远端结肠黏膜上皮
BrdU摄入和更新速度较野生型小鼠明显减慢。结论 结肠黏膜上皮表达KIT蛋白与结肠黏膜上皮的更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9.
160.
[目的]研究慢性浅表性胃炎不同证候与胃黏膜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的关系。[方法]9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根据中医辨证标准分为脾胃虚弱证、脾胃痰湿证及脾胃湿热证3组,采用放免法检测3组胃黏膜促胃液素(Gas)、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采用免疫组化ABC染色法检测胃黏膜辅助T淋巴细胞(CD4)和抑制T淋巴细胞(CD8)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脾胃虚弱证比较,脾胃湿热证Gas明显升高(P<0.05),脾虚痰湿证也显示了升高的趋势;脾虚痰湿证CGRP明显升高(P<0.05);脾虚痰湿证和脾胃湿热证CD4明显升高,该两组之间及其他各组之间CD8无明显差异。[结论]胃黏膜神经内分泌、T淋巴细胞免疫在慢性胃病及其不同证候的发展形成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