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87篇 |
免费 | 73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6篇 |
基础医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176篇 |
内科学 | 106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11篇 |
综合类 | 681篇 |
预防医学 | 76篇 |
药学 | 146篇 |
7篇 | |
中国医学 | 2555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48篇 |
2022年 | 62篇 |
2021年 | 93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58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91篇 |
2016年 | 54篇 |
2015年 | 80篇 |
2014年 | 148篇 |
2013年 | 104篇 |
2012年 | 180篇 |
2011年 | 175篇 |
2010年 | 182篇 |
2009年 | 135篇 |
2008年 | 126篇 |
2007年 | 139篇 |
2006年 | 126篇 |
2005年 | 146篇 |
2004年 | 159篇 |
2003年 | 153篇 |
2002年 | 125篇 |
2001年 | 139篇 |
2000年 | 125篇 |
1999年 | 102篇 |
1998年 | 126篇 |
1997年 | 132篇 |
1996年 | 144篇 |
1995年 | 135篇 |
1994年 | 110篇 |
1993年 | 86篇 |
1992年 | 56篇 |
1991年 | 48篇 |
1990年 | 58篇 |
1989年 | 44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笔者采用自拟燥湿健脾益气汤治疗寒湿型胃脘痛50例,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庆资料]50例病人均系门诊病人,男24例,女26例;年龄最大的70岁,年龄最小的18岁;病程最长者5年,病程最短3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胀痛,遇寒则加重,泛酸纳差,暖气,口淡而腻,腹满便溏,面黄无华,神疲乏力,舌质淡胖,苔白腻或厚腻,脉濡。经胃镜检查属浅表性胃炎、胃窦炎、十二指肠球都溃疡等。[治疗方法]基本方:厚朴、陈皮、生姜、木香、在等、草豆宏、白术、积壳各10g,山药、前仁、鸡内金各15g,甘草sg。加减:冒寒肢冷,喜暖喜按… 相似文献
32.
苍附导痰汤为明·万密斋所创,由茯苓、半夏、陈皮、甘草、香附、苍术、南星、枳壳、生姜组成。原意主治妇人痰湿阻滞、形体肥胖、月经停闭而设,具有燥湿祛痰、行气解郎之功。笔者随证加减,临床运用于内、妇各科其他病证,屡获良效,现举例如下。〔胃脘痛〕陈某,男,42岁。1989年2月28日初诊。患者素嗜烟酒辛辣之品,近因数次饮酒过量,致近一月来胃院胀痛,饮食乏味,困倦乏力,大便请薄,每晨起呕吐痰诞,舌苦厚腻,脉缓滑。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线表性胃炎,经服胃炎合剂、猴菇菌片等,效不显,改诊中医。据其脉证,属痰湿中阻,脾胃升… 相似文献
33.
我于1994年2月至1996年5月,运用本院制剂室根据我院徐伟规老中医行医五十多年的经验方制成的冲剂,临床用于治疗胃脘痛126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126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79例,女性47例,平均22~56岁,病程1~4年,经纤维胃镜诊断为萎缩性胃炎34例,浅表性胃炎46例,十二指肠球炎9例,糜烂型胃炎6例,胆汁返流性胃炎5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21例,胃镜正常而有症状者5例。【治疗方法】消痞冲剂由制半夏、西党参、黄等、草豆范、蓬着术、江机实、)11厚朴各10g,生大黄、务甘草各6g,蛇舌草3Og,炙黄茂、大白芍、徐长… 相似文献
34.
35.
肝胃郁热胃脘痛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病证之一。近2年来,笔者采用自拟黄连清胃汤系统观察60例,并与应用目前临床常用方化肝煎60例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病例选择1.1病名诊断参照卫生部药政局“新药(中药)治疗胃脘痛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1)典型的胃脘... 相似文献
36.
吾师郭文勤主任医师,业医三十余载,学验俱丰,笔者随师临诊受益颇多,现将老师应用人参芍药散加减治疗胃脘痛的经验简介如下:1 基本方 党参30g、水红子15g、白术15g、当归15g、麦冬15g、白芍25g、白芷10g、甘草15g、木香10g。2 临症加减 相似文献
37.
38.
杨容青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9(3):220-220
胃脘痛系指胃脘近心窝处(剑突下)疼痛为主证的疾病。胃为六腑之一,胃的上口贲门部分为上脘,下口幽门部分为下脘,上下脘之间为中脘。其在体表部分是上自歧骨处之鸠尾,下至脐之神阙,同身寸为七寸。胃脘痛发作,主证均为上腹部近心窝处疼痛。以上下脘穴为直径作一圆周,在此范围内疼痛者病在胃,若痛在此圆周范围而连及胁下,则兼及于肝;若痛以上脘为主,及于鸠尾,则病在胃之上部;若痛以下脘为主及于水分、神阙,则病在胃之下部,并及于脾,久病不愈,甚则影响及肾。由于定位在胃脘,定性为痛,故称胃脘痛。 相似文献
39.
40.
胃脘痛又称胃痛,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书亦称"心痛"、"食心痛"、"心下满痛"、"心腹满痛"等,后至金元时代,才将胃脘痛与心痛明确分别开,而使"胃脘痛"沿用至今.此病多因内伤饮食、情志不和、脏腑功能失调、外感邪气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胃脘部近心尖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其痛常因寒暖失宜、饮食失调,情志不舒等诱因而发作或加重,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吞酸嘈杂等症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