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281篇 |
免费 | 1371篇 |
国内免费 | 71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26篇 |
儿科学 | 866篇 |
妇产科学 | 17篇 |
基础医学 | 87篇 |
口腔科学 | 191篇 |
临床医学 | 11093篇 |
内科学 | 543篇 |
皮肤病学 | 12篇 |
神经病学 | 32篇 |
特种医学 | 18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6篇 |
外科学 | 3204篇 |
综合类 | 4934篇 |
预防医学 | 1715篇 |
眼科学 | 652篇 |
药学 | 1089篇 |
29篇 | |
中国医学 | 584篇 |
肿瘤学 | 179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54篇 |
2022年 | 237篇 |
2021年 | 306篇 |
2020年 | 292篇 |
2019年 | 270篇 |
2018年 | 103篇 |
2017年 | 323篇 |
2016年 | 385篇 |
2015年 | 401篇 |
2014年 | 877篇 |
2013年 | 894篇 |
2012年 | 1773篇 |
2011年 | 2190篇 |
2010年 | 2613篇 |
2009年 | 2525篇 |
2008年 | 2531篇 |
2007年 | 2265篇 |
2006年 | 2160篇 |
2005年 | 1706篇 |
2004年 | 1275篇 |
2003年 | 1047篇 |
2002年 | 949篇 |
2001年 | 572篇 |
2000年 | 346篇 |
1999年 | 267篇 |
1998年 | 327篇 |
1997年 | 152篇 |
1996年 | 185篇 |
1995年 | 60篇 |
1994年 | 63篇 |
1993年 | 81篇 |
1992年 | 44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鼻侧切开联合鼻内镜术治疗近颅底的鼻及鼻窦病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5年5月~2002年4月我科采用常规鼻侧切开,术中联合鼻内镜术处理贴近颅底的鼻及鼻窦肿瘤6例,明显减少了手术创伤,效果较为理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2.
卵黄管残留疾病176例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黄管残留疾病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70年1月—2003年12月手术治疗的卵黄管残留疾病176例,其中Meckel憩室83例,脐茸73例,脐肠瘘11例,卵黄管囊,肿2例,脐窦6例,脐肠索带1例。结果术后伤口感染6例(3.41%),均经换药治愈,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随访期间无异常。结论卵黄管残留疾病并非罕见,其诊断依靠病史、体征并借助于超声波、X线、^99mTc等,若能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可取得极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探讨下咽癌单纯手术、术后放疗和术后放疗 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79年2月~2002年10月收治的下咽癌120例。单纯手术组(简称S组)30例,术后放疗组(简称S R组)60例,术后放疗和化疗组(简称S R C组)30例。随访中位时间42.7个月。结果根据Kaplan-Meier方法统计S组、S R组、S R C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34.9%、30.4%,47.5%、42.9%,56.1%、47.3%。S组3、5年生存率和S R组及S R C组3、5年生存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8.87,P=0.003,χ2=4.74,P=0.029,χ2=11.47,P=0.009,χ2=13.22,P=0.001),S R组和S R C组3年生存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3.42,P=0.047),S R组和S R C组5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χ2=2.60,P=0.279)。结论术后放疗明显提高了下咽癌3、5年生存率,应该成为下咽癌首选的治疗方法。合并化疗的综合治疗未能明显提高下咽癌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和芬太尼在鼻中隔手术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40例鼻中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和芬太尼组2组,记录2组患者术后0.5、1、2、4、6、8、12、16、20和24 h疼痛强度(PI),患者对镇痛效果评估,计算相应时间段镇痛药用量,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患者术后6 h后各时间点PI观察氯诺昔康组明显优于芬太尼组(P<0.05),而术后0.5、1 h芬太尼组优于氯诺昔康组P<0.05。氯诺昔康组在4 h后用药量小于芬太尼组。患者对镇痛效果评估氯诺昔康组略优于芬太尼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氯诺昔康镇痛效果确切,且有一定消炎消肿作用,适用于鼻中隔手术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76.
目的总结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通过对18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行超关节外固定支架固定,其中5例有克氏针内固定。结果所有病人在7~8周内愈合,拆除外固定支架。随访6个月,优良率94.4%。结论外固定支架在桡骨远端骨折中有较广泛的使用价值,用于有骨质疏松的病人有一定的优势,对局部创伤小,功能恢复快,可免除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巩膜包裹和巩膜后肌锥植入2种不同手术方式I期植入羟基磷灰石(HA)义眼座进行手术方式及其术后常见并发症。方法34例患者随机按就诊先后秩序分为对照组13例(13眼)采用巩膜包裹法植入HA义眼座,观察组21例(21眼)采用巩膜后肌锥植入法植入HA义眼座。结果随访3~24个月,对照组中2例伤口裂开,移植唇黏膜及羊膜后愈合,1例术后3个月义眼座暴露,2例水平运动不足(<10°)。观察组中水平运动不足2例,未发现结膜裂开和义眼座暴露现象。结论I期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手术中巩膜后肌锥植入法优于巩膜包裹法植入。 相似文献
78.
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在矫形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医学三维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并相互渗透,产生了计算机辅助外科(CAS)技术,并迅速应用于临床。在矫形外科领域,CAS技术主要用于骨关节创伤,复杂骨畸形,人工关节假体的选择,骨肿瘤位置、范围和性质的测定,这些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使得传统的矫形外科手术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本文主要对CAS技术在矫形手术中的应用作一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9.
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结石56例诊治及预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结石的诊治和预防方法,减低此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56例残余胆囊结石再次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56例中初次手术行经典胆囊切除术18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2例;急诊手术30例,择期手术26例;初次手术在三级以下医院施行42例,在三级以上医院施行14例。结果:除1例因粘连严重并发门脉高压症,分离时引起大出血被迫终止手术外,55例再次手术成功,切除残留胆囊及结石后,症状均消失,疗效满意。结论:合理掌握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机、和术式,在术中解剖清楚胆囊管、肝总管、胆总管三管关系,然后距胆总管0.3~0.5cm切断结扎胆囊管,是预防残余胆囊结石的关键。 相似文献
80.
全麻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常见疾病,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影响根大。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由于暴露不佳,属于盲目操作。术后残留、负损伤和出血的发生机率较多。随着鼻内镜技术的普及,其用途也越来越广。我科自2000年以来借助鼻内镜及成像系统行腺样体刮除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