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81篇
  免费   1371篇
  国内免费   710篇
耳鼻咽喉   326篇
儿科学   866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87篇
口腔科学   191篇
临床医学   11093篇
内科学   543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1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3204篇
综合类   4934篇
预防医学   1715篇
眼科学   652篇
药学   1089篇
  29篇
中国医学   584篇
肿瘤学   179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306篇
  2020年   292篇
  2019年   270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323篇
  2016年   385篇
  2015年   401篇
  2014年   877篇
  2013年   894篇
  2012年   1773篇
  2011年   2190篇
  2010年   2613篇
  2009年   2525篇
  2008年   2531篇
  2007年   2265篇
  2006年   2160篇
  2005年   1706篇
  2004年   1275篇
  2003年   1047篇
  2002年   949篇
  2001年   572篇
  2000年   346篇
  1999年   267篇
  1998年   327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85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随机临床研究的初步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防治杂志》2003,10(11):1189-1191
  相似文献   
62.
代桂英 《肿瘤防治杂志》2003,10(12):1344-1344
我院1996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70岁以上妇科恶性肿瘤患者36例。笔者就其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3.
局部麻醉试验和筛前神经痛外科治疗预后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筛前神经痛外科手术治疗预后与鼻腔局部麻醉试验之间的关系。方法:对一组鼻源性前额、眼眶、眶周及面部疼痛患者进行鼻内局部麻醉试验,对阳性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设阴性手术组及阴性药物治疗组为对照,观察疗效,随访12~31个月。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局部麻醉试验与预后间有非常显著的关联(P<001),残差分析结果阳性手术组治愈概率(估计值为0738)显著大于所有患者中的治愈概率(估计值为0376),而无效的概率(估计为0082)显著小于所有患者无效的概率(估计值为0268)。结论:结果支持局部麻醉试验作为筛前神经痛手术适应症选择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术前放疗对声门上型喉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控制作用。方法随机对照的声门上型喉癌患者共210例,9例失随,不包括在此分析中,其余201例均随诊3年以上或到死亡,其中放疗+手术99例(包括15例未完成治疗),术前放疗量40Gy。单纯手术102例。结果两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差异无显著性;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发现,与单纯手术组相比,放疗+手术组颈部复发的相对危险性有下降趋势(P=0.157)。放疗+手术组中Ⅰ~Ⅲ期患者的颈淋巴结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手术组Ⅰ~Ⅲ期患者(P=0.0198),后组颈部复发的相对危险性是前组的1.766倍。但Ⅳ期患者两随机组颈部复发率相似。在多因素分析中,只有TNM分期和病理有无颈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颈部复发有意义的因素。颈清扫对侧或未清扫侧颈部淋巴结复发是颈部复发的主要部位,占69%。对侧颈部复发较多地发生于晚期(P=0.020)和未接受过放射治疗的患者(P=0.018)。结论研究表明,术前放疗40Gy对Ⅰ~Ⅲ期患者颈部淋巴结复发控制有效,但对Ⅳ期患者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65.
直肠癌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老年直肠癌患者早期症状常不明显,就诊时多属晚期,而且老年人常有各种疾病并存,手术风险较大。我科收治的≥60岁的老年直肠癌患者105例,临床治疗体会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0年1月6日~2003年1月12日收治的105例≥60岁的直肠癌患者中,男68例,女37例。年龄60~88岁,其中60~69岁57例,70~79岁38例,≥80岁10例。有直肠刺激症状者(腹泻、便秘、里急后重等)56例,肿瘤破溃症状(脓血便)39例,肿瘤破溃症状并有肠梗阻症状(脓血便,大便变细,大便习惯改变)23例,肿瘤破溃症状并有转移症状(脓血便,腰骶…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中,腺瘤8例,囊肿2例;5例腺瘤血钙和甲状旁腺素(PTH)均高于正常;其余3例腺瘤及2例囊肿血钙均正常范围.术前予B超和CT检查.10例均手术探查.结论 血钙和PTH测定是可靠的定性诊断方法.B超和CT相结合,必要时结合<'99>T<'m>C-甲氧基异丁基异晴(MIBI)可获得准确的定位诊断.定位明确的单侧肿瘤,结合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和必要时术中快速PTH测定行单侧探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7.
颞下窝咽侧区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寻求颞下窝咽侧区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有效的手术途径。方法1978~2002年我院手术治疗颞下窝咽侧区肿瘤75例。手术采用4种进路:①颌下进路。②截断下颌骨颌下联合进路。③耳前颌下进路。④经上颌窦前外进路。绝大多数采用第1种手术入路。恶性肿瘤术后行放疗或化疗;继发性肿瘤在切除原发性肿瘤的同时予以切除。结果手术效果良好,无并发症。良性肿瘤38例术后6个月~18年(其中26例超过5年以上),1例复发。恶性肿瘤37例中,12例死亡,5例失访,余20例观察3~5年无复发及转移。结论①颞下窝咽侧区肿瘤CT扫描及针吸细胞病理检查是有效的诊断手段。②颌下进路是该区肿瘤较好的手术途径。③术中彻底止血、尽可能消灭死腔及负压引流对预防切口感染和预防呼吸道阻塞都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68.
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总结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手术体会。方法 采用MesserKlinger技术对84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病人行筛窦、蝶窦开放,额窦、上颌窦窦口扩大等修正性手术治疗。结果 治愈51例,好转17例,无效16例。治愈率为60.7%,有效率为80.9%,无效率为19.1%。结论 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方法。选择具有定向定位作用的解剖参照点是手术安全的基础;选择恰当的术式、实施精细的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结构变异、出血、鼻息肉病等因素是手术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69.
枕下远外侧入路解剖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枕下远外侧入路的相关解剖研究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用 2 0例成人头颅湿标本进行显微解剖测量。应用枕下远外侧入路切除枕大孔区和前外侧肿瘤 10例。结果 枕骨髁为术中重要的解剖标志 ,枕下三角为显露椎动脉的重要标志 ,枕下三角由三条肌肉形成 ,即头后大直肌、头上斜肌和头下斜肌。枕下三角内有椎动脉及肌支 ,椎静脉丛和颈 1神经。测量寰椎横突孔外缘至椎动脉入颅处距离 ,左侧 (16 .87± 2 .0 8)mm、右侧 (16 .79± 1.90 )mm。枕大孔区肿瘤 10例手术中 ,肿瘤全切 6例 ,次全切 3例 ,大部分切除 1例 ,无手术死亡。结论 枕下远外侧入路手术应了解枕大孔区的相关解剖参数和局部解剖结构 ,该入路优点能增加术野空间 ,最大程度上显露肿瘤组织 ,减少对脑干和重要血管神经牵拉。  相似文献   
70.
肖健云 《耳鼻咽喉》2004,11(1):49-52,36
颅底外科学是20余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是近年来最活跃的外科领域之一。近10余年来已有长足的发展。本文从颅底手术术式研究,内镜在颅底手术中的应用,影像学和立体定向技术对颅底外科学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回顾10年来我国颅底外科学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