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64篇
  免费   2304篇
  国内免费   925篇
耳鼻咽喉   33篇
儿科学   1148篇
妇产科学   148篇
基础医学   1129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7346篇
内科学   6856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5679篇
特种医学   13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54篇
外科学   1155篇
综合类   15344篇
预防医学   3023篇
眼科学   409篇
药学   6782篇
  130篇
中国医学   6782篇
肿瘤学   47篇
  2024年   632篇
  2023年   2169篇
  2022年   1833篇
  2021年   2215篇
  2020年   1885篇
  2019年   2042篇
  2018年   882篇
  2017年   1616篇
  2016年   1735篇
  2015年   1750篇
  2014年   2764篇
  2013年   2512篇
  2012年   3209篇
  2011年   3336篇
  2010年   2874篇
  2009年   2811篇
  2008年   2950篇
  2007年   2776篇
  2006年   2630篇
  2005年   2553篇
  2004年   2254篇
  2003年   1908篇
  2002年   1630篇
  2001年   1418篇
  2000年   1133篇
  1999年   932篇
  1998年   770篇
  1997年   653篇
  1996年   442篇
  1995年   361篇
  1994年   241篇
  1993年   153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CT分度评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2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远 《中国临床康复》2003,7(5):834-835
  相似文献   
72.
带血管蒂的腓骨瓣逆行转移治疗距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带血管蒂的腓骨瓣移植治疗距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2001年4月~2004年9月收治15例距骨骨折患者,其中6例伴距下或胫距脱位,7例伴内踝或外踝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带血管蒂的腓骨瓣逆行转移治疗距骨骨折,术后石膏托外固定踝关节3~6个月。结果所有患者获6个月~2年(平均10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无一例发生缺血性坏死。踝关节平均背伸20°,跖屈35°,内翻300°,外翻17°。1例患者术后9个月行走仍感疼痛,另1例伴胫距、距下关节脱位患者术后1年踝关节中度畸形,外翻肌力仅达3级,踝关节功能按照Hawkins评定标准:优6例,良7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6.7%。结论带血管蒂的腓骨瓣血运丰富,不需内固定,是治疗距骨颈、体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3.
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影响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及中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因素。方法对1994年1月~2004年1月间应用空心螺钉治疗的11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将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骨折复位情况、外伤至手术时间与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及中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6例患者获平均(3.2±2.5)年(1~11年)随访。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骨折内固定失败6例,骨折周围再骨折2例,感染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年龄是引起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的主要因素之一;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还与骨质情况及内固定技术有关。本组16例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坏死率为13.8%。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因素主要是骨折类型,其次为骨折复位情况。结论①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股骨颈骨折术后早期并发症相对多。②对于骨折移位严重的高龄患者,建议行人工关节置换术。③内固定术应尽可能解剖复位、坚强牢靠,以减少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74.
Fisher把突然发作的单侧面部、臂部和腿部的分离型感觉缺失称为纯感觉卒中,作者认为该综合征是由于丘脑腹后核的腔隙性梗塞所致。近有报道丘脑病变感觉缺失局限于口角和手、手掌和足或手掌、足和口周部位。本文报道1例小丘脑梗塞致局限于右前臂和腿部的感觉障碍。  相似文献   
75.
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是导致患者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重型脑血管病。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恶化是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主要与血肿的占位效应、毒性产物的释放、继发性脑水肿形成有关,还可能与血肿周围的缺血性损害有关。本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6.
脑卒中病人患病后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使病人部分或完全丧失自我照护能力,长期、大量的日常照护工作成为脑卒中病人家属一项非常重的任务,而照护质量对促进脑卒中病人的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05年8月~2006年8月,我院神经内科对收治的60例脑卒中病人家属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健康指导,使家属掌握了正确、有效的照护知识,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照护质量,促进了病人的康复。现将健康指导的方法与内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7.
强化降胆固醇水平预防脑卒中试验(SPARCL)结果显示,在无冠心病,近期患有脑卒中或TIA的患者,阿托伐他汀(80mg/d)尽管轻度增加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但显著减少了总的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的危险。  相似文献   
78.
盐酸地尔硫卓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及TCD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中老年常见的缺血性血管病,临床上用药各异。我院于2004年2月-2005年9月间应用盐酸地尔硫卓静滴治疗VBI患者40例,并与常规疗法进行对照,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9.
目的通过探讨前循环缺血性卒中老年患者颈总动脉分叉处血流壁切应力的水平分析其在颈动脉斑块形成过程中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前循环缺血性卒中老年患者,应用经皮血管彩超测量颈动脉斑块及其稳定性以及对研究对象测量患侧颈动脉血流速度、血管内径和血液粘滞度,通过公式计算血流壁切应力。结果无斑块组和有斑块组之间、高回声和低回声斑块组之间血流壁切应力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流壁低切应力促进颈动脉斑块、尤其是不稳定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80.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我院于2005年4~8月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并与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作比较,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入选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标准:①经过头颅CT或MRI证实为脑梗死;②经欧洲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ESS)评分量表评分,意识评分>6分,ESS评分总分<80分;③发病时间在48小时以内;④无严重心、肺、肾功能不全。符合上述标准者共76例。1.2方法1.2.1分组将76例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前ESS评分:治疗组55.0±16.2,对照组59.2±14.7(t=1.19,P>0.05)。治疗组轻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