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01篇
  免费   2315篇
  国内免费   926篇
耳鼻咽喉   33篇
儿科学   1148篇
妇产科学   149篇
基础医学   1136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7377篇
内科学   6908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5695篇
特种医学   13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54篇
外科学   1159篇
综合类   15410篇
预防医学   3029篇
眼科学   407篇
药学   6817篇
  131篇
中国医学   6809篇
肿瘤学   47篇
  2024年   641篇
  2023年   2169篇
  2022年   2027篇
  2021年   2288篇
  2020年   1885篇
  2019年   2042篇
  2018年   882篇
  2017年   1616篇
  2016年   1735篇
  2015年   1750篇
  2014年   2764篇
  2013年   2512篇
  2012年   3209篇
  2011年   3336篇
  2010年   2874篇
  2009年   2811篇
  2008年   2950篇
  2007年   2750篇
  2006年   2629篇
  2005年   2553篇
  2004年   2254篇
  2003年   1908篇
  2002年   1630篇
  2001年   1418篇
  2000年   1133篇
  1999年   932篇
  1998年   770篇
  1997年   653篇
  1996年   442篇
  1995年   361篇
  1994年   241篇
  1993年   153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3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e-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围产期各种原因造成新生儿缺氧缺血引起的脑损害,在临床上表现为一系列脑病的症状^[1]。为了解HIE时临床表现、脑水肿与眼底改变间的关系,笔者对231例HIE患儿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32.
目的临床搜集脑梗死或TIA患者80例经彩色B超示具有颈内动脉斑块40例为A组,椎动脉斑块40例为B组,均服用辛伐他汀进行了1年临床观察随访,对其作用差异性进行相关研究。方法两组患者均为中老年人,年龄56—78岁,均有过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两组患者均采用辛伐他汀20mg qd口服治疗,疗程均为1年,以1年内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率为评价标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观察颈内动脉斑块组(A组)、椎动脉斑块(B组)1年内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百分率,统计学方差分析:(P〉0.05)无明显差异性。结论通过对有过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的患者同时伴有颈内动脉斑块或椎动脉斑块进行口服辛伐他汀稳定动脉斑块治疗,1年临床观察随访,颈内动脉斑块组和椎动脉斑块组两者之间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百分率无明显差异性。  相似文献   
233.
近年来,应用激光体表照射血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和糖尿病等中老年性疾病,疗效较为显著,许多学者对低强度弱激光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综合目前大量研究成果,概括起来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234.
范良军  刘倩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8):3166-3168
目的:分析心电图慢性缺血性ST段压低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讨论慢性缺血性ST段压低对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80例有临床症状而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行静息心电图、常规心脏超声检查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统计冠心病患者中有慢性缺血性ST段压低的阳性率。心电图有慢性缺血性ST段改变患者冠心病的比例,慢性缺血性ST段压低患者器质性心脏病的阳性率。结果:静息心电图阳性的20例中,冠心病有7例(占35.0%)。冠心病30例患者中,常规心电图阳性者7例。静息心电图阳性20例中,有心脏结构改变的有16例。结论:无心肌梗死的冠心病患者中只有少部分静息心电图出现慢性缺血性ST段压低。静息心电图慢性缺血性ST段压低大部分与心脏结构的改变密切相关。静息心电图慢性缺血性ST段压低并非冠心病的特异性改变,更不能作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3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国专家共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观点认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良性、可逆性脑缺血综合征”,复发风险低于脑梗死。但最近研究发现TIA患者7d内发生卒中的风险为8%左右,30d为10%,而90d内出现卒中的风险则高达10%~20%,而急性卒中90d内卒中复发的风险仅为2%~7%。TIA患者不仅会发生脑梗死,90d内TIA复发、心肌梗死和死亡事件总的风险高达25%。目前我国TIA的诊治领域“低估、误诊”现象严重;“救治不及时、不规范”等问题突出,鉴于此,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特约请国内神经病学专家充分讨论并最终达成TIA概念、发病机制、病因分层评估和治疗决策的专家共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236.
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5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评估,根据家长的健康教育需求、知识程度、接受能力选择不同内容和不同方式的健康教育,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通过实施健教育教育,家长对小儿护理知识测试合格率达92%以上.结论健康教育在HIE中十分必要,且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因医疗手段而异的健康教育,可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护士自身素质以及病人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237.
目的 建立单侧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动物模型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对HIBD的影响和可能机制。 方法 选择健康 7日龄Wistar大鼠 12 0只 ,建立HIBD模型 ,随机分成假手术组、HIBD组、HIBD后 0 .2mg/kg人基因重组IGF 1干预组 (RH IGF 1组 )、0 .0 6 6mg/kg人基因重组IGF 1干预组 (SRH IGF 1组 )及盐水对照组 (对照组 )。各组按观察时段进一步分为 2 4、4 8、72h组 ,每组 8只。各组于规定时刻观测脑形态学改变、谷氨酸 (Glu)含量、凋亡细胞计数、Bcl 2蛋白表达。 结果  (1)HIBD 4 8h组Glu(116 2 .2± 10 8.1)mg/kg ,较假手术组(75 0 .9± 5 3.4 )mg/kg明显升高 (P <0 .0 5 ) ;HIBD组凋亡细胞计数 [2 4h :(7.6± 1.9) % ,4 8h(12 .6±1.2 ) % ,72h :(13.8± 0 .9) % ],较假手术组 [2 4h(2 .0± 0 .2 ) % ,4 8h(2 .0± 0 .3) % ,72h(2 .0±0 .2 ) % ]明显增加 (P均 <0 .0 5 )。 (2 )与对照组相比 ,RH IGF 1组脑组织病变减轻 ;干预 4 8h组Glu[SRH IGF 1组 (781.4± 5 4 .2 )mg/kg ,RH IGF 1组 (74 0 .5± 4 6 .6 )mg/kg],较对照组 (112 6 .6± 4 8.0 )mg/kg明显降低 (P均 <0 .0 5 ) ;RH IGF 1组凋亡细胞计数 [2 4h :(3.6± 0 .9) % ,4 8h(8.2± 2 .2 ) % ,72h(9.4± 1.4 ) % ],较对  相似文献   
238.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骨伤科常见到的一种骨折类型,多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不但发生率高,而且治愈困难,并发症多,最常见的易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关股骨颈骨折所引起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分析很少专题报道,而在治疗复查中往往局限在股骨颈对位对线情况上,而对股骨头坏死的X线表现,(特别是早期)易被忽略,漏诊较多。现就我院2000年至2004年以来收治的股骨颈骨折并发缺血性坏死16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9.
240.
患者男,74岁,头晕6个月入院.TCD示左大脑中动脉流速(MCAFV)66 cm/s,左大脑前动脉流速(ACAFV)176 cm/s,右MCAFV 163 cm/s,右ACAFV 160 cm/s.DSA显示左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达95%,右内颈动脉起始段狭窄约50%,右MCA及分支显影良好.全麻下行左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术中TCD经颞窗监测左MCAFV:颈动脉试阻断前左MCAFV 40 cm/s;单纯试阻断颈内动脉(ICA)时左MCAFV 40 cm/s;试阻断左颈总动脉和左颈外动脉,MCAFV降低至15 cm/s;单纯试阻断颈外动脉(ECA),MCAFV也降低至15 cm/s.采取左颈总动脉至颈外动脉转流MCAFV上升为25 cm/s.术中行颈内和颈外动脉起始段内膜切除.术后语言及肢体活动同术前.术后1周TCD检查见左MCAFV上升至134 cm/s.随访1年头晕症状改善,无缺血性卒中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