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9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65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47篇
预防医学   96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4篇
  1篇
中国医学   3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绦虫(cestode)物种数目较多,大约有1500多种,对人及动物危害严重的是绦虫的幼虫,可引起绦虫蚴病,其中猪囊虫病和包虫病是流行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本文将对绦虫种的鉴定方法研究进展、应用和发展方向做一简要综述。目前鉴定一个绦虫物种主要依据其形态学、生活史等传统分类学方法并结合分子分类学方法来进行。传统形态学方法不能对那些形态学上相似、但在遗传学方面却不同的绦虫加以鉴定。线粒体和核基因序列在物种鉴定方面的应用已经成为绦虫分类学的研究热点,构成绦虫的核酸条形码,为绦虫隐藏种的发现和新物种的界定,以及为绦虫病的准确诊断、分子流行病学调查、预防措施的制定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2.
用透射电镜观察两种膜壳绦虫卵,长膜壳绦虫卵自外向内观察到的结构是卵壳外层、卵壳内层、透明层、膜状结构层、胚膜外层、胚膜内层、六钩蚴膜。最内为六钩蚴,六钩蚴主要分为六蚴区和腺样组织区。短膜壳绦虫卵基本结构与上述相似,自外向内包括菲薄的卵壳、膜状结构层、透明层、胚膜,最内为六钩蚴,亦分六钩区和腺样组织区,但六钩蚴的小钩两者结构不一致。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索制作结构清晰、颜色鲜明、能长期保存的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标本的方法。 方法 孔雀绿染色法 :将原头蚴分别用 1%、2 %和 4 %孔雀绿水溶液 ,在室温或 36℃染色 2 4 h、4 8h和 72 h。 结果  4 %孔雀绿水溶液 ,36℃ ,染色 4 8h为最佳条件。染色后原头蚴头钩呈亮绿色 ,而吸盘和实质部分无色透明 ,标本的对比性和立体感强。 结论 用孔雀绿染色法制作原头蚴标本在临床诊断和教学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4.
目的寻找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感染早期诊断抗原。方法从野蛙体内收集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经口接种感染20只昆明小鼠,每只小鼠接种2条裂头蚴,感染后6~28d隔天尾静脉采血,采用ELISA检测抗裂头蚴抗体;应用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electrophoresis,2-DE)与Westernblot对裂头蚴可溶性抗原进行分析。结果裂头蚴感染后8d,小鼠血清特异抗体阳性率为10%(2/20),感染后14d特异抗体阳性率达100%。2-DE显示,裂头蚴可溶性抗原有255±6个蛋白点,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25~117ku,其中〉44ku的蛋白点有171±9个,占总蛋白点数的67.1%;等电点(pI)范围为4~7,其中227个蛋白点集中在pI5~6.5,占蛋白点总数的89.1%。Westernblot检测有14个蛋白点可被感染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14d的小鼠血清识别,其分子质量集中在82、45、36、34及25ku;1~14号蛋白点所对应的pI值分别为5.93、6.06、6.17、6.30、6.39、5.82、6.01、6.17、5.69、5.46、5.63、6.1、5.71、6.19。结论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可溶性抗原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25~117ku,pI值集中在5.0~6.5。感染14d的小鼠血清识别的裂头蚴蛋白可作为裂头蚴感染早期诊断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45.
目的了解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简称大理州)亚洲带绦虫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的遗传多样性。方法 2019年5月至2021年8月, 在大理州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收治的绦虫病患者中, 共采集131份带绦虫样本, 涉及大理市(58份),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简称巍山县, 14份), 弥渡县(18份), 漾濞彝族自治县(简称漾濞县, 24份), 洱源县(17份)5个地区(即5个群体)。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设计引物, 采用PCR法扩增Cytb基因部分序列, 并进行测序及同源性比对;使用MEGA 7.0、DNASP 5.10.01软件对测得序列进行分析, 得到碱基组成、遗传距离、遗传多样性参数、遗传分化指数、基因流等数据。结果 131份带绦虫样本的Cytb基因扩增片段大小均为235 bp, 经同源性比对均为亚洲带绦虫, A、T、G、C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3.8%、42.3%、24.0%、9.9%。131份亚洲带绦虫样本, 共定义12个单倍型, 单倍型多样性和核酸多样性分别为0.295 9和0.006 0;5个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指数和基因流范围分别为- 0.053 00~0.050 40...  相似文献   
46.
曼氏迭宫绦虫病系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我国约有21个省市自治区有该病流行。为了解淮南地区有无该病流行,我们进行了曼氏迭宫绦虫蛙体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7.
目的在毕赤酵母中分泌表达细粒棘球绦虫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Echinococcus granulosus thioredoxin peroxidase,EgTPx),并检测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从包囊中分离原头蚴,抽提总RNA,采用RT-PCR获取EgTPx的cDNA片段并克隆至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PIC9K-EgTPx,电穿孔法转化毕赤酵母菌株GSll5,在MD平板上筛选His+克隆,采用梯度浓度G418抗性筛选高拷贝转化子,提取酵母基因组DNA,采用PCR鉴定Mut表型,阳性克隆经甲醇诱导表达EgTPx蛋白,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并检测其抗氧化活性。结果酶切和测序证实重组表达质粒pPIC9K-EgTPx构建正确,表达的目的蛋白分子质量单位约为22ku,该蛋白可被鼠抗EgTPx多抗识别,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结论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中成功表达了EgTPx,该蛋白具有免疫反应性和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8.
目的确定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最早检出日期。方法家犬8只,口服喂饲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建立细粒棘球绦虫感染动物模型。感染后40d收集犬粪,用LAMP检测粪便中细粒棘球绦虫目的基因并与传统的PCR比较。结果 8只犬均获得细粒棘球绦虫感染,感染后第18dLAMP法检查犬粪中细粒棘球绦虫目的基因均阳性,较普通PCR法提早2d。结论 LAMP法简便、快捷、灵敏,有望成为早期诊断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9.
目的构建和鉴定细粒棘球绦虫(Eg)重组双歧杆菌(Bb)-Eg95-EgA31融合基因疫苗。方法自行设计引物,从细粒棘球蚴包囊中分离原头节,超声粉碎后提取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分别扩增Eg95和EgA31抗原编码基因,然后采用基因拼接法(gene SOEing)剪接Eg95和EgA31,得到Eg95-EgA31融合基因,经BamHⅠ和EcoRⅠ双酶切,定向克隆到大肠杆菌-双歧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GEX-1λT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构建重组质粒pGEX-Eg95-EgA31,抽提质粒进行双酶切鉴定,电穿孔法转化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a bifidum,Bb),构建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b-Eg95-EgA31融合基因疫苗,抽提质粒进行PCR扩增鉴定。结果RT-PCR扩增出约1 016bp的Eg95-EgA31融合基因;重组质粒用双酶切鉴定可切出预期大小片段,以具有氨苄青霉素抗性的rBb中抽提的质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可得到约1016bp的Eg95-EgA31融合基因片段。结论成功构建了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b-Eg95-EgA31融合基因疫苗,为该疫苗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0.
细粒棘球绦虫的生活史包括两种宿主和一个自由牛存的卵期,其传播动力学取决于细粒棘球绦虫、两种宿主、生态环境等三者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细粒棘球绦虫的生物潜能、聚集性,宿主的免疫激活能力,虫卵的散播、分布、活力,环境温度、湿度、地理景观,肉类检疫、死亡动物及其内脏处理、犬驱虫和流浪宿主处理,人群生活卫生习惯和生产方式等.了解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传播动态的影响,对制定和评价防治措施至关重要.该文重点就细粒棘球绦虫的生物因素、两种宿主、生态环境和防治手段埘其传播动力学的影响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