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27篇
  免费   3279篇
  国内免费   1372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71篇
妇产科学   57篇
基础医学   1193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5303篇
内科学   4045篇
皮肤病学   68篇
神经病学   67篇
特种医学   97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7篇
外科学   6973篇
综合类   11785篇
预防医学   2002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4699篇
  104篇
中国医学   3780篇
肿瘤学   5246篇
  2024年   482篇
  2023年   2014篇
  2022年   1755篇
  2021年   1990篇
  2020年   1681篇
  2019年   1717篇
  2018年   922篇
  2017年   1385篇
  2016年   1549篇
  2015年   1573篇
  2014年   2509篇
  2013年   2352篇
  2012年   2970篇
  2011年   2914篇
  2010年   2587篇
  2009年   2426篇
  2008年   2287篇
  2007年   2039篇
  2006年   1754篇
  2005年   1616篇
  2004年   1337篇
  2003年   1250篇
  2002年   1000篇
  2001年   946篇
  2000年   768篇
  1999年   551篇
  1998年   458篇
  1997年   335篇
  1996年   357篇
  1995年   213篇
  1994年   188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及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对结直肠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127例结直肠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内镜及病理结果分为结直肠恶性肿瘤组(n=78)及结直肠良性病变组(n=49),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行血清CEA、CA199及AFP检测,对比3组CEA、CA199及AFP水平;对比不同分期结直肠恶性肿瘤组患者CEA、CA199及AFP水平;对比3项指标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结直肠恶性肿瘤组患者CEA、CA199及AFP水平均较结直肠良性病变组及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良性病变组患者CEA、CA199及AFP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I期组患者的血清CEA及CA199水平较II、IV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CA199及AFP联合检测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3项指标单独检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采用CEA、CA199及AFP联合检测诊断价值较高,可有效提升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  相似文献   
52.
53.
54.
目的观察不同时点电针对直肠癌开腹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40例择期行直肠癌根治性开腹手术而住院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每组60例。A组设为空白对照组,B组于手术前1 d、C组于手术前1 d和麻醉诱导前30 min、D组分别于手术前1 d、麻醉诱导前30 min及手术后1 d行电针。分别于手术前1 d电针前(T1)、麻醉诱导前电针前(T2)、术毕(T3)和手术后1 d电针后(T4)4个时间采集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用Sysmex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进行计数;ELISA检测急性期C反应蛋白(CRP)与热反应蛋白70(HSP70)以及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干扰素(IFN-g)、白介素4(IL-4)水平,并计算IFN-g与IL-4比值;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CD8的细胞含量并计算两者比值。结果HSP70与CRP水平、白细胞数与中性粒细胞数、IL-4与IL-6水平变化趋势均一致,4组T1、T2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T3和T4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T3和T4时间显著低于A组与B组(P<0.05);D组T4时间显著低于C组(P<0.05);4组T2时间与T1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时间高于T2时间(P<0.05),T4时间低于T3时间(P<0.05)。IFN-g变化不显著(P>0.05),IFN-g/IL-4、CD4/CD8变化趋势与以上相反。结论电针术前使用对直肠癌患者无显著疗效,但能够减轻术后应激反应和免疫抑制,并且随着电针次数的合理增加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多原发结直肠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2例多原发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治及预后进行总结。结果符合多原发结直肠癌诊断的患者42例,占同期收治的所有结直肠癌患者的1.20%(42/3499),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其中,同时性多原发癌32例,年龄38~86岁,中位年龄66岁,共发现73处结直肠癌灶,多位于近端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共检出淋巴结527枚,阳性10枚(1.9%),淋巴结阳性患者占同时性多原发癌的37.5%(12/32);27例为双原发癌,3例为三原发癌,2例为五原发癌;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75%和74.38%。异时性多原发癌10例,年龄33~86岁,第一癌多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区域,第二癌多位于升结肠区域;共检出淋巴结276枚,阳性率12.3%(34枚),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00%和66.67%。结论多原发结直肠癌在临床上不少见,其分布有一定规律。临床中应引起重视,提高早期诊断率。应早期手术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56.
目的:分析慢传输型便秘对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影响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2010年10月1日—2017年10月1日收治的1307例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其中无便秘组患者1128例,伴慢传输型便秘组179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患者109例,其中无便秘组92例,伴慢传输型便秘组17例。通过比较两组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发生瘘的级别等来分析慢传输型便秘对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影响;在伴慢传输便秘组中根据术后吻合口近和(或)远端肠壁是否存在神经节细胞减少(或缺失)分为两组,通过比较两组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瘘的级别等进一步从病理学方面研究慢传输型便秘对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影响。结果:伴慢传输型便秘组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9.50%,高于无便秘组8.16%(P0.05);但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时间(7.34±3.17)天,晚于无便秘组(6.08±2.55)天(P0.05);在179例伴慢传输型便秘组中,神经节细胞正常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7.89%,低于神经节细胞减少或缺失组12.31%(P0.05);且瘘的发生时间短于神经节细胞减少或缺失组[(6.12±3.29)天vs(8.71±4.36)]天(P0.05)。结论:慢传输型便秘增加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且延长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时间;慢传输型便秘增加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可能与结直肠切除范围不够,导致吻合口近和(或)远端肠壁存在神经节细胞的减少或缺失有关。  相似文献   
57.
近年来,抗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药物在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错配修复缺陷治疗中的成功使得该疾病的免疫治疗得以重视。然而,失配修复缺陷的结直肠癌患者仅占结肠癌患者的一部分。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将免疫治疗应用到疾病的早期阶段,包括辅助一线治疗,以及检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敏感性。然而,哪些患者能够从该免疫治疗中获益仍是值得商榷的问题,因为这类药物具有自身免疫毒性。PD-1的配体之一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1)作为一种检测生物标记物,其检测可以通过免疫组化来实现。但其免疫组化的检测存在一些混杂因素,包括应用不同的检测抗体、不同的免疫组化临界值、肿瘤组织的采集准备方式不同、处理过程的不同、原发与继发的活检标本、肿瘤源性或诱导的PD-L1表达,以及肿瘤与免疫细胞的染色等。目前的结果表明,免疫组化检测肿瘤过表达PD-L1的患者在接受抗PD-L1治疗时临床效果更理想,而有些低表达的肿瘤也对该治疗有所缓解,这使PD-L1的分析中存在复杂性。阐明宿主免疫系统与肿瘤微环境的机制则能够更好地解释针对PD-L1药物是否让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58.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其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且严重。化疗是结直肠癌常见治疗方式之一,并与营养不良独立相关,化疗后患营养不良风险增大且营养不良进一步加重。同时,营养不良可导致患者化疗疗效差及预后不良,并增加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降低生存率等。营养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在肿瘤综合治疗中有重要作用,且多学科团队合作是有效的营养干预模式。目前营养治疗主要包括营养咨询、口服营养补充剂、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等,相关指南和研究表明在营养治疗时应首选口服营养补充剂及肠内营养,仅在采用以上治疗后仍存在营养不足或无法进行肠内营养时行肠外营养。本文主要对结直肠癌患者营养状况与化疗之间关系、营养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及相关指南进行综述,以期引起临床上对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营养治疗方面重视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对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间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专业的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采用焦虑(SAS)和抑郁(SDS)自评量表以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价,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服务评价量表对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不同护理方案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中的总体健康、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活力及社会功能6个子项目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患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 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 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