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275篇
  免费   5296篇
  国内免费   5003篇
耳鼻咽喉   1421篇
儿科学   1747篇
妇产科学   407篇
基础医学   7759篇
口腔科学   927篇
临床医学   15400篇
内科学   7354篇
皮肤病学   665篇
神经病学   10490篇
特种医学   37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7篇
外科学   9730篇
综合类   28375篇
预防医学   5915篇
眼科学   1149篇
药学   10639篇
  230篇
中国医学   7534篇
肿瘤学   2934篇
  2024年   883篇
  2023年   2842篇
  2022年   3467篇
  2021年   4245篇
  2020年   3005篇
  2019年   2874篇
  2018年   1488篇
  2017年   2246篇
  2016年   2629篇
  2015年   3018篇
  2014年   4977篇
  2013年   4832篇
  2012年   6295篇
  2011年   6948篇
  2010年   6239篇
  2009年   6316篇
  2008年   6937篇
  2007年   6335篇
  2006年   6198篇
  2005年   6420篇
  2004年   5016篇
  2003年   4370篇
  2002年   3538篇
  2001年   2912篇
  2000年   2096篇
  1999年   1785篇
  1998年   1398篇
  1997年   1236篇
  1996年   1123篇
  1995年   1067篇
  1994年   902篇
  1993年   616篇
  1992年   540篇
  1991年   465篇
  1990年   364篇
  1989年   476篇
  1988年   137篇
  1987年   124篇
  1986年   88篇
  1985年   72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该研究旨在探讨越南人参皂苷R7(R7)对LPS及TNF-α联合诱导下大鼠星形胶质细胞C6的激活抑制作用及机制。取对数生长的C6细胞,在无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饥饿培养24 h后,使用0.25%胰酶将其消化收集,按1.5×106个/mL密度接入培养板中培养过夜。实验分组如下:对照组(无药物处理),模型组(LPS 1 mg·L~(-1),TNF-α10μg·L~(-1)处理24 h),给药组(分别用6.25,12.5,25,50,75μmol·L-1R7,4μmol·L~(-1)L-NMMA预处理2 h后,再经过LPS 1 mg·L~(-1),TNF-α10μg·L~(-1)刺激24 h)。处理之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Griess法检测培养基中NO含量,ELISA法检测培养基中IL-6,TNF-α浓度,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相关炎症基因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细胞中NF-κB信号分子的激活。研究发现,与模型组相对比,R7量效相关性降低C6细胞的NO释放水平,其IC50约为34μmol·L~(-1);同时,R7减少LPS及TNF-α刺激造成的细胞增殖。50μmol·L-1R7可以显著降低iNOS(P0.001),TNF-α(P0.001),IL-1β(P0.05)以及COX-2(P0.001)的基因表达,不能下调IL-6的基因表达,但可以减少TNF-α(P0.001)及IL-6(P0.001)的释放。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不同剂量R7(25,50,100μmol·L-1)均可显著抑制NF-κB转录活性(P0.05,P0.01及P0.001)。研究表明,R7可以抑制LPS及TNF-α联合诱导炎症因子基因表达及分泌,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F-κB转录活性相关,提示其在神经炎症相关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可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吻合第一掌背动脉Kite皮瓣桡侧神经增强拇指指腹感觉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08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吻合第一掌背动脉Kite皮瓣桡侧神经的方法治疗拇指指腹皮肤缺损患者40例为实验组,采用吻合第一掌背动脉Kite皮瓣桡侧神经的方法增强拇指指腹感觉功能;以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拇指指腹皮肤缺损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不吻合kite皮瓣桡神经。所有患者均记录指腹感觉恢复功能和术后皮瓣周围外观及有无神经瘤形成。结果 1实验组seddon感觉评定减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拇指皮瓣外观良好,功能满意,色泽与周围肤色相近。3两组患者术后神经瘤形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第一掌背动脉Kite皮瓣桡侧神经可以更大限度地增强拇指指腹感觉,降低患者伤残率,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93.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是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项分化潜能的神经前体细胞。它能最终分化形成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因此对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和损伤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成为神经系统领  相似文献   
994.
流行病学研究证实,有规律的有氧运动能降低药物滥用的可能性。基础和临床研究显示,运动可作为药物依赖的一种潜在的干预手段,在成瘾依赖的各个阶段产生有益和持久的保护作用。运动的这种保护作用与其调节药物依赖相关的神经适应性改变有关。运动可调节各种神经递质系统以及细胞内信号传递,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促进神经再生和胶质细胞再生和调控表观遗传学变化等提升大脑对成瘾物质损害的抵抗力,降低大脑对药物的渴求感,预防复吸。此外,运动的强度、时间和类型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本文着重从运动干预药物依赖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面综述了以运动为基础的单独或辅助其他治疗手段干预药物成瘾。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消痹汤联合温针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胶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DP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消痹汤联合温针灸治疗,两组均治疗3周.检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周后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水平,统计两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疼痛评分(VAS)、生活质量评分(SF-36).结果 观察组治疗3周后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MCV、SCV均较对照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周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为87.23%(41/47),高于对照组的57.45%(2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8%(3/47),与对照组的4.26%(2/4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SF-36评分较对照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联合采用消痹汤与温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其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改善预后,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对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4月糖尿病导致神经病变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饮食、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的同时,予以维生素B1、甲钴胺、血塞通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依帕司他,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0%,对照组为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NCV和MNCV组间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帕司他能够明显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7.
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PKC是开发治疗肿瘤疾病药物的潜在分子靶点。目前,几种PKC抑制剂已经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但是同时也为靶向PKC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开发带来了新的挑战。该文拟对近年来蛋白激酶C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8.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是从中国的绿茶中所提取的一种多酚类成分。EGCG是绿茶儿茶素中含量最高的组分,是一种最有效的抗氧化多酚,其具有较大的活性、水溶性。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EGCG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抗突变、抗辐射和紫外线以及对心脑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等活性。本文就已报道的EGCG相关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概述,为进一步探索EGCG的药用价值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臂丛神经合并血管损伤的诊断、显微外科治疗及临床效果。方法对9例臂丛神经合并血管损伤的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在修复臂丛神经的同时修复损伤的血管,其中,行大隐静脉桥接移植6例,行人工血管移植3例。结果本组9例患者,术后患肢血运良好,随访6—24个月,超声或造影证实血管通畅,患肢功能部分恢复。结论明确臂丛神经合并血管损伤的诊断,采用有效的显微外科技术,根据具体血管损伤的情况,选用不同的血管修复材料,早期修复血管及臂丛神经,有望改善患肢血运,促进臂丛神经的恢复,延缓肌萎缩进程,从而提高臂丛神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臭氧注射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_2012年12月医院收治的臀上皮神经卡压症患者113例,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6例与观察组57例。对照组采用单纯2%利多卡因2ml ﹢曲安奈德20mg ﹢甲钴胺0,5mg ﹢0,9%氯化钠溶液混合液于臀上皮神经入臀处的压痛点行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臭氧注射,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臭氧注射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症简便易行且安全可靠,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