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3篇 |
免费 | 33篇 |
国内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17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38篇 |
内科学 | 8篇 |
神经病学 | 7篇 |
特种医学 | 62篇 |
外科学 | 45篇 |
综合类 | 105篇 |
预防医学 | 13篇 |
眼科学 | 5篇 |
药学 | 30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4篇 |
肿瘤学 | 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29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26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8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乳腺癌注射放射性示踪剂定位前哨淋巴结技术的最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哨淋巴结活检 (sentinellymphnodebiopsy ,SLNB)是肿瘤外科 90年代兴起的一项新技术。 1998年Beechey New man[1] 指出 ,SLNB是乳腺癌外科治疗的一次革命 ,现正成为国内、外肿瘤临床研究的热点 ,其目的是探讨前哨淋巴结(sentinellymphnode ,SLN)能否反映腋窝淋巴结的状况 ,在早期乳腺癌中SLNB能否取代常规的腋窝淋巴结解剖 (axillarylymphnodedissection ,ALND) ,以减少患侧上肢淋巴水肿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项研究的动物实验和… 相似文献
32.
皮内注射利多卡因示踪剂观察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的逆行神经追踪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皮内注射利多卡因是否能通过皮内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在神经系统形成高药物浓度,并与静脉注射相比较。
方法:实验于2004-10/11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生物实验室进行。将12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皮内注射组和静脉注射组两组,每组6只,两组又分为给药后18,22,26h3个亚组,每亚组2只。皮内注射组在家兔肩胛区脊柱T3-4棘突两旁1cm的皮肤坡内注射10g/L利多卡因4mg/kg,分两三点注入,使之呈苍白桔皮样皮丘;静脉注射组经静脉缓慢推注10g/L利多卡因4mg/kg。在给药后相应时间点处死兔,取脊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脊髓、下丘脑和肌肉,分别匀浆测定利多卡因含量。每组3个时间点所取组织作为一组,取平均值进行比较。
结果:12只兔进入结果分析。①组间比较:皮下注射组脊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下丘脑和肌肉的利多卡因含量显著高于静脉注射组[(248.1&;#177;8.6),(164.1&;#177;4.7),(15.7&;#177;1.0),(23.7&;#177;2.6)ng/g;(29.8&;#177;2.4),(55.7&;#177;2.8),(0.98&;#177;0.26),(1.98&;#177;0.3)ng/g,P〈0.011;脊髓利多卡因含量显著低于静脉注射组[(20.7&;#177;2.7),(24.8&;#177;2.3)ng/g,P〈0.05]。②组内相比:皮下注射组脊神经节利多卡因含量显著高于肠系膜下神经节(P〈0.01);脊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显著高于脊髓、下丘脑和肌肉(P〈0.01)。
结论:皮内注射利多卡因,能通过皮内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在脊神经节和肠系膜下神经节形成高药物含量,还能到达下丘脑,高于静脉给药途径。皮内注药主要作用部位是脊神经节和肠系膜下神经节。 相似文献
33.
冬虫夏草对大鼠被动性Heymann肾炎肾小球基膜阴电荷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研究冬虫夏草对被动性Heymann肾炎(PHN)肾小球基膜阴电荷分布的影响,为治疗提供线索。方法:以polyethleneimine(PEI)为阳离子示踪剂,采取体外标记法检测PHN不同时相肾小球基膜阴电荷分布。观察其与上皮下免疫复合物、蛋白尿之间的关系,并观察冬虫夏草对该模型的干扰作用。结果:⑴PHN一定时相的肾小球基膜阴电荷分布与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大小、数量及蛋白尿有直接关系。⑵冬虫夏草能够抑制PHN肾小球上皮下免疫复合物的形成,维护肾小球基膜阴电荷屏障,使蛋白尿明显减轻。结论:⑴肾小球基膜负电荷屏障的改变是造成PHN肾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⑵冬虫夏草对PHN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淋巴示踪剂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清扫和病理检查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共103例,分为示踪剂组和对照组,示踪组又随机分为两个亚组,其中A组采用纳米炭为示踪剂,B组采用亚甲蓝为示踪剂,对照组不采用淋巴结示踪剂。观察各组淋巴结示踪的结果。结果 A组的起始示踪时间显著早于B组,而持续示踪时间显著长于B组。A组检获的淋巴结枚数显著高于B组和对照组,A组检获的微小淋巴结(2 mm)比率也显著高于B组。3组淋巴结转移率无统计学差异,A组染色淋巴结出现肿瘤转移比率显著高于B组。结论纳米炭的淋巴趋向性和示踪效果均优于亚甲蓝,可增加甲状腺癌淋巴结清扫彻底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5.
采用磁共振示踪法探讨大鼠脑细胞间隙内物质转运清除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磁共振示踪法探讨脑细胞间隙(ECS)内物质转运规律及外界刺激对其转运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尾状核-对照组、丘脑-对照组、尾状核-运动组和丘脑-疼痛组,通过立体定位技术将示踪剂Gd-DTPA导引至尾状核和丘脑区的ECS,在示踪剂注射前和注射后不同时间点进行MR扫描,直至Gd-DTPA所致的高信号消失,通过图像后处理和数学建模技术,计算示踪剂在ECS内的半衰期,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组结果。结果 尾状核ECS内的Gd-DTPA可转运至邻近皮层区,丘脑ECS内Gd-DTPA的转运局限于原位,未观察到向邻近区域进行跨区域转运。尾状核-对照组、丘脑-对照组Gd-DTPA的半衰期分别为(104.30±54.12) min和(49.93±2.11) min (t=2.839,P<0.05)。尾状核-运动组Gd-DTPA的半衰期分别为(113.42±47.32) min,与尾状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9,P>0.05)。丘脑-疼痛组的Gd-DTPA的半衰期为(109.40±10.33) min,较丘脑-对照组显著延长(t=15.954,P<0.05)。结论 磁共振示踪法是研究脑ECS内物质转运规律的有效手段,外界刺激可调控相关脑区ECS内物质的转运清除。 相似文献
36.
统治了乳腺癌外科近100年的Halsted手术主要包括乳房切除及全腋窝清扫两大部分。20世纪后期,乳腺癌外科治疗发生了第1次变革,即从乳房切除到保留乳房手术;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发生了第2次变革即从腋窝清扫(ALND)到以保留腋窝为最终目标的哨兵淋巴结活检手术。所谓哨兵淋巴结(SLN)就是接受来自肿瘤的淋巴引流的第1个或者数个淋巴结(LN)。SLN概念主要基于腋窝LN有序转移理论,即腋窝淋巴结转移以递增的形式从腋窝的较低水平到较高水平(LevelⅠ→Ⅱ→Ⅲ)。据此,SLN是最有可能首先发生转移的,如果SLN没有转移,腋窝其它LN应该是没有转移…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探讨纳米炭淋巴结示踪剂在分化型甲状腺癌Ⅵ区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1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与观察组59例,两组均行甲状腺癌根治手术+Ⅵ区淋巴结清扫,观察组在术中给予纳米炭作为淋巴结示踪剂,对照组在术中给予亚甲蓝作为淋巴结示踪剂。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起始示踪时间、Ⅵ区淋巴结清扫数量、血钙水平、甲状旁腺素水平、误切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复发率。结果 (1)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起始示踪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其Ⅵ区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对照组(P0.05);(3)两组手术后的血钙水平、甲状旁腺素水平均较手术前降低(P0.05),但在手术后,观察组的血钙水平、甲状旁腺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4)组间误切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5)组间术后疼痛评分比较,观察组术后8h、12h、24h、48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6)术后随访1年、2年,观察组的1年复发率、2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米炭作为淋巴结示踪剂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手术中,可对患者Ⅵ区淋巴结予以更好地显示,可彻底清扫Ⅵ区淋巴结,减少术后肿瘤复发,还可有效减少误切,减轻手术操作对患者血钙及甲状旁腺素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于甲状腺癌根治术中。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纳米炭淋巴示踪剂指导进展期胃癌淋巴结清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示踪剂组,比较两组淋巴结的检获情况。结果 84例胃癌患者全部由同组手术者施行D2式胃癌根治术,其中对照组共检获淋巴结734枚,平均每例检获(17.98±2.90)枚,示踪剂组共检获淋巴结1 091枚,平均每例检获(26.78±4.31)枚,后者检获数量明显高于前者(P<0.05)。示踪剂组平均每例患者清扫的N1组淋巴结数(16.24±3.80)枚和N2(11.80±3.66)枚均高于对照组(9.72±2.42)枚和(9.03±2.56)枚(P<0.05)。示踪剂组黑染淋巴结为547枚,黑染度为50.14%。N1淋巴结黑染度(51.42%)较N2(48.36%)高,黑染淋巴结中发生癌细胞转移的阳性率(18.28%)高于未黑染淋巴结(6.43%),同时高于对照组(9.26%)。结论纳米炭淋巴示踪剂在指导进展期胃癌淋巴结的清扫中,明显提高了淋巴结(包括转移阳性)的检获数量。 相似文献
39.
40.
哈得逊薄砂层属于超深超薄油藏, 纵横向上储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 注采井组内油井受效不均衡导致开发效果变差。之前采用稳定同位素监测剩余油分布情况及注入水推进方向、速度等, 存在药剂种类少、易受井间干扰、水样后处理有较强放射性等问题, 近年逐渐改用可选种类多、无放射性污染、在该油藏适应性较好的微量物质示踪剂。以该油藏中部3个相邻注采井组为例, 13口油井中有6口井在297d的取样监测后见到显示, 推进速度为2.87~5.04m/d,其解释结果与前期同位素监测的变化趋势、生产动态基本吻合。经分析认为注入水突破是导致含水率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 采取油井堵水、水井调剖或分层注水工艺可提高注水波及体积及驱油效率。迄今在哈得逊薄砂层油藏应用65 井次,在轮南、塔中、东河塘等老区应用近179井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