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35篇 |
免费 | 236篇 |
国内免费 | 115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5篇 |
妇产科学 | 25篇 |
基础医学 | 167篇 |
口腔科学 | 18篇 |
临床医学 | 805篇 |
内科学 | 868篇 |
皮肤病学 | 121篇 |
神经病学 | 34篇 |
特种医学 | 22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222篇 |
综合类 | 1626篇 |
预防医学 | 269篇 |
眼科学 | 4篇 |
药学 | 688篇 |
19篇 | |
中国医学 | 497篇 |
肿瘤学 | 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篇 |
2023年 | 194篇 |
2022年 | 229篇 |
2021年 | 315篇 |
2020年 | 217篇 |
2019年 | 161篇 |
2018年 | 97篇 |
2017年 | 119篇 |
2016年 | 177篇 |
2015年 | 162篇 |
2014年 | 309篇 |
2013年 | 316篇 |
2012年 | 370篇 |
2011年 | 393篇 |
2010年 | 331篇 |
2009年 | 318篇 |
2008年 | 327篇 |
2007年 | 296篇 |
2006年 | 310篇 |
2005年 | 228篇 |
2004年 | 148篇 |
2003年 | 162篇 |
2002年 | 121篇 |
2001年 | 73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36篇 |
1998年 | 37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37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Betatrophin是一种新发现的影响糖脂代谢的因子。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比较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的Betatrophin水平,并探讨其与三酰甘油(T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冠心病组(107例)及与其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匹配的对照组(35例)的Betatrophin水平。根据HbA1c水平将冠心病组分为冠心病HbA1c正常组和冠心病HbA1c升高组。获取其他临床指标,并测定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肌酐(Scr)、尿酸(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等,分析Betatrophin与其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Betatrophin水平比对照组降低26.6%(P =0.040)。冠心病HbA1c正常组比对照组降低33.0%(P =0.001),冠心病HbA1c升高组比冠心病HbA1c正常组Betatrophin水平升高22.6%(P =0.020)。冠心病组患者Betatrophin与HbA1c呈正相关(r =0.223,P =0.021)。冠心病组男性患者比女性Betatrophin水平更低[(0.149±0.068) vs (0.181±0.078)ng/ml,P =0.028]。结论 Betatrophin可能是与冠心病患者糖脂代谢调节相关的一个新因子。
相似文献9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方法选择该院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4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收治的64例不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两组的总胆固醇水平、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以及血尿酸水平差异不明显,观察组的空腹血糖水平、三酰甘油水平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同时观察冠状动脉病变以及弥漫性病变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2型糖尿病能够加重冠心病病变。 相似文献
93.
目的对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辅助心理干预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并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进行讨论。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接收冠心病并发抑郁症患者共计87例,患者根据意愿自主选择治疗方式,并以此为分组依据,43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传统给药,44例患者为试验组,接受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后西雅图心绞痛调查表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西雅图心绞痛调查评分不及试验组(P0.05)。结论将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辅助心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并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临床效果明显,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94.
95.
目的 分析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8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21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 21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60.8±
10.7)岁;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者17例;JAK2V617F基因突变阳性者16例;既往有血栓病史者6例;入院平均血小板计数为(880±360)×109/L;急性心肌梗死起病者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者9例,稳定型冠心病者5例;病变累及左前降支者17例;9例患者行支架置入治疗,共置入支架12枚;16例患者接受了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5例患者接受阿司匹林单抗治疗;20例患者院外长期口服羟基脲治疗,1例患者行干扰素治疗;平均随访时间(27±17)个月,随访期间平均血小板计数(395±116)×
109/L,较入院时下降(P?<0.05)。1例患者于治疗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1例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及脑梗死,1例
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及脑出血,1例患者发生脑梗死,1例患者发生肺栓塞。结论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合并冠心病患者最常累及冠状动脉的左前降支,且起病表现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者多见,心血管危险因素及JAK2V617F基因突变与其发病相关,临床上需注意预防脑血管并发症及出血事件。 相似文献
96.
97.
目的 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与中青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病变程度及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和如皋市人民医院就诊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13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8例;病变支数:单支病变59例,双支病变39例,三支病变32例;按照狭窄程度分为轻度46例,中度54例,重度30例。另取同期该院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或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1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HDL-C/ApoA1、MCP-1、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酸激酶(CK)、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及Gensini评分。结果 观察组HDL-C/ApoA1低于对照组(P <0.05),MCP-1、CK-MB、CK、cTnⅠ、WBC、hs-CRP、ST2高于对照组(P <0.05)。AMI和...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药物性胆汁淤积型肝损伤患者基本信息、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的住院患者中诊断为药物性胆汁淤积型肝损伤的病例资料,记录其临床数据,至少随访6个月。结果 共有105例药物性胆汁淤积型肝损伤患者,中位年龄55岁,男性占比54.3%,多无特异性临床症状。所涉及的药物近80余种,前3位依次为中药(34.3%)、抗肿瘤药(22.9%)、抗生素(10.5%)。49例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患者中,有7例(14.3%)患者存在硬化性胆管炎样改变。105例患者中治愈53例(50.5%),好转41例(39.0%),未愈7例(6.7%),死亡4例(3.8%),总有效率为89.5%。结论 药物性胆汁淤积型肝损伤主要发生于老年患者,涉及药物种类较多,以中药最为多见。药物还可引起类似于硬化性胆管炎样改变,因此应将药物性胆汁淤积型肝损伤作为胆汁淤积和胆管造影异常患者的鉴别诊断之一。基础肝病对患者预后无影响。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示:Roussel Uclaf因果关系评价法(RUCAM)评分低、血红蛋白水平低、住院时间短以及白细胞计数高是药物性胆汁淤积型肝损伤患者转归的独立危... 相似文献
9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指机体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发血管阻塞或狭窄,导致机体心肌血氧不足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常并发急性心力衰竭[1]。急性心力衰竭是指机体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或加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常见临床症状有体液潴留、呼吸困难、乏力等[2]。冠心病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若未得到有效及时治疗,严重者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3]。故本研究分析曲美他嗪联合呋塞米及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