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36篇
  免费   916篇
  国内免费   754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79篇
妇产科学   69篇
基础医学   338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1904篇
内科学   1561篇
皮肤病学   103篇
神经病学   360篇
特种医学   3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775篇
综合类   6164篇
预防医学   2863篇
眼科学   93篇
药学   5718篇
  34篇
中国医学   1493篇
肿瘤学   433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11篇
  2022年   296篇
  2021年   469篇
  2020年   327篇
  2019年   347篇
  2018年   200篇
  2017年   395篇
  2016年   412篇
  2015年   534篇
  2014年   827篇
  2013年   877篇
  2012年   1099篇
  2011年   1025篇
  2010年   868篇
  2009年   808篇
  2008年   994篇
  2007年   882篇
  2006年   927篇
  2005年   991篇
  2004年   947篇
  2003年   1012篇
  2002年   901篇
  2001年   781篇
  2000年   772篇
  1999年   699篇
  1998年   585篇
  1997年   576篇
  1996年   577篇
  1995年   475篇
  1994年   521篇
  1993年   375篇
  1992年   367篇
  1991年   358篇
  1990年   301篇
  1989年   259篇
  1988年   110篇
  1987年   84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实验采用单标记和双标记法,分别检测4种苯并(a)芘代谢产物(anti-BPDE,syn-BPDE,3-OH-BP和9-OH-BP)对BALB/3T3细胞DNA合成和程序外DNA合成(UDS)的影响,结果表明,anti-BPDE、syn-BPDE、3-OH-BP和9-OH-BP均在不同程度上使BALB/3T3细胞DNA合成增加,但只有anti-BPDE、3-OH-BP和9-OH-BP可诱发BALB/3T3细胞的UDS,说明这些苯并(a)芘代谢产物可损伤BALB/3T3细胞的DNA,同时,这种效应与苯并(a)芘代谢产物的立体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宫颈癌细胞株HeLa、CaSki和SiHa中APC基因的表达及其与甲基化修饰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肼苯哒嗪对APC基因的去甲基化作用及其对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分析肼苯哒嗪处理前后宫颈癌细胞株APC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肼苯哒嗪对宫颈癌细胞株APC相关蛋白β-连环蛋白表达的影响;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及流式细胞术观察肼苯哒嗪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1)HeLa及CaSki细胞APC基因分别为甲基化及半甲基化,SiHa细胞APC基因无甲基化。(2)40μmol/L肼苯哒嗪处理72h后,HeLa、CaSki和SiHa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2.12.4-3.78)%、(44.31.4-2.59)%、(47.73.4-4.73)%,正常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ECV)表现为耐药;HeLa和CaSki细胞中APC基因呈去甲基化状态且APCmRNA均呈阳性表达;HeLa、CaSki和SiHa三种细胞中APCmRNA表达分别比处理前增加10.35、11.40及0.73倍。(3)40μmol/L肼苯哒嗪作用HeLa、CaSki细胞72h后,可将细胞阻滞于S期和G2-M期并诱导细胞凋亡;β-连环蛋白在细胞膜上有明显的表达。结论APC甲基化修饰是宫颈癌发生重要机制之一,肼苯哒嗪能使甲基化的APC基因去除甲基化修饰重新表达,且能抑制宫颈癌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左室组织中Gq蛋白-肌醇磷脂途径的变化,以阐明该信号转导通路在心力衰竭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心衰组和苯那普利干预组。心衰组大鼠腹腔注射阿霉素累积剂量达 20 mg·kg-1 BW 制作慢性心力衰竭模型,苯那普利组大鼠腹腔注射阿霉素同时给予苯那普利 10 mg·kg-1·d-1。4周后大鼠经颈内动脉插管至左心室行血流动力学测定,心肌组织中Gαq/11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印迹法,磷脂酶C活性测定采用酶水解同位素底物法。 结果: 心衰组大鼠左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和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左室组织中Gαq/11蛋白表达、基础磷脂酶C活性和GTPγS刺激后磷脂酶C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苯那普利组大鼠±dp/dtmax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高于心衰组(P<0.05),其左室组织中Gαq/11蛋白表达、基础磷脂酶C活性和GTPγS刺激后磷脂酶C活性均显著低于心衰组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心力衰竭大鼠左室组织中Gq蛋白-肌醇磷脂途径活性显著升高,该信号通路的过度活化可能在心衰的发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ACEI类药物苯那普利可部分逆转心衰大鼠左室组织中Gq蛋白-肌醇磷脂途径的激活。  相似文献   
994.
朱晓知 《医学信息》2007,20(6):1016-1018
目的探讨小儿氯胺酮复合苯二氮卓类药物麻醉术后清醒期的护理作用方法对28例患儿术中应用氯胺酮复合苯二氮卓类药物麻醉后清醒期行整体护理。结果本组28例经积极护理,无1例出现麻醉意外。结论小儿氯胺酮复合苯二氮卓类药物麻醉术后要防止呼吸道分泌物过多及呼吸抑制。监控患儿体温,加强安全护理,防止意外伤害;掌握正确输液输血速度,调适患儿情绪,做好心理护理,加强转出麻醉清醒室时的呼吸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保证手术质量和手术安全性,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5.
996.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为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提供理论参考.方法:60例择期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下拟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人,按照术前给药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组(D组,30例)和对照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组(N组,30例...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银杏苦内酯B(GB)对N-甲基-N-亚硝脲(MNU)诱导的大鼠视网膜变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视网膜变性模型,应用TUNEL法检测光感受器细胞凋亡,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MNU作用后不同时间大鼠视网膜中bcl-2和bax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GB治疗组外核层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MNU作用后12 h、1 d、2 d、3 d和5 d,bcl-2/bax mRNA模型组为0.36、0.15、0.29、0.42和0.64,GB治疗组为0.98、0.92、0.53、0.45和0.68,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GB治疗组Bcl-2蛋白在MNU给药后1 d表达最强,2 d阳性表达下降,3 d后阳性表达消失,模型组未见视网膜Bcl-2阳性表达;GB治疗组Bax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银杏苦内酯B能抑制MNU诱导的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凋亡,可能与上调Bcl-2的表达量,提高Bcl-2/Bax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17α雌二醇(ESUB>2/SUB>α)对稳定表达人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老因子-1(PS1)即APP /PS1基因的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Neuro-2a)(APP/PS1 NSUB>2/SUB>a)β-淀粉样蛋白(Aβ)产生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APP/PS1 NSUB>2/SUB>a细胞用10×10SUP>-9/SUP> mol/L E2α预处理2d,更换培养液后,分别进行如下处理:1.加入不同浓度ESUB>2/SUB> a(25nmol/L、50nmol/L、100nmol/L、200nmol/L)和溶媒(对照组),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APP/PS1 NSUB>2/SUB> a细胞内和细胞外的Aβ蛋白水平及细胞BACE1蛋白水平;2.加入 100nmol/L ESUB>2/SUB>α、20nmol/L葡萄糖和5mIU葡萄糖氧化酶(GOX)。24h后,进行二氢乙啶(DHE)染色观察APP/PS1 N2a细胞中活性氧(ROS)含量的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E2α(25nmol/L、50nmol/L、100nmol/L、200nmol/L)处理后,细胞外Aβ蛋白水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了解职业苯接触及慢性苯中毒工人外周血中T细胞受体信号传导通路FcεRIγ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22例职业苯接触工人、12例慢性苯中毒工人及9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FcεRI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正常人、职业苯接触及慢性苯中毒工人FcεRIγ基因表达水平的中位数分别为37.50%、12.65%、7.41%,职业苯接触及慢性苯中毒工人FcεRIγ基因表达与正常成人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尽管慢性苯中毒工人外周血中FcεRIγ基因表达水平降低程度较职业苯接触更为明显,但二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苯接触及慢性苯中毒工人外周血中T细胞FcεRIγ基因表达水平均下调,这种表达异常可能与接触苯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苯并(a)芘[B(a)P]对神经细胞毒性、细胞凋亡与细胞色素P4501Al( CYP1A1)诱导表达的关系.方法 选用新生1 ~3d的SD大鼠,分离大脑皮质,进行神经元培养,在细胞培养第5天左右,选取生长良好的同批次神经细胞,以苯并(a)芘分别对神经细胞染毒,使苯并(a)芘终浓度分别为0μmoL/L、10μmol/L、20μmol/L、40μ.mol/L.继续培养40h,应用cck8试剂盒检测神经细胞活力、Annexin V和PI双染法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应用RT-PCR法检测神经细胞CYP1A1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神经元CYP1A1蛋白的表达.结果 随着苯并[a]芘浓度的增加,神经细胞活力降低,早期凋亡率逐渐增高,细胞活力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早期凋亡率仅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检验表明,细胞活力降低、凋亡率增高具有剂量依赖性.而且随B(a)P剂量的增高,CYP1A1mRNA及蛋白表达增多,有剂量-反应关系,CYP1A1基因和蛋白表达与神经细胞凋亡率的相关分析表明,神经细胞凋亡率与CYP1A1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831,P<0.01);与CYP1A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780,P<0.01).结论 苯并[a]芘可致神经细胞凋亡,神经细胞CYP1A1诱导表达是神经细胞损伤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