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68篇 |
免费 | 436篇 |
国内免费 | 21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1篇 |
儿科学 | 10篇 |
妇产科学 | 33篇 |
基础医学 | 346篇 |
口腔科学 | 423篇 |
临床医学 | 471篇 |
内科学 | 363篇 |
皮肤病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93篇 |
特种医学 | 87篇 |
外科学 | 675篇 |
综合类 | 1235篇 |
预防医学 | 191篇 |
眼科学 | 103篇 |
药学 | 490篇 |
5篇 | |
中国医学 | 519篇 |
肿瘤学 | 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0篇 |
2023年 | 154篇 |
2022年 | 135篇 |
2021年 | 174篇 |
2020年 | 138篇 |
2019年 | 124篇 |
2018年 | 71篇 |
2017年 | 96篇 |
2016年 | 139篇 |
2015年 | 157篇 |
2014年 | 204篇 |
2013年 | 225篇 |
2012年 | 279篇 |
2011年 | 295篇 |
2010年 | 233篇 |
2009年 | 242篇 |
2008年 | 257篇 |
2007年 | 255篇 |
2006年 | 248篇 |
2005年 | 280篇 |
2004年 | 240篇 |
2003年 | 223篇 |
2002年 | 158篇 |
2001年 | 143篇 |
2000年 | 107篇 |
1999年 | 74篇 |
1998年 | 74篇 |
1997年 | 72篇 |
1996年 | 69篇 |
1995年 | 54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观察三黄破瘀散外敷治疗创伤性软组织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择286例创伤性软组织肿痛患者,根据初诊日单双数分为两组,治疗组150例,对照组136例,两组患者局部冷敷后,治疗组采用三黄破瘀散外敷,对照组采用周林频谱仪治疗,观察两组疼痛和肿胀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用药后12h、24h、36h、48h疼痛及肿胀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破瘀散外敷对创伤性软组织肿痛有较好的消肿、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132.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7,(1):8-12
目的 :通过研究炎症因子白介素-6对骨细胞表达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的影响,为更好地理解炎症因子在骨细胞参与骨重塑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体外培养MLO-Y4细胞系细胞,并应用不同浓度的人工合成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6受体(IL-6R),共同作用刺激骨细胞24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印迹试验、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RANKL以及酪氨酸激酶2(JAK2)的磷酸化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应用不同浓度人工合成的IL-6和IL-6R,共同作用刺激骨细胞后,RANKL的表达水平随着IL-6的浓度增加而增加,并且IL-6通路中的JAK2蛋白磷酸化亦增加,提示IL-6及其受体可以促进骨细胞表达RANKL,并且与JAK2的活化密切相关。结论 :炎症因子IL-6可以通过增加JAK2蛋白的磷酸化,来促进骨细胞表达RANKL。 相似文献
133.
目的:研究帕米膦酸钠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压力侧破牙骨质细胞及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4只6周龄SPF级健康雌性Wistar大鼠,建立正畸牙移动动物模型,每只大鼠上颌分实验侧和对照侧,于安装矫治器前3d,于实验侧大鼠第一磨牙近中腭侧黏骨膜下注射帕米膦酸钠50 μL,对照侧注射0.9%生理盐水50 μL,每3d注射1次.于正畸加力3、7、14 d时分批处死8只大鼠,制作牙周组织切片,观察破牙骨质细胞数量,免疫组化观察ODF的表达情况.采用PASW Statistics 18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侧在3、7、14d时,第一磨牙压力侧破牙骨质细胞的数目均少于对照侧,其中,7、14d时两侧差异显著(P<0.05);实验侧在3、7、14d时,第一磨牙压力侧ODF阳性表达均低于对照侧,其中,7、14 d时两侧差异显著(P<0.05).结论:局部注射二膦酸盐帕米膦酸钠能够减少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压力侧破牙骨质细胞的数量及ODF的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134.
135.
过去的20年,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作为一种可溶性糖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受体中的一员,在临床相关研究中一直作为调节骨代谢及血管疾病相关因子被报道。近年来研究证实2型糖尿病(T2DM)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相关,T2DM作为冠心病的等危症愈加受到重视。进一步研 相似文献
136.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2,(46):8541+8740
应力刺激在组织构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涉及的领域包括调节细胞信号通路,促进骨关节损伤的修复,促进细胞生长和分化等。适当的应力刺激可以促进骨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功能的维持,但过度或持续时间过长的机械力刺激会对骨细胞造成损害。目前关于成牙骨质细胞在体外 相似文献
137.
背景:V-ATPase a3转运系统在破骨细胞对于骨吸收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目的:归纳总结V-ATPase a3转运系统在骨折修复中的表达,以及V-ATPase a3转运系统抑制剂对于骨折愈合的影响,进而能更好的指导临床。方法:在国内外期刊数据库中检索近10年内国内外文献,按检索关键词检索相关文献,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对其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后采纳。结果与结论:V-ATPase a3转运系统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质膜和细胞器膜上,V-ATPase a3有2个结构域V0和V1,V0结构域是质子转运的通道,V1结构域主要是水解ATP供能。V-ATPase a3转运系统集中存在于破骨细胞皱褶缘上,逆浓度梯度转运H+,为破骨细胞提供酸性环境,溶解无机物,为水解酶创造微环境降解有机物,参与骨吸收。因而V-ATPase a3转运系统在骨折的修复与重塑中选作研究靶点。 相似文献
138.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足月胎膜早破(PROM)孕妇感染监测中作用.方法 选择近1年胎膜早破孕妇110例为研究组,按破膜时间分为两组,即破膜时间≤24 h组和破膜时间>24 h组,选择同期住院分娩的正常孕妇11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CRP及WBC,根据结果进行相应处理.结果 胎膜早破孕妇血CRP和WBC明显升高,且破膜时间>24 h孕妇血CRP和WBC明显高于破膜时间≤24 h孕妇和正常孕妇,差异显著(P〈0.05);应用抗生素1 d后胎膜早破孕妇血CRP和WBC明显升高,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应用3 d抗生素后血CRP和WBC又明显下降,与应用抗生素1 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临床上预测胎膜早破孕妇是否合并感染,可将CRP与血常规WBC联合检测,其方法简单、快速,对临床上合理应用抗生素及指导后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9.
徐黎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9,18(22):174-175
眼球破裂伤是开放性眼外伤当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类型,是眼外伤致盲的主要原因。由于社会各方面的因素,眼外伤的患者近几年来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受伤者多为儿童及青壮年,且男多于女。作为一组接受治疗的特殊病人,承受着躯体和心理上的创伤和痛苦,而且又因受伤者的家庭、社会对位、文化修养及心理自控能力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反应也不同,因此在临床工作和周围环境中做好这类病人的心理分析和心理护理,对症治疗和康复以及提高医护的社会效应都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0.
《中华消化杂志》2022,(6)
目的探讨胰腺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未分化癌(UPC-OGC)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4月至2019年1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病理确诊为UPC-OGC、术前行上腹部CT或MRI检查且临床和病理资料完整的11例患者。分析所有UPC-OGC患者的CT、MRI图像特征, 包括病灶位置、数目、形态、大小、边界, 平扫、强化特点, 周围侵犯、转移情况等。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例UPC-OGC患者的肿瘤病灶均为单发, 病灶最大径(范围)为(4.84±2.96) cm(2.00~12.80 cm)。7例UPC-OGC患者肿瘤病灶位于胰头, 2例位于胰体, 1例位于胰尾, 1例位于胰体尾部。3例UPC-OGC患者肿瘤病灶形态为类圆形, 8例患者肿瘤病灶形态为椭圆形伴分叶。8例UPC-OGC患者肿瘤病灶边界清晰, 3例患者肿瘤病灶边界不清。7例UPC-OGC患者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检查, CT平扫检查示肿瘤实性区CT值与正常胰腺实质相近[(37.14±6.10) HU比(43.14±4.55) HU],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