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839篇
  免费   6662篇
  国内免费   2238篇
耳鼻咽喉   723篇
儿科学   1362篇
妇产科学   1132篇
基础医学   2433篇
口腔科学   433篇
临床医学   12721篇
内科学   9453篇
皮肤病学   317篇
神经病学   3497篇
特种医学   21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1篇
外科学   6561篇
综合类   27332篇
预防医学   4911篇
眼科学   473篇
药学   8574篇
  316篇
中国医学   1709篇
肿瘤学   12532篇
  2024年   1179篇
  2023年   4433篇
  2022年   5125篇
  2021年   5366篇
  2020年   4112篇
  2019年   3908篇
  2018年   1819篇
  2017年   2744篇
  2016年   2914篇
  2015年   2809篇
  2014年   4122篇
  2013年   3881篇
  2012年   4464篇
  2011年   4440篇
  2010年   4152篇
  2009年   3957篇
  2008年   4295篇
  2007年   3630篇
  2006年   3331篇
  2005年   3716篇
  2004年   3812篇
  2003年   3652篇
  2002年   2743篇
  2001年   2597篇
  2000年   1934篇
  1999年   1509篇
  1998年   1274篇
  1997年   1099篇
  1996年   875篇
  1995年   846篇
  1994年   567篇
  1993年   356篇
  1992年   317篇
  1991年   295篇
  1990年   204篇
  1989年   170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了解P16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0例胃癌、18例胃良性疾病及15例胃正常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织中P16蛋白的阳性率(25%)低于胃良性疾病(61.11%)及胃正常组织(63.33%),差异有显性(P<0.05)。P16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分化、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及预后关系密切(P<0.05),与患年龄、性别、肿瘤位置无关。结论:P16基因蛋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P16蛋白可作为判别胃良、恶性疾病及胃癌患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多基因表达及Agnor联合检测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80例胃癌组织进行EGF-R、P53、PCNA基因表达检测及AgNOR定量分析。结果 EGF-R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组、进展期组和生存时间≤3年组分别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早期组和生存时间>3年组,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P53表达:在低分化组高于高分化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进展期组和生存时间≤3年组分别明显高于早期组和生存时间>3年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PCNA表达:在低分化组高于高分化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进展期组和生存时间≤3年组分别明显高于早期组和生存时间>3年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AgNOR量的变化:低分化组高于高分化组,差异有显著性或高度显著性(P<0.05或P<0.01),进展期组和生存时间≤3年组与早期组和生存时间>3年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联合检测EGF-R、P53、PCNA和AgNOR有助于判断胃癌的生物学特性和预后。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超声探讨与小儿室间隔缺损(VSD)自然愈合的相关因素。方法:超声诊断并随访212例VSD自然愈合小儿,观察年龄、VSD大小、VSD部位、心脏大小及肺动脉流速与VSD自然愈合的关系。结果:212例VSD自然愈合小儿中6岁以内175例。VSD直径≤0.5cm172例,~0.9cm33例,≥1.0cm7例。膜部155例,隔瓣后54例,肌部3例。203例VSD自然愈合小儿中心脏大小正常151例,左房  相似文献   
994.
职业性慢性放射病临床诊断及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放射病(以下简称慢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以受照剂量,临床症状,造血功能,T淋巴细胞百分率,染色体畸变率对30例慢性放射损伤患者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对其中11例慢放病用胸腺肽治疗并追踪观察10年。结果:慢放病患者受照剂量超过2Sv,白细胞下降伴有几髓造血功能障碍,T淋巴细胞百分率下降,染色体畸变率显著上升。胸腺肽能改善临床症状,显著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慢放病各项指标恢复依时间顺序为:T淋巴细胞百分率(2年),临床症状(3.5年),造血功能(5~8年),染色体畸变率(10年)。结论:受照剂量是误断慢放病的重要依据;白细胞总数、骨髓造血功能改变是诊断的关键;T淋巴细胞百分率、染色体畸变率可作为鉴别诊断指标。慢放病是一种可以恢复的职业性疾病,胸腺肽治疗有助于慢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995.
噬血细胞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噬血细胞综合征 ( HPS)是 T细胞介导的组织细胞异常增生 ,部分病例已证实 TCRγ或 β基因的单克隆重排。半数病例进展急剧 ,预后不良 ,缺乏特效治疗 ;重症病例早期异基因骨髓移植优于常规化疗或免疫抑制治疗。临床和细胞形态学、组织学与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 MH )十分相似 ,尚缺乏特异鉴别标记。 HPS比 MH多见 ,部分病例常误认为 MH。本文就 HPS有关资料 ,对该病的发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系统复习  相似文献   
996.
我院 1995年至 1997年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48例 ,测量治疗前后的心电图上相应导联的QT间期及RR间期 ,算出不同时期的QT离散度 (QTd)、校正的QT间期(QTc)及校正的QT离散度 (QTcd) ,通过分析 ,发现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及预后与QTd及QTcd值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 :48例患者年龄 38~ 6 6岁 (平均 5 2 .7岁 ) ,男 31例 ,女 17例 ,均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特征性改变。治疗方法 :采用常规的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方法 ,溶栓剂采用尿激酶 ,以及硝酸甘油、肝素、吗啡、吸氧等措施。当室…  相似文献   
997.
998.
胃癌EGF及EGFR表达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 (EGF)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表达和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 6 2例病人的胃癌标本进行EGF及EGFR的免疫组化链霉亲和素 生物素酶标法 (LSAB)检测。结果 :EGF表达阳性者的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为 77 3% ,其 5年生存率为 18 2 % ,EGFR表达阳性者的淋巴结转移可能性为 82 1% ,5年生存率为14 3%。结论 :胃癌EGF或EGFR表达阳性者均易出现淋巴结转移 ,且 5年生存率均低 ,二者可作为评估胃癌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999.
干燥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卓莉 《当代医学》2000,6(10):58-61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其病因与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除侵犯唾液腺、泪腺等外分泌腺体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外、肺、肾、胃肠道、血液系统等多器官、多系统均可受累,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干燥综合征诊断标准。干燥综合征起病隐匿、病情进展相对缓慢。病变仅局限于外分泌腺者预后良好,予对症治疗即可;而出现肺间质纤维化、肾小球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以及演变为恶性淋巴瘤者预后差,需要积极的激素及免疫抑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究结直肠间质瘤预后相关因素,并通过列线图预测该肿瘤生存概率,为指导临床评估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SEER)数据库获取1992年1月至2015年12月结直肠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预后相关资料,对入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将分析得到的独立预后因素绘制成列线图,之后采用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预测生存准确性.结果: 546例结直肠间质瘤患者被纳入研究.中位发病年龄64岁,区域淋巴结转移率9.4%.546例患者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发病年龄 > 64岁,未婚/离婚,结肠间质瘤(与直肠间质瘤相比),非手术治疗,组织分化级别高,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具有更差的肿瘤特异性生存和总生存(P均<0.05), 美国东部地区诊治患者比西部地区患者具有更长的总生存时间(P = 0.027),以上独立预后因素预测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C指数分别为0.76(95%CI: 0.72-0.80)和0.75(95%CI: 0.72-0.78).在174例组织分化级别和肿瘤部位明确的患者中,影响肿瘤特异性生存和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为年龄,组织分化级别和是否行手术治疗(P均<0.05),而肿瘤部位仅与肿瘤特异性生存显著相关(P = 0.041),未证实与总生存显著相关(P = 0.057),采用这4个预后影响因素预测546例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C指数分别是0.71(95%CI: 0.66-0.75)和0.73(95%CI: 0.70-0.77), 能较准确预测结直肠间质瘤患者总生存率.结论: 结直肠间质瘤预后受多个临床病理因素影响,列线图能为预测结直肠间质瘤患者生存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