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061篇
  免费   12929篇
  国内免费   13971篇
耳鼻咽喉   2159篇
儿科学   4050篇
妇产科学   2373篇
基础医学   26215篇
口腔科学   2775篇
临床医学   29202篇
内科学   25816篇
皮肤病学   2832篇
神经病学   4976篇
特种医学   47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88篇
外科学   12737篇
综合类   67772篇
预防医学   23258篇
眼科学   2291篇
药学   22011篇
  443篇
中国医学   11585篇
肿瘤学   20465篇
  2024年   1717篇
  2023年   6162篇
  2022年   7245篇
  2021年   8906篇
  2020年   5917篇
  2019年   5772篇
  2018年   3072篇
  2017年   4614篇
  2016年   5202篇
  2015年   5611篇
  2014年   8508篇
  2013年   8724篇
  2012年   11973篇
  2011年   13722篇
  2010年   12972篇
  2009年   13463篇
  2008年   15349篇
  2007年   14354篇
  2006年   14158篇
  2005年   14945篇
  2004年   12967篇
  2003年   12280篇
  2002年   10348篇
  2001年   9219篇
  2000年   7300篇
  1999年   6095篇
  1998年   5154篇
  1997年   4322篇
  1996年   3619篇
  1995年   3089篇
  1994年   2404篇
  1993年   1614篇
  1992年   1302篇
  1991年   1133篇
  1990年   991篇
  1989年   1056篇
  1988年   243篇
  1987年   180篇
  1986年   116篇
  1985年   80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正> 乙肝的严重性,根据世界不同地区人口数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估算,全世界HBsAg带毒者有3.5亿;亚太地区有2.8亿;而中国就有1.2亿,占全世界HBsAg携带者的1/3,占亚太地区的1/2。HBsAg流行率地区差异很大,在亚太地区中国为4.5%~17.9%,新加坡13.6%,菲律宾9.0%~  相似文献   
992.
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在非发酵菌中其临床分离率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且多重耐药状况非常严重,令治疗相当困难。经中国期刊网(http://www.cnki.net)及GenBank网(www.ncbi.nlm.nih.gov)检索并复习有关文献得知,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研究 PCNA基因和 P2 7kipl基因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5 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 (TCC)中的 PCNA、P2 7kipl基因的表达 ,分析各检测指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分级、临床分期间的关系。结果 :PCNA指数 PI均数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为 (48.9± 2 1.6 ) % ,PI均数随膀胱癌的分期、分级升高而升高。 P2 7kipl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为 5 8.0 % (2 9/ 5 0 )。其阳性表达率随膀胱癌的分期、分级升高而降低。 P2 7kipl蛋白阳性组中 PI均数显著低于 P2 7kipl蛋白阴性组 (P<0 .0 5 )。结论 :联合检测 PCNA和 P2 7kipl基因表达有助于更准确解释和描述膀胱癌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建立一个快速、准确诊断 2 1 三体综合征 (2 1 三体 )方法。方法 取 2 6例 2 1 三体患儿及 2 0例正常人DNA标本 ,引用一对引物同时PCR扩增两个同源基因片断 :2 1号染色体长臂的人肝型磷酸果糖激酶基因 (PFKL CH2 1)及 1号染色体的人肌型磷酸果糖激酶基因 (PFKM CH1) ,用SYBRGreenI荧光染色 ,琼脂糖凝胶电泳、凝胶成像系统分析软件测光密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2 4个PCR循环检测两个同源基因扩增产物光密度之比 :病例组为 1.6 1± 0 .18;正常人组为 1.0 1± 0 .0 6 ,两组比值分布无重叠区 ,诊断结果与染色体核型分析一致 ,约 4h可完成。结论 SYBRGreenI荧光同源基因定量PCR方法省时、简单、快捷、准确诊断 2 1 三体 ,为临床及产前诊断 2 1 三体提供一种新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95.
支气管哮喘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之一,涉及各个年龄组近20年来,全球范围的的哮喘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探索哮喘的发病机制已成为世界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研究人巨细胞病毒HCMV UL14 0基因在临床低传代分离株中的多态性及其与致病性的关系。方法 对 4 0株HCMV临床低传代分离株进行UL14 0基因全序列的PCR扩增 ,对 12株进行了测序及结果分析。结果  4 0株HCMV UL14 0基因PCR扩增均阳性。测序的 12株HCMV UL14 0开放阅读框架 (ORF)均在Toledo株UL14 0 ORF的第 174位核苷酸处 ,插入一个胞嘧啶核苷酸C ,造成移码突变。与Toledo株相比 ,临床分离株新增了ScAMP磷酸化SPS和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CKP两种重要功能位点 ,且其所位于的氨基酸位点可能是UL14 0蛋白的蛋白质作用位点。结论 临床分离株UL14 0基因的ORF较Toledo株多出 2 31个核苷酸 ,故两者的核苷酸及其编码产物氨基酸序列明显不同。临床分离株存在SPS及CKP两种新的重要功能位点 ,可能在HCMV UL14 0编码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7.
聚酰胺-胺型纳米载体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学科飞速发展 ,肿瘤的治疗也有明显进步。作为一种新型人工合成的纳米材料 ,聚酰胺 胺型树枝状高聚物 (PAMAM D)具有颗粒直径小、易制备纯化、载药量高、可生物降解、特殊的树枝状结构及表面电荷、无免疫原性及遗传毒性等特点 ,使得其作为药物载体和基因载体成为肿瘤靶向治疗的新热点。该文对聚酰胺 胺型纳米作为药物载体及基因载体对肿瘤的靶向治疗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98.
Chemotherapyremainsoneofthemosteffectivetreatmentsfordisseminatedneoplasia[1 ] .However,theef ficacyofmanychemotherapeuticagentsislimitedbytheirtoxicitytonormaltissues,resultinginanarrowtherapeuticindex.Myelosuppressionisthemostfrequentacutedose limitingsideeffectresponsiblefordelaysindrugadminis trationordoseattenuationwithdecreasedantitumorre sponse[2 4] .Particularly,thrombocytopeniaremainsasig nificantcauseofmorbidityincancerpatientsundergoingallogenicorautologousbonemarrow/bloodstemcellt…  相似文献   
999.
细胞周期素D1蛋白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1997~ 2 0 0 0年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 ,检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交界性肿瘤、良性肿瘤、正常卵巢组织cyclinD1的表达。结果 在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 ,良性肿瘤 ,正常卵巢组织之间cyclinD1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cyclinD1的表达率与组织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5 ) ,cyclinD1的过度表达见于组织分化差 ,肿瘤发病的晚期。结论 cyclinD1在卵巢癌组织中广泛存在 ,并与组织分化 ,临床分期有一定相关性 ,提示该基因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生中的病理生理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mRNA原位杂交法检测3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位内膜及35例正常子宫内膜Epo的组织定位和表达强度,并对比其差异。结果Epo、EpomRNA的表达主要定位于腺体细胞胞质、胞核,间质细胞表达不明显。异位内膜组织Epo、EpomRNA表达分别为9.68±2.90,3.08±0.4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的4.54±2.86,0.55±0.46,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Epo、EpoRNA在EMs组、正常对照组的增殖期和分泌期表达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EMs组EpomRNA与AFS分期呈正相关(r=0.979,P=0.013)。结论Epo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方式过度转录表达引起的局部新生血管生成增强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