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57篇
  免费   1530篇
  国内免费   397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44篇
妇产科学   55篇
基础医学   330篇
口腔科学   48篇
临床医学   2216篇
内科学   960篇
皮肤病学   65篇
神经病学   149篇
特种医学   3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1316篇
综合类   7128篇
预防医学   1090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6198篇
  92篇
中国医学   870篇
肿瘤学   1465篇
  2024年   227篇
  2023年   853篇
  2022年   790篇
  2021年   1065篇
  2020年   991篇
  2019年   1132篇
  2018年   510篇
  2017年   950篇
  2016年   885篇
  2015年   1000篇
  2014年   1655篇
  2013年   1626篇
  2012年   1866篇
  2011年   1937篇
  2010年   1551篇
  2009年   1409篇
  2008年   1193篇
  2007年   898篇
  2006年   662篇
  2005年   450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舒芬太尼和芬太尼麻醉对血浆细胞因子和乳酸的影响.方法:择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15例.S组诱导麻醉为舒芬太尼1.0 μg·kg-1,继以1.5~3.0 μg·kg-1·h-1维持.F组诱导麻醉为芬太尼10μg·kg-1,继以15~30 μg·kg-1·h-1维持.分别于麻醉后切皮前(T1)、体外循环30 min(T2)、开主动脉后30min(T3)、停CPB 1 h(T4)、术后4 h(T5)、术后24 h(T6)采患者静脉血测定血浆IL-1β,IL-6,IL-10及乳酸浓度,并记录术中舒芬太尼或芬太尼的用量.结果:与T1相比,两组IL-1β,IL-6,IL-10和乳酸在CPB后均升高(P<0.05,P<0.01);IL-1β于T2~T5时S组低于F组(P<0.05,P<0.01);IL-6于T2~T5时s组低于F组(P<0.05,P<0.01);IL-10于T3~T6时S组高于F组(P<0.01);乳酸于T3和T4时S组低于F组(P<0.01);术中芬太尼的用量约为舒芬术尼的8倍.结论:在同等效应下舒芬太尼调节机体炎性反应效能强于芬太尼,并可减少乳酸生成,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要比芬太尼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经鼻腔内滴入舒芬太尼的镇痛效应和安全性.方法:60例局麻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切皮前10 min经鼻滴入舒芬太尼20 ug,以0.5%利多卡因局部浸润后开始手术,对照组用注射用水作为安慰剂,切皮前10 min用同样方法向鼻腔内滴入注射用水后,以0.5%利多卡因局部浸润后开始手术.术中采用语言评分法(Verbal rating scale,VRS)双盲评估镇痛效果,记录两组患者在给药前、给药后5,10,20,40,60 min的NBP、HR、SpO2和呼吸次数.统计术中所用局麻药的总量、术中追加局麻药的次数、手术时间和甲状腺大小.观察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在给药后10,20,40 min较给药前呼吸次数有明显减慢(P<0.01),60 min时恢复至给药前水平(P>0.05),在剥离甲状腺时,观察组患者的V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手术过程中患者要求追加局麻的次数和所用局麻药总量在两组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鼻滴入舒芬太尼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3.
舒芬太尼临床药动学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介绍舒芬太尼临床药动学及其在靶控输注中的应用.方法 阐述舒芬太尼血药浓度测定方法,总结近年来舒芬太尼临床药动学研究及其在靶控输注中的应用.结果 舒芬太尼给药后在体内呈一级动力学,常用三室模型描述人体内分布过程.年龄、体重、性别和肝、肾功能对舒芬太尼靶控输注的准确度影响较小.结论 靶控输注系统能精确预测舒芬太尼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994.
开胸肿瘤切除术后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树根  王卫利  宋振国  高鲁渤 《中国肿瘤临床》2007,34(21):1215-1217,1221
目的:通过疼痛评估及呼吸监测等方法评价舒芬太尼用于开胸肿瘤切除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开胸肿瘤切除手术病人53例,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S组,n=25)背景剂量为舒芬太尼0.03μg(kg·h)^-1,自控剂量为舒芬太尼0.03μg·kg^-1;芬太尼组(F组.n=28)背景剂量为芬太尼0.3μg(kg·h)^-1,自控剂量为芬太尼0.3μg·kg^-1,锁定时间均为15min.术后监测心率、血压、呼吸及脉搏氧饱和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6点Ramsay镇静评分法评估镇痛镇静效果.并记录每天的镇痛用药容量及不良反应。结果:S、F组的镇痛满意率分别为88.0%、89.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S组术后第1天用药容量明显高于F组(P〈0.01),术后第2天、第3天用药容量亦高于F组(P〈0.05);两组的VAS评分、Ramsay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呼吸抑制、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开胸肿瘤切除术后PCIA操作简单,镇痛效果确切,呼吸抑制作用轻微,血流动力学稳定,在监测疼痛程度、呼吸幅度及意识状态的情况下使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尼美舒利(Aulin)联合化疗药物顺铂(Cis)对肺癌A549细胞生长的协同抑制效应。方法 分别采用MTT比色法、RT-PCR观察Aulin与Cis联合应用对A549细胞生长及PCNA、bcl-2的mRNA水平变化的影响;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Aulin与Cis联合应用对A549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Aulin协同Cis抑制A549细胞增生,抑制率最低64.9 %,最高82.9 %,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方式; 联合干预组PCNA、bcl-2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Aulin协同Cis诱导A549细胞凋亡;并改变细胞周期分布,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结论 Aulin以时间、剂量依赖性方式协同Cis抑制A549细胞增生;并改变细胞周期分布,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协同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观察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Nimesulide(NIM)对人膀胱癌T24细胞株体外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细胞形态学、MTT法、流式细胞术、吖啶橙-溴化乙啶双染法(AO-EB)等技术检测NIM对体外培养的人膀胱癌细胞株T24生长的抑制效应。结果 细胞形态学观察可见NIM对T24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NIM能明显抑制T24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时间依赖关系;细胞周期分析表明,NIM能使T24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下降;流式细胞DNA直方图上出现典型的亚二倍体“凋亡峰”,细胞凋亡率与NIM作用时间和剂量相关;荧光显微镜检查显示NIM处理的T24细胞AO-EB双染色后,细胞核内可见浓染致密的颗粒荧光,典型细胞可见新月形改变,固缩或片段化的核。结论 COX-2抑制剂NIM对T24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等有关。  相似文献   
997.
吉非替尼对肺癌A549细胞系的放射增敏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Gefitinib,Iressa)在体外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系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MTT法检测Iressa单药或与放射线联合对A549细胞的抑制率;将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Iressa组、照射组、Iressa 照射组,15μg/ml的Iressa处理72h后予照射,进行单细胞集落形成率试验、流式细胞术分析照射后0、24、48h各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变化。结果:MTT结果显示,A549细胞的抑制率与Iressa浓度成正相关,Iressa处理48hIC50为49.88μg/ml。当Iressa浓度为5、10、15、20、30、40μg/ml时,能增强放射线对A549细胞的抑制率。各组单细胞集落形成率分别是对照组(11.97±2.82)%、Iressa组(7.43±0.58)%、照射组(1.55±0.5)%、Iressa 照射组(0.57±0.15)%,提示Iressa本身可抑制A549细胞增殖,与放射线联合能增强放射线抑制A549细胞的效果。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15μg/ml的Iressa处理72小时,A549细胞周期中的G0~G1期比例明显升高,从(67.51±2.56)%上升到(73.63±1.62)%;G2~M期比例从(8.39±0.61)%下降到(7.02±1.1)%;S期比例从(24.1±2.65)%下降到(19.36±1.63)%;凋亡率从(0.99±0.56)%上升到(1.95±0.7)%。照射后24hIressa 照射组凋亡率升高明显,为(4.34±1.13)%,对照组(0.33±0.46)%,Iressa组(0.89±0.37)%,照射组(0.98±0.23)%。结论:Iressa在体外对A549细胞有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作用,使细胞周期G0~G1期比例升高,S期和G2~M期比例下降,凋亡率升高。Iressa与放射线联合可以明显提高A549细胞的凋亡率。本试验显示Iressa具有放射增敏作用,为临床开展放射线联合Iressa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左旋布比卡因用于经腹子宫切除术后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0例ASAI~II级在椎管内麻醉下经腹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行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EA),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镇痛模式为负荷量(5ml) 持续剂量(3ml/h) PCA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S组镇痛药为0.2%左旋布比卡因 舒芬太尼(0.5μg/ml);F组镇痛药为0.2%左旋布比卡因 芬太尼(2μg/ml)。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4、8、12、24h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和BCS舒适评分及术后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前24h内S组的PCA按压次数为(5.2±3.8)次,较F组(7.4±4.6)次明显减少(P<0.05),且S组在术后4、8、12、24h时疼痛评分均低于F组(P<0.05);24h时S组镇静评分显著低于F组(P<0.05);术后12、24h舒适评分S组显著高于F组(P<0.05);S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少于F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均可安全有效地用于经腹子宫切除术后PCEA,但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不良反应少,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硝酸酯类药物阿魏硝胺(FLNT)对猪冠脉血管舒张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测定FLNT对氯化钾(KCl)、组织胺(His)和乙酰胆碱(ACh)预收缩猪内皮完整和去内皮冠脉血管环张力的影响,比较FLNT、硝酸甘油(NG)和硝酸异山梨酯对冠脉血管的舒张作用;观察鸟苷酸环化酶阻滞剂亚甲蓝对FLNT血管舒张作用的影响以及FLNT对内向整流性、钙离子激活性、电压敏感性和ATP敏感性钾通道钾特异性阻滞剂(氯化钡、四乙胺、4-氨基吡啶和格列苯脲)所致血管张力的影响,研究FLNT对鸟苷酸环化酶和钾通道的作用.结果对于由KCl,His或ACh预收缩内皮完整和去内皮冠脉血管,FLNT均有浓度依赖性(10-4~10-1 mmol·L-1)舒张作用,内皮完整组和去内皮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FLNT使KCl收缩曲线右移,最大张力减小,pD′2的值为3.68;FLNT对KCl预收缩冠脉的舒张程度类似于硝酸异山梨酯.亚甲蓝能明显减弱FLNT对冠脉血管舒张作用,另外,FLNT象尼可地尔一样可显著地降低氯化钡、四乙胺和格列苯脲预收缩血管的张力.结论FLNT对猪冠脉产生浓度依赖性舒张,且为非内皮依赖性,舒张作用类似于硝酸异山梨酯.FLNT作用机制可能其与激活鸟苷酸环化酶,开放钾通道,抑制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和受体操纵性钙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唐勇  曲彦丽  单利 《首都医药》2008,15(12):40-42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二线或二线以上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126例晚期NSCLC患者口服吉非替尼250mg/天,直到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停药.结果 126例患者,总有效率为30.1%(38/126),疾病控制率为81.7%(103/126).有效患者中位缓解时间为6.6个月,全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为4.9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9.8个月,1年生存率为38.2%.腺癌患者有效率、生存时间及TTP均显著高于鳞癌患者,女性患者有效率和生存时间优于男性患者.脑转移患者有效率为50%.主要毒副反应为皮疹和腹泻,皮疹发生率最高(47.6%),但多数较轻并可逆.结论 吉非替尼作为二线及二线以上方案治疗晚期NSCLC安全有效,易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