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14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9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头为“诸阳之府”,又为髓海所在,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注于头,故六淫之邪外袭,上犯巅顶,邪气滞留,阻抑清阳或内伤诸脏,导致气血逆乱.脑失所养,均可发生头部疾患。治疗以疏风散寒,清热胜湿,平肝潜阳,通经活络为大法。  相似文献   
92.
根据《内经》"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的理论,用升清阳的方法治疗腹胀心下痞满的病症。  相似文献   
93.
小建中汤后世多认为其主治中焦虚寒,但是通过《伤寒论》《金匮要略》相关条文中的提示症状、病机,以及对仲景用药的分析上可以发现中焦虚寒理论并不完美,在有些地方是解释不通或者与原文相矛盾的。从经络循行升降及六经的运气角度,围绕足厥阴肝经风木之气及足少阳相火之气,可以从另一种思路来解读小建中汤证的症状、病机及用药。小建中汤之病机应为太阴脾虚,厥阴不升,少阳不降。太阴脾虚则厥阴风木郁而不升,少阳相火郁而不降,故用胶饴、甘、枣补脾,复气机升降,腹痛乃肝木克土所致,故倍用芍药平肝止痛兼清少阳。  相似文献   
94.
介绍周迎春教授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杂病的临证经验。周迎春教授临证时紧抓升阳益胃汤所主治的“脾胃虚弱,阳气不升,湿热中阻”的核心病机,概括用方的指征为:“乏倦纳差口干苦,腹胀便溏或便黏,舌淡胖大有齿痕,苔白黄腻并脉滑”,并将其广泛运用于各类杂病,诸如流产后多汗症、皮肌炎、慢性胃炎等。临证谨守病机,随机而变,均能获良效。  相似文献   
95.
圆运动理论构建了一个中气为轴、幹旋阴阳、四象轮旋的中医运动模型.若中土虚衰,升降失衡,轮转失度,阴阳异位,遂百病乃生.根据"清气左旋,赖乎阴中之阳生"理论,认为阳气是圆运动旋转的核心,并试从六气圆运动探析阳虚失眠的病机特点.由于各种病因导致元阳衰败,阳不化气,中气左旋不足,升降失司,阴阳失和,六气运动不圆,为寤寐失常的...  相似文献   
96.
清阳清窍相关学说是以升降出入、气血津液、脏腑理论为主要基础,是研究头面五官的生理病理,并用来临床防治的重要学说。清阳清窍学说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于金元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完善于明清时期,至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是眼耳鼻喉科基础理论之一。五脏六腑之精,皆可化生清阳,循行眼周,上注于目,清阳之用,主有濡养、温煦、护目之功。眼科各种常见疾病的发生,主因清阳不升,目失濡润,浊阴不降,邪浊阻络而致。清阳在眼科临床治疗中尤为重要,无论内外眼病,均有广泛应用,临床疗效确切,眼科临证需调畅气机,升阳健脾,注重养阳、护阳、升阳,常获良效,本文就重清阳做一浅析,望以彰其深意,冀有益于临床。  相似文献   
97.
98.
益气聪明汤出自《东垣试效方》,由黄芪、人参、天麻、葛根、蔓荆子、芍药、黄柏、炙甘草组成,具有补中气、升清阳、散风热作用。笔者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用益气聪明汤治疗多种病症疗效较好,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99.
辛夷在鼻病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辛夷芳香质轻,性浮而散,善治头面风邪而通鼻窍,为治鼻渊头痛、鼻塞常用药。《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辛夷,味辛、温,归肺、胃经,具散风寒、通鼻窍之功。主治头痛、鼻塞、鼻炎、鼻渊、齿痛。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述:“鼻气通于天,天着头也,肺也。肺开窍于鼻,而阳明胃脉环鼻而上行。脑为元神之府,而鼻为命门之窍,人之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则头为之顷,九窍为之不利。辛夷之辛温走之而入肺,其体轻浮,能助胃中清阳上行通于天,所以能温中,治头面目鼻九窍之病。  相似文献   
100.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病之一,70年代病死率高达40~50%。近年来以复温、抗感染,防治休克和 DIC 等治疗,疗效有所提高。我科自1980~1989年共收治本病61例,其中30例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疗效满意。兹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新生儿硬肿症61例,于出生后1~13天发病,皆有体温不升(<35℃),反应低下,哭声弱、局部或全身皮下脂肪集聚部位变硬表现。67%患儿合并感染,如肺炎、脐炎,败血症等。诊断及病情分度以1983年临潼会议《关于新生儿硬肿症诊断及防治建议》(中华儿科杂志1983;21(6):848)为依据。随机分为两组,复方丹参治疗组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足月顺产11例,早产、难产19例;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