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3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5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140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1篇
预防医学   320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目的探明汉坦病毒HTN型与SEO型、HTN型与PHV型之间基因重排的频率和特点。方法分别用相同滴度的汉坦病毒HTN型与SEO型(76-118株与SR-11株),及汉坦病毒HTN型与PHV型(76-118株与PHV株)毒株分别混合感染VeroE6细胞,用空斑形成试验挑选子代病毒克隆,挑得的单个病毒克隆在VeroE6细胞上扩增。分别用分型引物对子代病毒进行RT-PCR实验,以确定子代病毒L、M、S片段核酸的来源,鉴定子代病毒基因型。结果发现76-118株与SR-11株混种的子代病毒株基因30/44株来源于亲代病毒,9/44株子代病毒发生了基因片段重排。76-118株与PHV株混种的子代病毒株基因26/36株来源于亲代病毒,3/36株子代病毒发生了基因片段重排。76-118株与SR-11株混种的子代病毒株的基因重排率(20.45%)明显高于76-118株与PHV株混种的子代病毒株(8.33%)。结论这种重排率的差异可能是由于HTN型与SEO型HV基因核酸序列之间的同源性较高,而更容易发生基因重排。而HTN型与PHV型HV基因核酸序列之间的同源性较低,发生基因重排的机会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2.
余璐  马恒  段春光  杨守京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20(9):908-911,I0001
目的:观察汉坦病毒(HV)体外感染非洲绿猴肾上皮细胞(Vero-E6细胞)诱导热休克蛋白(HSP)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病毒结构蛋白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HV76-118株体外实验性感染Vero-E6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病毒感染组,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Western blot及双特异性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HV感染后HSP27、HSP70、葡萄糖调节蛋白(Grp94)3种HSP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上述HSP与病毒核衣壳蛋白(NP)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HV76-118株感染Vero-E6细胞24 h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可检出HV-NP阳性信号。Westernblot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较,HSP27、HSP70、Grp94的表达水平在感染后24 h显著升高(P〈0.05,n=5)。更为重要的是,ELISA检测发现HV-NP同时与HSP27、HSP70、Grp94呈复合物形式存在。结论:HV体外感染可诱导Vero-E6细胞高表达多种HSP,且能与病毒结构蛋白形成复合物,上述过程可能参与了HV-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3.
汉坦病毒所引起的出血热肾综合征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是一类以发热、出血、肾损害或肺水肿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该病的疫源地遍及世界各地,我国是世界上受其危害最严重的国家,在我国流行的主要为HTN和SEO两型。目前对该病毒所致疾病仍无特效疗法,因此及时发现和诊断汉坦病毒感染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汉坦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4.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为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hantanvirus,HV)病毒引起的主要由鼠类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发病和流行取决于人类的行为、宿主动物的行为以及宿主携带病原体的情况。HFRS呈世界性分布,资料表明,我国发病数占世界发病总数的90%以上。现已经证实我国存在汉坦型(HTN)和汉城型(SEO)汉坦病毒。为了解某部驻区啮齿动物携带HFRS情况,我们对某部驻区捕捉到的啮齿动物进行了流行性出血热抗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55.
山东省莒南县为国家级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监测点,2006-2007年对汉坦病毒(HV)宿主动物进行监测并与山东大学、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对HV宿主动物躯体度量等指标做了进一步调查.  相似文献   
56.
大林姬鼠中汉坦病毒的分离及其S片段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吉林省大林姬鼠携带的汉坦病毒(HV)在进化过程中的系统发生关系。方法采用病毒分离技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克隆以及测序技术对中国大林姬鼠携带的HV进行研究。结果从4只大林姬鼠Hv抗原阳性的肺组织标本中分离到2株HV(CJ189和CJ193),对其中CJ193病毒株的S片段进行克隆、测序以及分析,基因分型结果为汉滩型(HTN)汉坦病毒。根据S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CJ193与Aa2499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最高(94.3%),而与Ap61、Ap63的同源性最小(83.3%,82.9%)。由全S片段构建的HTN型汉坦病毒的系统发生树表明CJ193与Aa2499等俄罗斯黑线姬鼠携带的HV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中国的HTN型病毒,然后才是Ap61、Ap63等俄罗斯大林姬鼠携带的HV。结论从我国吉林省大林姬鼠分离到的CJ193株是HTN型汉坦病毒的新亚型。  相似文献   
57.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褐家鼠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态性与该地区汉坦病毒(HV)基因变异及其分布可能存在的关联。方法选取北京市不同地区捕获褐家鼠,采用巢式RT—PCR法检测HVM基因片段,获得的阳性标本产物进行直接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另一方面对不同HV来源的宿主个体和其对应种群内随机选取的其他个体,以及其他一些地区鼠类作为参照,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获得褐家鼠基因组DNA多态性图谱,利用RAPDDIST和PHYLIP软件分析褐家鼠种群多态性,并与对应的北京地区的HV差异和分布进行比较。结果选用50个随机引物进行扩增,有5个引物获得清晰、多态性高的RAPD谱带。不同区域种群RAPD标记不尽相同,北京市褐家鼠地理种群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大部分种群遗传距离较为接近,其中采集于某农产品集散地的XFD种群遗传距离相对较大,有特异性标记条带。11个HV代表序列均为汉城型汉坦病毒,基因差异为0.1%~8.0%,可分为2个主要的支系,多数毒株变异类型在不同地域中交叉分布,但BjFT01株变异较大,成一个独立的支系。通过Bootstrap分析和系统树图比较,种群分化较大的XFD种群与该区获得1株亲缘关系相对较远的HV相对应。结论北京市不同区域HV及其褐家鼠DNA多态性均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种群尤其是输入性种群对北京HV流行影响程度不同,初步显示一些特定种群与特定的基因性别有一定的关联。XFD种群外源基因交流渗入的可能性较大,进一步证明北京市HV随着鼠类种群迁移输入的可能性极大,但仍有待于选用一些特异性标记基因多态性进行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58.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基因型和流行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山东省汉坦病毒(HV)主要流行株的基因型和流行特点。方法采集山东地区有代表性的鼠肺标本,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技术及核苷酸序列测定方法对免疫荧光抗原阳性的标本进行HV G2基因扩增并测序,与原有山东毒株一起进行同源性分析、系统发生树分析。结果山东省新分离18株HV均为汉城(SEO)型,与以往山东SEO型HV有较高同源性,在95.7%以上,属于同一亚型。山东省汉滩(HTN)型HV同源性较低,在77.9%以上,属于不同亚型。结论山东省HV是以SEO型为主的SEO和HTN混合型疫区。SEO型基因变异率低,有较高的稳定性。而HTN型HV变异率高,稳定性差。  相似文献   
59.
汉坦病毒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是我国重点防治疾病之一。针对汉坦病毒M和S片段的核酸疫苗对预防肾综合征出血热具有显著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0.
目的调查1999年后巴彦淖尔市及周围区域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的原因。方法对2005年春末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有HFRS病人的居民区捕获褐家鼠119只、小家鼠21只、获得鼠血条126份、9份病人血清和2份正常人血清样本。以间接免疫荧光和RT—PCR等流行病学检测技术,综合全市人文地理特征分析。结果恢复期病人及病人密切接触者的IsG均显示对SEO型L99株抗原的反应滴度高于HTN型76-118株,从褐家鼠筛选出9个阳性标本,对其部分S和部分M核苷酸序列进行系统发生分析,均为SEOI亚型。结论汉城病毒为巴彦淖尔市流行性出血热暴发的主要病原体。褐家鼠为优势鼠种,有很高的感染率和带病毒率,是主要传染源和储存宿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