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17篇 |
免费 | 112篇 |
国内免费 | 2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39篇 |
妇产科学 | 6篇 |
基础医学 | 25篇 |
临床医学 | 853篇 |
内科学 | 231篇 |
皮肤病学 | 6篇 |
神经病学 | 19篇 |
特种医学 | 5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111篇 |
综合类 | 880篇 |
预防医学 | 264篇 |
眼科学 | 7篇 |
药学 | 373篇 |
20篇 | |
中国医学 | 155篇 |
肿瘤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1篇 |
2023年 | 129篇 |
2022年 | 163篇 |
2021年 | 241篇 |
2020年 | 168篇 |
2019年 | 109篇 |
2018年 | 41篇 |
2017年 | 47篇 |
2016年 | 38篇 |
2015年 | 57篇 |
2014年 | 127篇 |
2013年 | 115篇 |
2012年 | 151篇 |
2011年 | 167篇 |
2010年 | 139篇 |
2009年 | 156篇 |
2008年 | 125篇 |
2007年 | 135篇 |
2006年 | 98篇 |
2005年 | 135篇 |
2004年 | 146篇 |
2003年 | 114篇 |
2002年 | 74篇 |
2001年 | 66篇 |
2000年 | 51篇 |
1999年 | 29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31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7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近几十年来,随着早产儿发生率的升高和死亡率的下降,NICU出院患儿的数量持续增加。这些患儿出院后仍需相关服务和指导,以满足他们复杂的医疗、社会、发育和用药的需求。NICU随访需要专业的团队,包括儿科医生、家庭医生及一些亚专科人员共同完成。本文对NICU后续相关常见问题的医疗和发育管理提供指导。1.家庭氧疗: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是早产 相似文献
32.
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危险因素及早期诊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早期诊治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本院新生儿科2004年7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2 000 g的住院早产儿,在纠正胎龄32~34周或生后4~6周时,由眼科医生用间接眼底镜进行ROP筛查,根据筛查结果将患儿分为ROP组和眼底正常组,对于检出阈值病变的患儿全部给予眼底激光凝固术治疗,对所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年期间我科共收治早产儿785例,符合筛查标准的早产儿395例,共发现ROP 90例,发生率占筛查病人的22.8%;其中阈值病变24例(占筛查病人的6.1%).22例阈值病变患儿接受了眼底激光凝固术治疗,随访1年全部保存视力,2例家长放弃治疗的患儿,1年后随访均失明.未达阈值病变的ROP患儿定期随访,半年后病变消退.将ROP组与正常眼底组比较.单因素分析提示:ROP组的胎龄较正常眼底组低,(31.10±1.96)周比(33.21±1.7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69.P<0.001);ROP组的出生体重较正常眼底组低,(1 508±312)g比(1 900±350)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59,P<0.001);ROP组的吸氧时间较正常眼底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正常眼底组相比,ROP组更多合并窒息、肺透明膜病、贫血(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提示:胎龄小(OR=0.709,P<0.05)、体重低(OR=0.179,P<0.05)、吸氧时间>5 d(OR=5.474,P<0.001)是ROP的危险因素.结论 ROP的发生与多因素有关,出生体重越小、胎龄越小、氧疗时间越长ROP的危险性越大,防治ROP的关键在于早期进行眼底筛查和及时对阈值病变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3.
34.
呼气末正压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刚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7,10(9):1017-1018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急危重症之一,具有发病率较高,病情严重,死残率高等特点。中枢性呼吸功能衰竭、神经源性肺水肿、创伤性ARDS、误吸、肺部感染是其常见并发症,常常引起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据报道早期低氧血症的发病率高达90%以上,是产生严重继发性颅脑损伤的主要原因。呼吸机辅助呼吸能有效改善氧供,被大多数神经外科医生认可,但在呼吸模式中是否可以应用呼气末正压(PEEP)存有争议。 相似文献
35.
目的:在研发便捷式呼吸器的基础上,对治疗呼吸衰竭的几种呼吸模式作了改进,增强了氧疗和通气的效果。方法:对COPDⅡ型呼吸衰竭清醒患者改用鼻罩式NEEP呼吸模式,取消手控管,用口吸气,用鼻呼气;对非典型I型呼吸衰竭,在面罩正前方加一个呼气通道,呼气过程中空心球内可从球底部供氧管获得氧气,作为下次吸气时的储备氧气。结果:COPD患者因不受手控管的限制,呼吸更加规律、自由,有利于改善通气;对非典型I型呼吸衰竭因不需要、也不会像Ⅲ式那样重复吸入CO2也增加了FiO2。结论: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任意的Fi02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按需给氧目的,也可排出多余的CO2有利于病情逆转。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对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疗效.方法: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276例,并设对照组169例比较疗效.结果:治愈好转率治疗组为97.10%,对照组为72.19%;氧疗时间治疗组为(12.44±15.32)h,对照组为(24.22±23.51)h;住院时间治疗组为(5.39±1.44)d,对照组为(10.88±1.82)d,三项指标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和肺心病患者 ,由于通气功能障碍和通气 /血流比例失调 ,导致缺氧和 CO2 潴留。尽管抗感染、舒张支气管等治疗是改善症状、控制病情发展的重要措施 ,但根据近十余年来国内外的一系列研究资料 ,长期氧疗 (LTOT)被认为是能影响 COPD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新的氧疗技术的产生和氧疗方法的不断改进 ,不仅提高了氧疗效果 ,也给患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使长期氧疗的应用更加广泛。氧疗是指给慢性低氧血症 (包括睡眠性和运动性低氧血症 )患者每日实施吸氧 ,并持续较长时期。标准的长期氧疗应为每日二十四小时… 相似文献
39.
药氧针刺治疗老年期痴呆32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药氧针刺方法治疗老年期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老年期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药氧针刺组,针刺吸氧组,西药组(胞二磷胆碱)。结果 药氧针刺方法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血清胆因醇、甘油三酯、血浆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及FAQ量表积分;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及HDS积分,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临床总有效率90.6%。结论:药氧针刺是治疗老年期痴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0.
对148例同期入院小儿重症肺炎,随机抽样分组,施行两种氧疗方法。设组合药液组75例,在氧气湿化瓶中加入抗茵、消炎、化痰、解痉、平喘药物湿化给氧,并与73例传统式单纯蒸馏水湿化给氧组对照比较,结果表明:两组吸氧次数、时间、有效时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血氧饱和度改变值及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05);组合药液总有效率94.66%,单纯蒸馏水组73.97%;两组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P〈0.05)。研究认为组合药液湿化给氧疗法方法简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