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94篇
  免费   680篇
  国内免费   41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58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87篇
内科学   38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08篇
特种医学   7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537篇
综合类   3375篇
预防医学   43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306篇
  57篇
中国医学   860篇
肿瘤学   179篇
  2024年   171篇
  2023年   481篇
  2022年   530篇
  2021年   623篇
  2020年   546篇
  2019年   586篇
  2018年   202篇
  2017年   432篇
  2016年   499篇
  2015年   558篇
  2014年   776篇
  2013年   772篇
  2012年   979篇
  2011年   895篇
  2010年   777篇
  2009年   712篇
  2008年   696篇
  2007年   543篇
  2006年   459篇
  2005年   497篇
  2004年   445篇
  2003年   322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评价植入镍钛记忆合金微创融合器(NiTi-TFC/C)的颈椎节段的稳定性及压缩力学性能。方法采集24只羊颈椎标本随机分为4组,每组6份,四组处理分别为:单取髓核组、自体髂骨植骨组、微创融合器组和钛制融合器组(InterFix)。所有标本进行前路减压,并对后3组进行椎间融合术。分别对各组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并进行比较。结果微创融合器组与钛制融合器组在强度、刚度及扭转力学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微创融合器组与自体髂骨植骨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最大承载力为12050N。结论该微创融合器强度大、刚度高、抗扭转能力强,具有良好的抗压能力,为颈椎融合提供新型的融合装置。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以AF钉内固定并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C形臂检测下行经皮AF钉内固定、经椎弓根通道植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病人7例,其中T12 3例,L1 4例。结果:随访3~12个月,7例患者手术后脊柱生理弯曲恢复正常,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至95%~100%,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半年骨折获得良好愈合,椎体高度无继发性再丢失。结论:经皮AF钉内固定并椎体成形术为治疗胸腰椎骨折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手术减压范围。方法: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56例,其中完全切除骨化者47例,用“漂浮法”处理者9例,并针对不同个体及病变特点采用不同的减压范围。结果:54例获得3个月-6a随访,平均28个月。植骨均于术后3-5个月内获得骨性融合。JOA评分由术前8.5分提高到术后14.1,平均改善率74%,优良率80.2%。结论:行椎体次全切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时应针对不同个体及病变特点采用不同的足够的减压范围,可以减少并发症,并获得较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4.
自1990年法国Galibert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VCF),2000年用后凸成形术(PKP)微创治疗VCF以来,国内用这一技术治疗VCF的报道也日趋增多,但同时大家也在探索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来预防PVP和PKP后可能出现的脊髓、神经压迫等并发症。我院于2004年开展了PVP和PKP治疗VCF,在12例手术中将体感诱发电位(SEP)用于手术中监测,取得了一定经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经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侧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30例侧方OVCF患者,随机行凹侧或双侧球囊撑开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分别在术后1、6、12个月进行随访,对椎体高度恢复、脊柱后凸、侧凸Cobb角及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术后1、6、12个月的随访结果比较发现,凹侧撑开及双侧撑开组患者椎体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恢复(P0.05),脊柱后凸、侧凸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纠正(P0.05)。术后定期随访无丢失。凹侧撑开组与双侧撑开组之间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凹侧球囊撑开椎体成形治疗侧方OVCF,与双侧撑开相比疗效相当,可简化手术、缩短手术时间、减小创伤、减少费用,是治疗侧方OVCF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06.
李文红  李兴一  贾宇 《光明中医》2023,(13):2534-2537
目的 探讨补肾壮骨汤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0例,研究组50例,前者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者加用补肾壮骨汤。对比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Cobb角、骨密度、椎体前缘高度和中线高度。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骨密度、Cobb角、椎体中线高度、椎体前缘高度、疼痛评分均与对照组相近(P>0.05);治疗后,研究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骨密度、椎体中线高度、椎体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壮骨汤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有显著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骨密度和椎体高度,缩小Cobb角。  相似文献   
107.
患者 ,女 ,4 5岁。因颈部疼痛 ,活动障碍 2d ,于 2 0 0 1- 0 5- 2 9入院。患者于 2d前因所乘坐的三轮车翻车后摔落于地 ,头部着地 ,当即昏迷 ,醒后颈部疼痛 ,活动障碍 ,双上肢麻木。急诊于当地医院 ,行常规颈椎X线片检查 ,诊断为枢椎骨折脱位 ,给与头颈部制动后转来我院。查体 :BP18/ 13 7kPa ,呼吸心跳平稳 ,头颈前倾 ,颈枕部触痛 ,头部活动障碍 ,双上肢皮肤感觉迟钝 ,左上肢肌肌力Ⅳ级 ,Hoffmann征阳性。颈椎X线片示 :枢椎椎弓根骨折 ,椎体完全脱位 ,位于颈 3椎体前方 (图1)。明确诊断后行颅骨牵引复位治疗。最初牵引重…  相似文献   
108.
颈椎肿瘤1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因其解剖关系复杂,四周与重要器官相邻,基底部为脊髓神经根及椎动脉等重要组织,因此颈椎肿瘤手术的难度及风险极大,术中可能损伤椎动脉造成大出血,损伤脊髓致呼吸衰竭或瘫痪,损伤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等并发症。我科于2000-10-02收治1例颈椎肿瘤病人,其肿瘤累及颈5和颈6两个椎体,经颈前路行两椎体切除植骨内固定术。现将其围手术期的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9.
背景:随着检查技术的革新,不同分期脊柱转移瘤患者逐年增多,经皮椎体成形是脊柱转移瘤重要的治疗手段,但其治疗不同分期、不同活动方式肿瘤的术后生物力学疗效尚未见报道。目的:基于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胸椎T_(10)骨肿瘤转移不同位置的应力及位移情况。方法:根据1例30岁健康男性胸椎三维CT扫描数据,采用Mimics软件构建胸椎(T_(9)-T_(11))的三维几何模型,包括肋骨、韧带及椎间盘。模拟被胸椎转移瘤侵袭的T_(9)-T_(11)椎体及其后胸椎不同部位的三维模型,包括椎体结构完整的对照组,单侧转移累及椎体区(实验组1),单侧转移累及椎体和椎弓根区(实验组2),单侧转移累及椎体、椎弓根和横突区(实验组3),双侧转移累及椎体、椎弓根和横突区(实验组4)。利用Abaqus软件创建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负重、屈曲、伸展、旋转工况下VonMises应力分布及模型的位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在对不同实验组加载点在负重、屈曲、伸展、旋转工况下最大总位移的研究中,随着转移瘤侵袭部位及侵袭面的增多,加载点的总位移在增大,整体刚度降低,尤其实验组4加载点的总位移最大;②在屈曲工况下椎体、椎弓根破坏后明显增加最大Von Mises应力值,而在此基础上增加胸肋关节破坏,其最大Von Mises应力值基本不变;③有限元分析并模拟骨肿瘤模型的基础上,将骨水泥区域的单元设置为一个单独的set集合,后将骨水泥区域设置为对应的材料属性以模拟骨水泥填充,结果发现,负重、屈曲、伸展、旋转工况下最大总位移均小于各实验组;④模拟经皮椎体成形治疗后患者在负重、屈曲、伸展、旋转工况下的最大应力值相较于骨肿瘤模型大幅度降低;⑤提示基于胸椎T_(9)-T_(11)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构建有利于对胸椎骨肿瘤转移生物力学特性的研究,并能够在胸椎骨肿瘤转移模型的基础上准确模拟经皮椎体成形后加载点在不同工况下的总位移及最大VonMises应力情况。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比较网格优化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传统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北部战区总医院脊柱外科收治196例腰椎单节段行PVP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网格优化组(102例)和传统PVP组(94例)。网格优化组:男38例、女64例,年龄(67.3±8.5)岁,病程(2.3±1.2)d,L1椎体59例、L2椎体31例、L3椎体8例、L4椎体3例、L5椎体1例。传统PVP组:男26例、女68例,年龄(71.5±5.6)岁,病程(2.1±1.1)d,L1椎体52例、L2椎体33例、L3椎体7例、L4椎体2例。术前按两组不同方法选择最佳穿刺点及穿刺角度,完成穿刺后置入导丝及工作通道,推入骨水泥,术毕。主要观察指标为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伤椎前缘和伤椎中缘高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术后均未出现脊髓神经损伤、切口感染、肺栓塞、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网格优化组患者手术时间(34.8±6.5)min、透视次数(29.5±5.5)次、骨水泥注入量(5.3±2.1)ml、骨水泥渗透率3.9%(4/98)均优于传统PV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网格优化组术后第3天、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1.1±0.6)分、(1.0±0.3)分和(0.9±0.2)分,均优于传统PVP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伤椎前缘及中缘高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网格优化组术后3个月伤椎前缘和中缘高度分别为(1.8±0.4)mm、(1.8±0.3)mm,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7±0.3)mm、(1.7±0.3)mm,均优于传统PV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PVP手术,术前应用网格定位器进行网格优化PVP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