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4篇
  免费   552篇
  国内免费   51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75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557篇
内科学   211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58篇
综合类   1258篇
预防医学   26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669篇
  25篇
中国医学   335篇
肿瘤学   1348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216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264篇
  2020年   227篇
  2019年   258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277篇
  2016年   361篇
  2015年   255篇
  2014年   453篇
  2013年   382篇
  2012年   400篇
  2011年   421篇
  2010年   312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 TP方案(紫杉醇+顺铂)与PVB方案(顺铂+长春新碱+平阳霉素)术前放化疗治疗宫颈癌Ib2 疗效及安全性比较.方法 将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我院收治宫颈癌Ib2 期患者符合标准患者随机分为A组(TP方案术前放化疗),B组(PVB方案术前放化疗组),将两组不良反应,化疗近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A,B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67%.A组和B组近期疗效相比无统计学意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毒性不良反应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肝肾功能损害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P方案与PVB方案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均可以作为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方案.与PVB方案相比,TP方案有更高的骨髓抑制及周围神经毒性,而PVB方案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更重.但是毒副作用经对症处理后可以耐受,不影响下一步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2.
选择收治的106例肺癌骨转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为同期放化疗联合伊班磷酸钠(艾本)进行治疗,B组为序贯放化疗联合伊班磷酸钠(艾本)。比较两组治疗效果。A组骨转移疼痛缓解有效率为86.67%,B组为4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灶转移的治疗有效率为60.0%,明显高于B组的3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骨转移患者应用放疗同步化疗加双膦酸盐治疗方案可显著强化治疗效果,提高肿瘤控制率,更好地缓解患者疼痛问题,是理想的治疗方法,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宫颈癌术后同步放疗综合护理的体会.方法 选取80例宫颈癌术后同步放疗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天数为(24.84±4.65)d,比对照组短(t=3.4391,P<0.05);知识问卷得分为(92.64±8.72)分,比对照组高(t=7.2952,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7.50%(χ2 =6.0504,P<0.05).结论 综合护理对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患者有重要作用,能够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结肠癌术后行同步放化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结肠癌术后同步放化疗患者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6例患者中,5例出现Ⅱ度消化道急性放射反应,均未出现其他急性放射反应。结论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行同步放化疗是可以耐受的。  相似文献   
45.
近年来,直肠癌的治疗策略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传统的手术+术后放化疗曾是Ⅱ、Ⅲ期直肠癌的一线治疗方案。因新辅助放化疗(n CRT)可以使肿瘤局部病灶缩小、降低治疗毒性反应,并可增加局部保肛率,故认为n CRT是Ⅱ、Ⅲ期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最佳治疗方法。n CRT之后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手术已经成为Ⅱ、Ⅲ期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模式。n CRT可使约15%~20%的直肠癌患者达到病理完全缓解,肿瘤学疗效显著。对于这些完全缓解的患者是否可以避免外科手术,采用非手术等待观察策略,一直是近年来热议的话题。研究表明n CRT后经过严格评估和随访,临床缓解患者非手术等待观察是安全可行的。本文就直肠癌治疗模式改变、等待观察、临床完全缓解的评估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6.
目的详细了解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化疗治疗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对导致其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32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析患者放化疗治疗期医院感染率及感染部位构成,检测病原菌分布,分析患者放化疗治疗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32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发生感染89例,感染率为27.81%,感染部位主要以上呼吸道为主,占35.96%,其次为下呼吸道和胃肠道,分别占23.60%和13.48%;89例感染患者标本中共检测出病原菌138株,其中以革兰阴性菌87株为主,占63.04%,革兰阳性菌39株,占28.26%,真菌12株,占8.70%;多因素Logistics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0岁、肿瘤TNM分期、化疗周期、化疗方案、激素使用情况、CD4/CD8的比值、中性粒细胞计数是导致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化疗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中CD4/CD8的比值、中性粒细胞计数是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医院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详细了解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化疗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和导致其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对于改善老年非小细胞癌肺癌患者的预后和改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探索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联合美沙拉嗪对急性放射性肠炎的防治作用,寻找能够有效防治各级放射性直肠炎的理想药物。方法选择2017年1-7月在我院就诊的114例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观察组行放疗+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联合美沙拉嗪保留灌肠,对照组行放疗+美沙拉嗪栓剂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相关血液指标和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5周,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轻度放射性肠炎(Ⅰ~Ⅱ级)发生率分别为22.8%(13/57)和52.7%(30/57),重度放射性肠炎(Ⅲ~Ⅳ级)发生率分别为1.7%(1/57)和12.3%(7/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因不良反应致治疗中断的比例分别为1.7%(1/57)和12.3%(7/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牛血清去蛋白联合美沙拉嗪栓剂灌肠给药较单用美沙拉嗪栓剂灌肠明显减少了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并且降低了C反应蛋白水平,保证了治疗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中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化疗过程中T细胞亚群及Treg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于本院的6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2组,根据患者病情给予规律化疗或同步放化疗,对照组及健脾补肾组在化疗同期分别口服不同中药方剂;各组患者在第1周期化疗第1天(D1)及第2周期化疗第7、14、21天(D7、D14、D21)检测患者T细胞亚群(CD_3~+、CD_3~+CD_4~+、CD_3~+CD_8~+、CD_4~+/CD_8~+)及Treg细胞(CD_4~+CD_(25)~+)变化情况水平并记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或Ridit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One-way ANOVA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治疗组与健康对照组D1比较,CD_3~+、CD_3~+CD_4~+、CD_4~+/CD_8~+、CD_3~+CD_4~+/CD_3~+显著降低,CD_3~+CD_8~+/CD_3~+、CD_4~+CD_(25)~+/CD_4~+显著升高,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D14与D1及D7比较,CD_4~+CD_(25)~+/CD_4~+降低,D21与D1及D7比较,CD_3~+、CD_3~+CD_4~+、CD_4~+/CD_8~+、CD_3~+CD_4~+/CD_3~+升高,CD_3~+CD_8~+/CD_3~+、CD_4~+CD_(25)~+/CD_4~+降低,D21与D14比较,CD_4~+CD_(25)~+/CD_4~+降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D14与D1及D7比较,CD_3~+、CD_3~+CD_4~+、CD_4~+/CD_8~+、CD_3~+CD_4~+/CD_3~+升高,CD_3~+CD_8~+/CD_3~+、CD_4~+CD_(25)~+/CD_4~+降低,D21与D1及D7比较,CD_3~+、CD_3~+CD_4~+、CD_4~+/CD_8~+、CD_3~+CD_4~+/CD_3~+升高,CD_3~+CD_8~+/CD_3~+、CD_4~+CD_(25)~+/CD_4~+降低,D21与D14比较,CD_3~+、CD_3~+CD_4~+、CD_4~+/CD_8~+升高,CD_4~+CD_(25)~+/CD_4~+降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D14比较,治疗组CD_4~+CD_(25)~+/CD_4~+低于对照组,D21比较,治疗组CD_3~+、CD_3~+CD_4~+、CD_4~+/CD_8~+高于对照组,治疗组CD_4~+CD_(25)~+/CD_4~+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于健康人群,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化疗药物在治疗持续期会降低患者免疫功能,但随着化疗对肿瘤的抑制和杀伤,肿瘤对机体的免疫抑制解除,患者免疫功能较治疗前得到明显改善,在治疗期间加用补肾健脾中药可更加快速、更有效地恢复患者的免疫功能,解除肿瘤对机体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