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161篇 |
免费 | 604篇 |
国内免费 | 29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8篇 |
儿科学 | 77篇 |
妇产科学 | 32篇 |
基础医学 | 653篇 |
口腔科学 | 32篇 |
临床医学 | 1667篇 |
内科学 | 3056篇 |
皮肤病学 | 39篇 |
神经病学 | 245篇 |
特种医学 | 33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408篇 |
综合类 | 3399篇 |
预防医学 | 733篇 |
眼科学 | 381篇 |
药学 | 1256篇 |
15篇 | |
中国医学 | 569篇 |
肿瘤学 | 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7篇 |
2023年 | 332篇 |
2022年 | 354篇 |
2021年 | 502篇 |
2020年 | 444篇 |
2019年 | 288篇 |
2018年 | 140篇 |
2017年 | 231篇 |
2016年 | 289篇 |
2015年 | 358篇 |
2014年 | 535篇 |
2013年 | 520篇 |
2012年 | 688篇 |
2011年 | 741篇 |
2010年 | 717篇 |
2009年 | 670篇 |
2008年 | 676篇 |
2007年 | 651篇 |
2006年 | 641篇 |
2005年 | 683篇 |
2004年 | 531篇 |
2003年 | 473篇 |
2002年 | 370篇 |
2001年 | 366篇 |
2000年 | 275篇 |
1999年 | 221篇 |
1998年 | 173篇 |
1997年 | 205篇 |
1996年 | 184篇 |
1995年 | 153篇 |
1994年 | 140篇 |
1993年 | 65篇 |
1992年 | 63篇 |
1991年 | 85篇 |
1990年 | 51篇 |
1989年 | 45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目的 评价心内科住院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652例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因心血管疾病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收集一般住院资料,测定baPWV,行心脏彩超等检查。以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同分为舒张功能正常组(E/A≥0.8,E/E′≤8)、轻度舒张功能不全组(E/A<0.8,E/E′≤8)、中度舒张功能不全组(0.8≤E/A≤1.5,8<E/E′<13)、重度舒张功能不全组(E/A≥2.0,E/E′≥13),比较四组间baPWV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判定baPWV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以重度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E/E′≥13)作为终点事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影响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混杂因素。结果 四组间baPWV随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而升高(P<0.001)。研究对象中baPWV与E/A比值呈明显负相关(r=-0.257,P<0.001),baPWV与E/E′比值呈明显正相关(r=0.249,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aPWV≥1400 cm/s是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其RR值为1.93(95%CI为1.09~3.44,P=0.03)。结论 baPWV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具有相关性,可以作为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的高危人群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982.
宽QRS波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常分为室性心动过速和室上性心动过速,由于两者治疗原则及方法不相同,所以鉴别宽QRS波心动过速非常重要,现介绍Brugada法、Vereckei法、aVR法、Ⅱ导联R波峰值标准法以及各种方法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对于不同类型的宽QRS波心动过速有着不同的治疗方法,如药物、电复律及射频消融术。 相似文献
983.
窦性或房性激动从正常房室传导通道及附加旁道下传心室,附加旁道能较快地提早激动一部分或全部心室肌而形成心室预激.我们将并发或曾并发旁道参与的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称为预激综合征(简称“预激”). 相似文献
984.
985.
目的探讨无创中心动脉压评价血管弹性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59例健康体检的人群,平均年龄为(45.17&#177;15.30)岁,其中男性129例,女性130例,同时测量中心动脉压(CSBP)、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 ),采用简单相关和多重线性回归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①CSBP与cfPWV之间存在正相关( r=0.51,P<0.01),CSBP与IMT之间存在正相关( r=0.36,P<0.01)。②单因素相关分析中,CSBP和cfPWV、IMT均与肱动脉收缩压、肱动脉舒张压、外周脉压、体重和年龄有相关性,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肱动脉收缩压(SBP )与年龄是CSBP、cfPWV和IMT的共同影响因素。③在不同年龄分组中,年龄≤30岁、31-40岁之间的人群,CSBP与S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年龄分别在41-50岁、51-60岁、>60岁的人群,CSBP与SBP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且在年龄≤30岁的人群,CSBP与SBP几乎相同,而随着年龄增大,CSBP与SBP差值明显增大。结论〈br〉 ①CSBP与cfPWV、IMT之间存在良好相关性。②无创CSBP可作为患者动脉硬化早期筛选和全面反映动脉弹性功能的一个简单、方便易行的方法。③CSBP相比cfPWV、IMT是否可更早、较好预测血管弹性功能和心血管危险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86.
屈光手术已成为目前矫正屈光不正的常见手术方式之一,现代屈光手术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简单地提高视力,还追求视觉质量及手术后光学质量的完美和自然。本述评就各类屈光手术后影响视觉质量的原因、夜间视力障碍的危险因素及影响患者手术后满意度因素等予以分析,并提出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改善切削模式及应用现代更新的各种技术是减少术后视觉不良症状、提高术后视觉质量的有效因素。 相似文献
987.
<正>心电图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给临床医生诊治心脏病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尤其对于大部分心律失常、心肌损伤、心肌坏死与缺血,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同时,我们知道心电图只是心肌细胞电激动过程的反应,基本不能评估心脏的解剖结构及功能,因此我们要正确应用心电图,充分发挥心电图的优势。要准确分析心电图,首先要做出质量合格的心电图,在此,我们提醒初学者注意以下几点:一、注意定准电压及走纸速度操作心电机时首先要确定正确的定准电压及走纸速度标 相似文献
988.
刘创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9):1240-1242
目的 分析双J管拔管困难的常见原因,探讨相关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3年10月间共收治双J管使用膀胱镜或输尿管镜拔管困难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拔管困难原因:并发输尿管结石10例,肾结石3例,双J管打结2例,部分双J管输尿管外异位1例.所有病例均拔管成功,其中采取单纯输尿管镜取石术后拔管7例,体外冲击波碎石后拔管3例,体外冲击波碎石和输尿管镜取石交替使用后拔管1例,经皮肾镜取石后拔管1例,肾切开取石后拔管1例,输尿管镜配合钬激光切割双J管后拔管2例,输尿管镜配合钬激光切开输尿管壁后拔管1例.结论 双J管拔管困难原因很多,针对原因进行预防是减少双J管拔管困难发生的关键.出现后应联合多种手段,以达微创处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989.
目的:建立近交系C57BL/6J小鼠胚胎腭突体外培养模型,为研究胚胎腭突发育提供条件。方法:无菌条件下,在体视显微镜下取怀孕13.5 d(GD13.5)的胚胎腭突,进行培养。分别于培养6、24、48 h后取出固定,行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扫描电镜(SEM)观察,每个时间点分别12对。结果:细胞核染色显示,6 h时,两侧腭突未融合;24 h时,两侧腭突开始融合,但是中间仍有部分腭中嵴上皮(MEE)细胞残留;48 h时,两侧腭突完全融合,中间的MEE完全消失。扫描电镜显示,6 h时,两侧腭突之间有一定裂隙;24 h时,两侧腭突已接触但能观察到腭中缝(MES);48 h时,两侧腭突已完全融合,MES消失。结论:本方法为研究腭裂发病机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体外模型。 相似文献
990.
临床资料患者男,39岁。因眼眶及颞部皮肤发黑1个月,于2006年7月12日到我院就诊。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眼眶皮肤淡紫色,半月后逐渐增多波及额部及两侧颞部,皮损呈淡褐色,1个月后皮损呈紫褐色,无明显自觉症状。曾在外院就诊,诊断不明,故来我院就诊。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饮食、睡眠及大小便均正常。无肌痛、肌无力、发热、关节痛等现象。既往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